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心得
4376900000023

第23章 为人处世的心得(7)

下班回到家,林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王怡打电话,一聊起来能达到饭不吃,觉不睡的地步,两家的父母都表示反对。

星期天,林颖总有理由把王怡叫出来,陪她去买菜、购物、逛公园。王怡每次也能勉强同意。林颖可不在乎这些,每次都兴高采烈,不玩一整天是不回家的。

王怡是个有心计的姑娘,她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就偷偷地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脑。星期天,王怡刚背起书包要出门,林颖打来电话要她陪自己去裁缝那里做衣服,王怡解释了大半天,林颖才同意王怡去上电脑班。可是王怡赶到培训班,已迟到了15分钟,王怡心里好大的不痛快。

第二个星期天,林颖说有人给她介绍了个男朋友,非逼着王怡一起去相看相看,王怡说:“不行,我得去学习。”林颖怕王怡偷偷溜走,大清早就赶到王怡家死缠活磨,王怡没上成电脑班。最终王怡郑重声明,以后星期天要学习,不再参加林颖的各种活动。

林颖一如既往,满不在乎,她认为好朋友就应该天天在一起。有时星期天照样来找王怡,王怡为此躲到亲戚家去住。这下林颖可不高兴了,她认为王怡是有意疏远她。林颖说:“我很伤心,她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可她一点也觉察不到。”

林颖的错误在于,首先是她没有觉察到朋友的感觉和想法,过密过热的交往几乎剥夺了王怡的自由,使王怡的心情烦躁,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之后,林颖不像以前那么热了,与王怡聚会少了,可是她惊奇地发现,她们的友谊反而更加深厚了。

直率的人一般都待人热诚,所谓古道热肠;遇事正直,所谓胸怀坦荡。但为人处世要讲究方法,待人热诚当然是对的,但热情过度,往往造成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悖,因为太热情往往就过于主观。为此可能招致人家怨尤;因一时的热情而轻举妄动,或许还会铸成大错。遇事坦诚直率当然没错,但要看对象能否接受,不能因为自己直率妨碍了别人,甚至破坏了友谊。

热心助人其福必厚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自然界的规律是,气候温暖的时候就会催发万物生长,气候寒冷的时候就会使万物萧条沉寂。所以一个人如果心气孤傲冷漠,只会受到同样冷漠的回报。只有那些充满生命热情而又乐于助人的人,他所得到的回报才会深厚,福祉也才会绵长久远。

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1823年出生于徽州绩溪。徽州多商,徽商遍布各地。受经商之风的影响,胡雪岩在父死家贫的窘境中,12岁那年,便告别寡母,只身去杭州信和钱庄里当起了学徒。

开始时,胡雪岩和其他伙计一样在店里站柜台,后来东家和“大伙”都觉得这个小伙计顺眼,就派他出去收账,胡雪岩认真操办,从来不曾出过纰漏,深得东家赏识。

有年夏天,胡雪岩在一家名叫“梅花碑”的茶店里跟一个叫王有龄的攀谈,知道他是一名候补盐大吏,打算北上“投供”加捐。

清代捐官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做生意发了财,富而不贵,美中不足,捐个功名好提高身价,像扬州的盐商,个个都是花几千两银子捐来的道台,那么一来便可以与地方官称兄道弟,平起平坐,否则就不算“缙绅先生”,有事上公堂,要跪着回话。再有一种,本是官员家的子弟,书也读得不错,就是运气不好,3年大比,次次名落孙山,年纪大了,家计也艰窘了,总得想个谋生之道,走的就是“做官”的这条路,改行也无从改起,只好卖田卖地,托亲拜友,凑一笔钱去捐个官做。

王有龄就是属于后者,他的父亲是候补道,没有奉委过什么好差事,分发浙江,在杭州一住数年。老病浸夺,心情抑郁,死在异乡。身后没有留下多少钱,运灵柩回福州,要很大一笔盘缠,而且家乡也没有什么可以投靠的亲友,王有龄就只好奉母寄居在异地了。

境况不好,且又举目无亲,王有龄穷困潦倒,每天在茶馆里穷泡,消磨时光。虽然捐了官却无钱去“投供”。

在清代,捐官只是捐了一个虚衔,凭一张吏部所发的“执照”。取得某一类官员的资格,如果要想补缺,必得到吏部报到,称为“投供”,然后抽签分发到某一省候补。王有龄尚未“投供”,更谈不上补缺了。

胡雪岩认定眼前这个落泊潦倒的王有龄必定会翻转过来,大富大贵,只是火候未到,还缺一位帮他的贵人罢了。胡雪岩年龄尚轻,20出头,正处于多梦时代,他想象自己正是刚肠侠胆、救人危难的豪爽之士,虽算不上“贵人”,但手里尚握重金——那五百两未交给老板的银子,亦是助人成就大业的??钱。

