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大忙人读的菜根谭
4376400000026

第26章 花居盆内终乏生机

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入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会心。

花木移栽到盆中终归失去了蓬勃生机,飞鸟关入笼中就减少了盎然的生趣,不如山间的花鸟点染成美丽的景致,自由飞翔,这样才能使人悠然领会自然的妙趣。张思民1962年出生于北国雪都长春一个普通的教师之家,四兄弟姐妹中他是老大。

1979年,张思民高中仅读了一年,16岁便考进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座被誉为工程师摇篮的名牌学府,在那里加入了共产党,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983年8月,他毕业分配到北京航天部207所从事军品的开发和研究。

1986年5月,他调到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部。

他的每一步人生之路都走得那么一帆风顺,都是让人眼热的大单位。然而张思民背靠大树不乘凉,人要走进阳光,他说“要太阳注视我”!

“要想干大事,还是要办自己的公司”,他终于在一天早上起床之后把所有的问题都翻来覆去想通想透了。“到深圳去,那里改革的大潮正猛,是大展宏图之地”。他把这个严肃的决定告诉新婚不久的妻子时,得到的是理解和支持的目光。

此时,正值中信公司派员赴深圳投资部工作。张思民积极报名并获批准。

1988年11月,他怀揣美丽的梦想,携妻离开了首都,离开了刚刚营造好的小家。

一日,一个人手拿着一个海洋开发的科技项目来到了中信公司深圳分公司,声称海洋开发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只要稍作投资便可大获收益。财大气粗的中信也许是正忙于更大宗买卖而无暇它顾,或许是觉得这个项目太小而不值得花太多功夫,便拒绝了来人的要求。

张思民在一旁暗暗着急,他凭直觉觉得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项目,海洋开发当时在国内虽属刚刚起步但却有着无限的潜力,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个项目就是日后闻名全国的海洋滋补保健品,也是海王集团拳头产品的金牡蛎。

张思民思虑再三,决定脱离中信公司出来单干,他邀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联合了珠海一家公司,成立了深珠海洋滋补保健食品工贸公司,开始了金牡蛎的研制工作。

1989年5月,26岁的张思民郑重地向中信投资部递了辞呈,同年7月8日,属于他自己的深圳工贸公司(海王集团前身)在蛇口石云村住宅楼里的3间普通民房里宣告成立,他开始迈出了商海生涯的第一步。

花盆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人只局限于一个小天地里,很难成就什么大事业。在大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有能力就要展现出来,飞出鸟笼,冲向广阔的天空,成就一番大事业,为国家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出一份力。好男儿志在四方,走出去,涉事业之大川,利民族与国家,才是生之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