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边读边悟论语
4377000000113

第113章 品行端正自有威仪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第十三

孔子说:“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人们也会按要求去做;本身品行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

【感悟一点】

“政”者,“正”也。倘若为政者自己不能端正行为作出榜样,那么他的所谓“命令”就没有人会放在眼里。反之,作为一个领导、一个当政者,自己品德端正,率先垂范,自然也就成了引导群众、教育群众、改良社会风气等的带有根本性的治政手段了。即使作为一个普通人,品行端正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它能使一个人在某个群体中自然而然地树立威信。一个二流子式的人,是不会在人群中拥有“话份”的。

“正”与“不正”的两种后果

孔子所认为的为政者的“修养”,虽难免包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但单就为政者、领导人而言,强调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以取得良好政绩,则不失为一条带有“永恒”的借鉴意义的好原则。

四千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位“舍己忘家治洪水,劳心焦思画九州”的英雄人物。这位英雄人物就是大禹。大禹之所以能取得治水的巨大成功,除了他的聪明才智、充沛精力、勤谨办事等因素外,最为重要的,是他具有身先士卒、吃大苦、耐大劳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尤其是有为天下公益而不惜牺牲私利的奉献精神。一句话,大禹自身“正”,故而能率领和组织民众整治水患,造福社会。

相传,在尧、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时代,滔天的洪水淹没了平原,为了解除水患,尧帝任用鲧(禹的父亲)去负责治水。鲧采用修堤筑防的办法,非但未能奏效,反而愈堵水位涨得愈高,结果水势迅猛,为害更甚。舜继承尧的职位后,便免去了鲧治水的职务,并把他放逐到羽山(今山东郯城),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大禹对于舜贬斥他父亲不但毫不记恨,而且愉快地接受了委派,开始了艰辛的治水工程。

大禹和涂山氏女结婚后的第四天就毅然离家去治水。他的儿子启出生后,也顾不上回去看一看。他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在外面整整苦干了八年。他亲自参加劳动,手不离耒锸,总是打赤脚,栉风沐雨,脸孔变黑了,小腿上的汗毛被耒锸磨光了。因为治水土,涉山川,走路太多,脚都变形了,以至于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尤其是禹在外治水八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竟一次也没有顺便进去看一看。

大禹对于自己治水成功的原因的分析是非常准确的。在治水期间,他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放弃了单纯堵挡的办法,或疏通,或填埋,完全根据实际情况坚持以疏导为主,让洪水顺着河道宣泄,有控制地流向大海。这种正确的治水方法是成功的重要原因。但是,在这如此声势浩大而且旷日持久的工程中,大禹若没有身先士卒,以自身吃大苦耐大劳的行动来鼓励、带动民众,民众与之同心同德,共同展开如此宏大的治水斗争是不可想象的。

倘若当政者不能严于律己而后正人,反而文过饰非,推卸责任,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君昭王知人善任,信任并重用乐毅。乐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联结赵、韩等五国之兵,为燕国攻取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几乎把齐国灭掉,可以说是功高如山的良将。但是昭王死,惠王继位后,燕惠王不辨是非,误中敌国反间计,错误地撤换乐毅,以无能的骑劫取而代之。乐毅忍受不了,只好逃往赵国。借此机会,齐国大举反攻,很快收复了失地,使燕国前功尽弃。对此燕惠王虽有后悔之意,但毫无自责改过的决心和行动,反而文过饰非,指责他人。他派人指责乐毅忘恩负义,并为自己辩解说:“先王把整个国家都委托给你,你也为燕国攻破齐国,报仇雪恨,天下人都为之震动,我个人岂敢忘你之功!只是先王辞世,我新即位,左右的人蒙骗了我。而且,我以骑劫取代你,是因为担心你长期在外太辛苦,所以把你召回来休息,并商讨国事。可是你却错误地理解我的用意,对我产生隔阂而出走赵国。如果你只为个人打算未尝不可,但又怎能对得起先王一番好意呢?”

很显然,燕惠王是在推卸责任,归罪别人,所以既得罪了周围的人,也不能使乐毅回心转意。从此燕国再也不能重振雄风。诚然,乐毅出走不足为训,但燕惠王这种缺乏先责己后正人的作风,正是燕国人心涣散、人才外流、国力衰弱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