王有龄却不知胡雪岩的心思,他心不在焉地呷口茶,冲胡雪岩拱拱手,然后起身告退。

“老哥不忙走,请看一样东西,”胡雪岩从衣兜里掏出布包,一层层理开,露出一张500两的银票,原来老板当初交待胡雪岩去讨一笔倒账,并无十分把握,即使讨不回来,也并不怪罪他。故而胡雪岩未把银票交回钱庄,他寻思把这钱作本钱,做一桩大生意的投资,如今瞅准了王有龄,正好在他身上下功夫。胡雪岩见识高明,他认定以钱赚钱算不得本事,以人赚钱才是真功夫,倘若选人得当,大树底下好乘凉,今生发迹才有靠山。这思想一直左右胡雪岩终生,使他成为一代大贾巨富。

当时,王有龄一下惊呆了,盯住银票入定一般,半天回不过神来。当他听胡雪岩说这些银票要送给他进京“投供”时,他双手乱摇不肯接受。这么大一笔钱,没有人敢替他作保,他实在还不起!

然而当他感知胡雪岩是真心实意,决非儿戏时,顿时又感动万分,热泪滚滚,倒头便要下拜。胡雪岩慌忙扶住他,两人互换帖子,结拜为弟兄。胡雪岩重又唤来酒菜,举杯庆贺,预祝王有龄马到成功、衣锦荣归。两人如同亲弟兄一般,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手足情。

第二天,王有龄买舟启程北上,胡雪岩到码头相送,两人依依惜别。秋风鼓动白帆,客船飞快远去,运河水面百舸争流,千帆竞发。胡雪岩站在码头上,望着此情景,忽然生出念头:运河犹如大赌局,不知王有龄能赢否?

但有一点胡雪岩不会怀疑,那就是王有龄一旦发迹是绝不会忘记他的。

胡雪岩资助王有龄的这笔款子原是吃了“倒账”的,就钱庄而言,已经作为收不上来的“死账”处理了,如果能够收到,完全是意外收入。

欠债的人背后有个绿营的营官撑腰,钱庄怕麻烦,也知惹不起他,只好自认倒霉。但巧的是此人偏偏跟胡雪岩有缘,两人很谈得来。他欠的债别人收不来,可胡雪岩一开口就另当别论了。而此人最近又发了财,当胡雪岩登门说明来意后,他二话没说,把钱如数交到了胡雪岩手中。

胡雪岩当时心想,反正这笔款子钱庄已当无法收回处理,转借给困境中的王有龄,将来能还更好,万一不能还,钱庄也没有损失。

如果胡雪岩把这事悄悄办了也不会出问题,可事情坏就坏在他把事情和盘托出了,而且自己写了一张王有龄出面的借据送到总管店务的“大伙”手里。

钱庄老板震怒于胡雪岩的自作主张,把店里的钱拿去做人情,不仅给钱庄带来了经济损失,而且在店员中树起了一个恶例。尽管胡雪岩坦言相告,但并不能保证其他店员不跟胡雪岩学这类似的转手把戏,长此下去,还不把钱庄给砸了?

同行和熟人那里,也有人私下议论,绝不相信以胡雪岩的精明,会做出损己利人的事。所以对胡雪岩的坦言不但不信,而且觉得大可从这种交待上怀疑开去。保不准是狂嫖滥赌,欠下一屁股债,现在没办法了,就挪用款项,然后编造出一个“英雄赠金”的故事来。

归在一起,就是不能用这种人了。不但原店不能用,而且同行也不能用,同业中虽都知他是一把好手,但恶名一传,别人想用也不敢用。胡雪岩在杭州无法立足,最后只好离开杭州,流落到上海。

胡雪岩到上海后,生计窘迫,只好去做苦力,每日以烧饼白开水充饥,艰难时只得把自己的袍子也送进了当铺。

他一度求职无门,最后回到杭州托人介绍他到妓院去给别人扫地挑水。

这是一段茫无尽头的苦日子。因为胡雪岩只是把钱赠给了王有龄,但是王有龄是否能捐官成功,何时能捐官成功,他心里都没有底儿。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念道:“王有龄啊王有龄,但愿你一帆风顺,如愿以偿,我胡雪岩才有出头之日!”

