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大忙人读的菜根谭
4376400000041

第41章 人生态度晚节更重

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从事声色之业的妓女在晚年的时候能够结束卖笑生涯成为良家妇女,那么过去的风尘生活对她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妨碍;坚守节操的妇女如果在晚年的时候失却了贞操,那么她前半生的辛苦守节都白费了。所以俗语说:“看一个人的节操如何,主要是看他的后半生。”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张大海是F市监察局局长。59岁了,张局长仍然是两袖清风,几十年来没做过一件违法的事。人们敬重他,但也有人笑他脑子不开窍。对此,老张毫不在意,对他来说,惟一让他烦心的是他儿子的婚事。

某天下午,张大海的老战友来告诉他们夫妻,由他给张公子介绍的小郭姑娘决意退婚,并把小张给小郭姑娘买的一块表和24K的金项链都退了回来。

老张的儿子因工作单位不好,这已经是第三个姑娘与他吹灯了。儿子26岁了,与他同岁的,不少已经当上了爸爸,这让老张和他的老伴非常着急!

在老伴的一再“动员”下,老张无奈同意了她“走后门”的强烈建议。一天夜里,老张老两口拎着“贡品”来到儿子的越级又越级的上司——市建筑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王某的家。

张局长夫妇俩进屋时,厅内有两位客人正说话。王总一见来的俩人,先是一惊,后是一喜。

眼下他所属公司正犯了事,债主逼债,检察机关又要调查。刚才他还在挖门子托熟人疏通关系呢,现在下属公司一个普通职工的父亲——市监察局局长亲自登门,这不是瞌睡时来了送枕头的吗?本来有人说下属公司一个材料员的父亲是本市的监察局长,但一来王总早听说这位局长是个犟老头;二来局长的儿子只让其当材料保管员,心中也有愧疚,临时烧香恐怕难奏效。今日老两口主动登上门来,他能不高兴吗?

张局长夫妇倒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来意,希望给儿子调换一个体面的工作单位,免得姑娘看不上,对象谈不成。

王总一听,当即表示这个事,包在他身上!

张局长一见王总答应得爽快,心里很是高兴。

正在老两口高兴之时,坐在旁边的一位客人插话道:“张局长,今天我们是初次见面,但都是王总的朋友,我也就不见外啦,有两句话我说出来,你可甭在意。”

张局长看着插话人,说:“请讲,请讲。”

这位客人就是市建筑开发公司某分公司的一位经理。他接着说:“王总给你儿子调工作要搭人情,以后,我们的圈子里的人,一旦有谁撞在监察局的枪口上,也请局长大人手下留情啊!”

张局长也只好顺水推舟地说:“对,对,对。”一边搪塞,一边示意老伴,准备告辞。

王总见客人要走,赶忙说道:“今日时候不早,张局长是大忙人,不好久留,正好同事们要敲我‘乔迁新居’的‘竹杠’,咱以后约个时间,请张局长赏脸参加,来给我‘烧炕’!”

未出一周,老张的儿子由仓库材料员调为保管员,王总还告诉张局长,他们的人事部门问过市委组织部,中专毕业生可作干部使用,???可以作为工人分配,各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自己确定,对老张的儿子目前只好暂作这样的安排,待以后有机会再商量。

老张的儿子被调整工作一个月后,这天上午,张局长刚进办公室,电话就“叮铃铃——叮铃铃——”急促地响起来。

老张放下公文包,赶忙抓起电话。话筒里响起市建筑开发总公司王总那洪亮的声音:“喂,张局长吗?我是老王呀!”

“以前不是说过嘛,请您到我家来,‘烧炕’!明晚好吗?是星期五,正好放松放松……”

张局长听后,心里“咯噔”一震,犯起了嘀咕:“现在烧的什么炕,这场酒里有啥名堂?”

但是为了儿子,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星期五晚上,张局长准时来到王总住的别墅。进得门来,王总夫妇和曾见过的两位分公司经理,几位未曾见过面的人物,还有两位风度翩翩十分摩登的女郎都起身热情迎接。

分宾主落坐后,王总又向张局长介绍了在座的其他客人。

王总首先致祝酒辞:“今天诸位来我这里,不论老朋友还是新朋友,大家坐在一起都是好朋友。大家给我‘烧炕’不胜荣幸。来,我和夫人先敬大家一杯感谢酒!”

“哎,今天的酒呀,除了祝贺王总乔迁之喜外,还有一层意思……”一个分公司的经理卖关子似的留下半句话没说。

全桌人的目光看着他。

那位经理得意地说:“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官商联姻’、‘经理小姐联亲’!”

除张局长外,几位经理乐得鼓起掌来,两位小姐面颊飞起两片红云,也随即“咯咯”地笑了两声。

酒过数巡,王总给张局长点燃一支烟,不慌不忙地说道:“今天请老兄来寒舍,一是忙了一周,大伙放松放松;一是有个连环扣的难题,想和老兄一起商量着解一解。”

张局长知道今天的酒决不是“烧炕”那么简单,已有思想准备,故不感到意外,他眨眨眼道:“什么样的连环扣难题?”

