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老庄之道悟生活智慧
4376500000084

第84章 随遇而安,以不变应万变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哀;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号鸟灸。浸假而化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外顺,哀水不能入了。以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能夫久矣,吾又何恶意?(《庄子·大宗师》)

译文: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便用它来报晓;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来打斑鸠烤熟了吃。假令造物者把我的臀部变化成为车轮,把我的精神变化成为骏马,我就用来乘坐,难道还要更换别的车马吗?至于生命的获得,是因为适时,生命的丧失,是因为顺变;安于适时而处之顺应,悲哀和欢乐都不会侵入心房。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脱了倒思之苦,然而不能自我解脱的原因则是受到了外物的束缚。况且事物的变化不能超载自然的力量已经很久了,我又怎么能厌恶自己现在的变化吗?

人生的际遇变化莫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际遇并不是个人力量可以左右的,惟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的办法就是保持快乐的心境,让自己随遇而安。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是古人对随遇而安的解释。意思是说,人遇到事情时,会本能地有所反映,事情过后又恢复原来的安静。当进而不进,是自暴自弃,应退而不退,是不知自量。

古语说:“伸缩进退变化,圣人之道也。”纵观古今历史,一个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驾驭时势的人。顺时驭势与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相对立,它的含义是,要按照变化了的、发展了的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

物质条件的获得,物欲的满足,不要无限制地追求那些不现实的、得不到的东西。正如卢梭所说的那样:“人啊,用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痛苦了。”一切理想都要植根于现实这块肥沃的土壤中。

庄子指出:“穷亦乐,通亦乐。”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穷是指不顺利,通是指顺利。庄子认为,凡事顺应境遇,不去强求,才能过上自由安乐的生活。这是一种顺应命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无论顺境或是逆境,人都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安于时代潮流、遵循自然法则的人,悲哀和欢乐就不会占据他的内心。这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有一些人为了出人头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顾一切,拼命去争取。而一旦遭到挫折或打击,往往会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这是一种不可取的生活态度。

庄子告诉我们说:要在无为中有为,首先就是顺应事态发展,顺,于己一身可得安全,于事情本身却可有利。

孔子在陈国与蔡国交界的地方受困了,7天揭不开锅。他敲着枯枝,唱起神农时代的歌谣来。虽然他敲打得没有节奏,歌声也没有旋律,但敲打枯枝与近于念叨的声音,朴实沉重,听的人感到亲切,很合大家的心情。

颜回很恭敬地听着,头却扭过来望着孔子。孔子怕他自己宽慰以至妄自尊大,自我爱惜而又至于忧伤沮丧,便告诫他:“颜回,不受自然之伤害倒容易,不受人为的好处却难了。没有哪一个不开始就是结局,人为和自然其实是一致的。知道这些,就知道我的歌唱了!”

颜回便说:“什么是不受自然之害易?”

孔子说:“饥饿干渴,寒暑冷热,穷困不通,这都是天地气运变化,我们只能顺着适应。比如为臣的不能违逆君命,何况对待天地气运呢?顺其自然,便无损伤了。”

“什么叫做不受人为的好处难呢?”

“有的人一开始就百事亨通,有钱有势,后来的好事跟着源源不断。其实这样的好处,并非自身争取所得,而是运气,是别人双手送上的。君子不作强盗,贤人不当小偷,不属于我的不要,而我偏去得到,为什么呢?打比方说,鸟儿中燕子最聪明,对于不适宜它安居的地方,它不会多看一眼;即使口中食物掉在那地方,它也会头也不回地飞离。它害怕人,却必定在人家里做窝,这是它认为命根子在人的房屋里。命定的好运不可违逆,顺着罢。”

庄子说:所以不可为了富贵荣华而恣意放纵,不可因为穷困贫乏而趋附流俗,身处富贵荣华与穷困贫乏,其间的快意相同,因而没有忧愁罢了。

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不可奢望太高,急于求成;也不可丧失信心,让生命没有一点创造的生气。

是的,不能熄灭生命之火,既然造物主让生命之火燃烧起来,好好地燃烧就是它自然而然的事。然而,在人的世界里,不只有火,还有风,还有水。所以在生命之火燃烧时,既不要在功利面前忘了斜里吹来的风,也不要在得意忘形时不提防劈头盖顶倒下的水。

庄周就很为此事烦恼过一阵子。

那天他到雕陵栗里观光,一只奇怪的鸟撞了他一下,便落在栗树林里了。

庄子判断,这怪鸟肯定发现了什么猎物,要不然,怎么撞到他都没注意呢?于是,庄子赶紧跑过去,拿起弹弓窥伺着那只怪鸟。

忽然,庄子发现一只蝉,因为找着了一个很隐蔽的地方,既安全又舒服,正得意忘形。几乎同时,一只躲在一片树叶后的螳螂,突然扑了上来,把蝉逮住了。螳螂因为抓住了蝉,正高兴得忘乎所以,那只怪鸟却毫不费力地又把螳螂逮住了???可那只怪鸟也犯了一个错误:见利忘命。庄子正拉开弹弓瞄准了它。

就在这时,庄子心中一动:唔,事物原来就是这样互相连累,背后竟有如此多的隐患!庄子当即丢下弹弓便往回走,恰巧看园人来了,以为庄子偷了栗子,立即跑上前,把庄子狠狠地骂了一顿。

庄子回到家中,一连几天都不愉快。他的朋友问他:“先生最近为什么不快活呢?”

庄子便把螳螂捕蝉,奇鸟在后,后面又有拿着弹弓的庄子,庄子后面又有看园人这桩事儿讲了,并说:“我们都只看到眼前,忘记了背后。我被那看园人狠狠羞辱了一顿,因此这几天很觉恼火。”

环境常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个人怎样面对拂逆和不顺。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面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就不如因势利导,适就环境,由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

当我们处于无可改变的不如意的时候,只有安详顺受,并且从容地由不如意中去发掘新的道路,才是求得快乐宁静的最好办法。

既然际遇是不可改变的,那么生活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就该去坦然承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