王有龄花银子加捐为候补知县,分发浙江,拿了一张簇新的“部照”和交银收据,打点回程,到杭州候补。

没几天,被委为浙江海运局坐办,主管海上运粮事宜,是个很有油水的差事。

王有龄到“海运局”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胡雪岩重新把丢了的饭碗找回来。

王有龄有意到钱庄摆一摆官派头,替胡雪岩出一口恶气,但胡雪岩不同意这么做,不同意让钱庄的“大伙”难为情。胡雪岩很细心地考虑到他那些昔日老同事的关系、境遇、爱好,花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替每人备了一份礼,然后雇了一个挑夫,担着这一担礼物跟着他去了钱庄。

钱庄上下人等都知道以前错怪了胡雪岩,现在胡雪岩有王大人撑腰,这次胡雪岩重回钱庄他们准没好果子吃,大家惴惴不安地等着胡雪岩的到来。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胡雪岩满脸微笑,好像从前的事从没发生过似的,更让钱庄伙计们想不到的是胡雪岩竟还给每个人备了份礼。众人收下礼物后在背后不住地摇头叹息:“嗨!咱当初是怎么对待人家的呀,这……嗨!”

就这一下子,胡雪岩就把众人给收服了。人人都有这样一个感觉:胡雪岩倒霉时,不会找朋友的麻烦,他得意时,一定会照应朋友。

胡雪岩的所作所为,让王有龄大加赞叹,对他这位莫逆之交愈发敬重,大事小事总要先向胡雪岩请教之后才去办理。

胡雪岩有了王有龄这个靠山,从此才得以出人头地,平步青云。

对待别人应当像春天一样热情,而不应当像秋风扫落叶那么无情,和气待人、予人帮助,给困难之人以援手,历来都是中国人所尊崇的。待人热情,首先不孤独,乐于助人,显然能得到人们的帮助,度过生活的难关。胡雪岩的“好运自然来”,说到底是他乐于助人的结果。

无害人意存防人心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也;宁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诈,此警惕于察也。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

不可存有害人的念头,也不可没有防人的心思,这是用来告诫那些思虑不周的人;宁可受到别人的欺负,也不预料别人的狡诈之心,这是用来警惕那些过分小心提防的人。能够做到这两点,便能够思虑精明且心地浑厚了。

有一个骗子,自己先搞了一个非法的冒牌公司,自任总经理,同时还私刻了公章,印了名片。偶然一次结识了一个个体户,名片上的头衔一下把对方给唬住了。于是二人很快决定以个体户的名义在当地联合办一个分公司,然后到处张贴广告招聘工作人员,几天时间,应聘的就有三十多人,仅报名费就有一千多元。之后,这个冒牌经理乘机将一千多元现款装进了自己的考克箱逃走。个体户吃了个哑巴亏,因为,三十多名上当受骗者只有找他来算账了。

胡伟原是某厂的翻砂工,曾因赌博、走私文物多次被公安机关处以罚款、拘押和强制劳动改造。1986年去香港探亲未归,打工度日。1990年由别人出资,他以一万元港币作为注册资金,成立了“香港中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自任总经理。然后,他以这个身份回大陆进行诈骗活动。他身穿名贵的法国“皮尔卡丹”服装,手戴劳力士手表和大钻戒,手持“大哥大”,坐奔驰500豪华轿车,长期包租高级宾馆房间,挥金如土,赞助港台歌星演唱会一出手就是数万元,以此造成一个大老板的外表来迷惑人。他还与一家同政法机关有关系的公司拉上了关系,借以吹嘘自己有“政治背景”云云。他以这副派头十足的姿态招摇过市,骗取了许多人的信任,以投资为名,使许多急于引进外资的善良人中了圈套。他刚来大陆投资开办第一家合资企业时,囊空如洗,就以一份虚假的坯布供销合同,并用行贿手段,骗取了一家贸易公司的70万元贷款,再到广州炒卖,换成100万元港币,又将100万元港币汇至香港一家银行,最后由香港汇入他的“合资企业”充抵外汇投资。以这笔投资为基础,他凭着他的派头招摇撞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骗取银行贷款1900余万元,开办了五家“合资企业”。最后携巨额外汇潜逃境外,身后留下的是叫苦不迭的五家合资企业,有的没开张就告夭折,有的从盈利走向亏损。像胡伟这样一个两手空空、劣迹累累、连写信都是错字连篇的家伙,为什么能如此财运亨通、设计骗局且能连连得手呢?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一些人被他派头十足的外表、行为和冠冕堂皇的头衔所迷惑,放松了警惕性,盲目信任。如果这些人能够保持较高的警惕性,对他的资信情况和来龙去脉做一番调查,是不难认清其真实面目的,也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其实是辩证的。同样,可以不欺人,但不可不防人之诈,正反相成,才能使人精明、思虑周到、世事调和。这也是人情练达的表现。现实社会是复杂的,人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相信别人。虽然说人们不一定非得虚伪不可,但绝对应当有防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