书城成功励志给大忙人读的菜根谭
4376400000013

第13章 功过不混恩仇勿明

功过不容少混,混则人怀惰隳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

功绩和过失一点都不容混淆,混淆了,人们就会变得懒怠而没有上进之心;恩惠和仇恨却不能表观得太明显,太明显了,人们就容易产生怀疑背叛之心。皇太极是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他从小就嗜好读书,尤其是熟读历代典籍,并善于借鉴,运用于领兵治军。他身材高大,体魄健壮,武功很好,尤擅步射、骑射;对勇士也特别喜欢;继承父位之后,也就十分重视擢拔勇士。

公元1628年,皇太极率十万大军包围了明朝的遵化城。天刚放亮,皇太极下令攻城。这是一场异常惨烈的攻坚战。明军壁垒森严,箭矢、滚石如雨,八旗兵士冒着炮火,迎着箭矢、滚石,奋勇攻城。很多战士抬着云梯冲到城下,攀梯而上。其中有个士兵,名叫萨木哈图,他不顾乱石飞矢,第一个奋勇登上城头,挥舞着大刀,一连砍倒许多守城的明军,使后援的清军乘机一涌而上,攻破了明军的防御,并迅速地扩大战果,占领了全城。

萨木哈图勇猛奋战、第一个登城而入的事很快就被皇太极知道了,皇太极十分高兴,立即召见了萨木哈图,并与之畅谈了许久。

过了几天,皇太极在遵化城举行庆功大会。会上,凡立功的都被叫到他面前,由他亲自授奖。当萨木哈图走到皇太极跟前时,皇太极端着最名贵的金卮,亲手斟满美酒,赐予萨木哈图,并看着他把酒喝下去,然后当众宣布封他为“备御”,授予“巴图鲁”的荣誉称号。顿时,整个会场欢声雷动,全都沸腾起来了,因为萨木哈图原来只是一个普通士兵、无名小卒。

接着,皇太极又赐给萨木哈图一批贵重物品予以嘉奖:一峰骆驼、一匹蟒缎、二百匹布、十匹马、十头牛,还规定萨木哈图的子孙世代承袭备御爵位,他本人今后如有过失可以一律赦免。

在以后的战斗中,皇太极对萨木哈图一直予以爱护,不再让他冒险冲杀。

自萨木哈图一战获殊荣后,立功授奖,量功拔将就成为一种定制。由此,每逢攻坚,将士们都冲锋陷阵,争当勇士,清军的战斗力也就大大提高了。

一个人,尤其是领导别人的人,在方法上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即对人要功过清楚,赏罚分明。赏罚是使人努力的诱因,一个丧失工作诱因的人,他的工作情绪必然不会高昂。假如是一两个人这样还不要紧,万一群体也如此,这个集体乃至社会必然要陷于不进步的停顿状态,所以赏罚又是促进整个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历朝皇帝打天下,哪一个不是以论功行赏作为调动文臣武将积极性的手段呢?就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讲,不论是高官还是一般的领导,都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以便使大家能为一种共同的事业团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