王总指指旁边坐着的王经理,说了点事情的大概。

经王总一提,张局长想起了市纪委和监察局的联合监察室曾提到过的正在查处的一件群众举报建筑公司经理受贿的案件,原来就是眼前这位人物,他不禁眉中间露出一个“川”字,看着王经理:“你简要说一说,是怎么回事?”

“去年,我帮一个工程队接了一个标的1000万元的工程。工程队领导对我讲了许多感谢话后,又送给我5万元的‘操心费’。我当时推了好几次不要,来人说这开支他们工程队有规定,是合理合法的,硬是塞给我就走了。咳,那段时间也赶上家里缺钱用,心想,反正没损害集体利益,自己又是出过力的,拿这个钱也不算过错,不料想,现在被纪委和监察局追上了……”

“张局长,老王的这个事,为了您儿子,就请您设法帮帮他,假若他能过了这一关,老王不会忘记。他会重用您儿子的。”王总帮王经理说明了意思。

“对对!我决不会忘记你和贵公子的!”王经理以乞求的目光望着张局长。

王总知道张局长不会一下就应承,也没有指望一席酒就解决问题,连忙说道:“难度肯定会有,不过事在人为嘛,先给张局长打个招呼,望多多关照就是。”张大海见不要自己当场表态,绷紧的心稍微松弛下来,便含糊其辞地答道:“好的。”

第一次酒席就这样散了,临走时王总塞给局长一个牛皮纸信封,笑着说道:“一张‘优惠卡’,一点小意思,望张局长笑纳。”

回到家打开一看,什么“优惠卡”,原来是一张存款单,“张大海”几个大字,清清楚楚地写在存单上。张大海开始心里一怔,这不也是受贿吗?!转念一想,先收下,看事情能不能办,办不成退回也不迟。

张大海第二天就找了办案人了解那件案件的情况。据联合监察室办案的人汇报,那位王经理,有个外号叫作“王大发”。他贪污、受贿、索贿,确凿证据的就有4起,数额多,而且态度很不好,到处拉关系托人情,千方百计想解脱自己的罪行。办案组正准备向市纪委、监察局领导汇报,建议将案件移交检察院查办。

又一个星期五,王总再一次发出了邀请。

当张大海乘坐在那辆半旧不新的“桑塔纳”到达酒楼门口时,王总他们早已迎候在那里,除了上次几位经理之外,还有两位女性。

几杯酒下肚后,张大海浑身发热,头也有些热,但还算清醒,只是平日就有慢条斯理说话习惯的舌头,这时更显得不大灵活,转的频率更慢,显得有些结巴:“王……王总,上次托……托付的那件事,我正在全……全力地办,市里对这件案子很重视,市纪委、监察局正准备转到人民检察院去,我硬是给卡住了。”

说到这里,王经理立马站起来,冲着张大海说:“有劳局长关照,兄弟先喝三杯,望局长喝一杯,接受我的谢意。”

张大海也拿起酒杯说:“这杯酒我喝,但事情还只是开头,越往下越棘手。几位老总,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这样有悖原则的事,我还是第一次……”

王总知道张大海帮这个忙仍有顾虑,便立刻接过话头,说:“张局长为人的性格,为官的原则,兄弟们是知道的。只是这件事说大可以大,说小也可以小,何况局长的公子在我们这个系统,问题圆满解决,对大家都有好处。再说吧,张局长为官几十年,一身正气着实令人钦佩,可结果不还是两袖清风?社会上都流行‘五十九现象’,不趁在职在位为朋友办几件实事、好事,到退下来那一天,后悔就来不及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嘛。”

这些话,真的使张大海有些触动,他想过去自己一直按原则办事,可目前是什么结果,家徒四壁不说,还得为儿子工作这区区小事向这些经理们求助,这些人原来他都是看不上眼的啊!这几天稍微显示了一下“权势”,两度享受美酒良辰,几万元的存款到手且不说,这些平日眼睛都长在额头上的“大款”们却都在他面前点头哈腰百般奉承,时至今日,他似乎才真正明白“权”的含义。想到这里,张大海不禁主动端起酒杯,站起来说道:“感谢王总两次热情款待,也感谢诸位的开导,这件案子我在单位压下来,不往检察院转,诸位再施展拳脚,疏通关系,争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众人一看张大海当场表了态,不禁大喜过望,纷纷起立,又向张大海敬了一回酒。王总更是卖力,马上招呼两位“秘书”说:“小姐们,快给局长敬酒!敬酒!”

刚入座时,张大海没好意思仔细打量这两位小姐,这时细看,见两位举止轻佻,衣着暴露飞眼看人,妖声说话。听了王总的话,犹如领了圣旨一般,走上前来,左右一边站一个,娇滴滴地轮番给张大海敬酒,闹得张大海真有一种如醉如痴的感觉。这一席直闹到晚12点,各自都得到了满足,才高兴地离去。

纸是包不住火的,两个月后,这件受贿案张大海不但没捂住,而且自己也因包庇罪被起诉。最后,他终于戴着手铐离开了他坐了十几年的办公室,离开了他走了几十年的人生轨迹……

做人重晚节,一个人晚节不保会招致骂名,而他青年时期所做的成绩,也会因此消失殆尽,使以前的高尚也显得卑贱了。尤其人到老年,经历的世事繁杂,积累的知识渊博,如果仍以高洁的操守行之于世,则是高山仰止,万众瞩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