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边读边悟论语
4377000000057

第57章 心怀他人惠及自己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第五

颜渊、子路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衣和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愿意使老年人生活安逸,使朋友能互相信任,使孩子们得到关怀并受到良好的教养。”

【感悟一点】

无论从各种媒体上得知,还是自己从现实中所见,都难免使人感叹当今社会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可是,造成这种不良境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大概很少有人能深刻地认识到。

由于人的自私本性,每个人都希望能“人人为我”,却不愿去践行“我为人人”这个前提条件。结果呢,就导致人在社会中没有安全感和关爱感。假如人人都能够心怀他人,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即使它的前提是功利性的,那么也会最终惠及自身的。因为处在一个好环境之中,远比处于一个恶劣环境中能得到更多的精神、物质上的双重实惠。

用恩惠换取恩惠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面临着天堂或地狱的生活。当我们懂得付出、帮助、爱、分享,我们就生活在天堂;若只为自己,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实质就等于生活在地狱里。地狱和天堂就在自己的心里。帮助别人的时候,同时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有一个人想看看地狱和天堂的差别。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正在吃饭,但奇怪的是,一个个面黄肌瘦,饿得嗷嗷直叫。原来他们使用的筷子有一米多长,虽然争先恐后夹着食物往各自嘴里送,但因筷子比手长,谁也吃不着。

“地狱真悲惨啊!”这个人想。

然后,他又来到天堂。天堂的人也在吃饭,一个个红光满面,充满欢声笑语。原来,天堂的人使用的也是一米多长的筷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互相喂对方!

“天堂和地狱拥有同样的食物,相同的食具,相同的环境,但结果却大不相同!”

天堂与地狱的天壤之别,仅在于做人的“一念”之差;因心态不同,就造成了极不相同的结果。

1977年的《向导》杂志报道了一则故事:

有一个人遭遇暴风雪,迷失了方向。由于他的穿着装备无法抵御暴风雪,以至手脚开始僵硬。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

结果他遇到了一个和他遭遇相同的人,几乎冻死在路边。他立刻脱下湿手套,跪在那人身边,按摩他的手脚,那人渐渐地有了反应。最后两人合力找到了避难处。他救别人其实也救了自己。他原本手脚僵硬麻木,就是因为替对方按摩而缓了过来。

西晋时,廷尉顾荣应邀赴宴。席间上来一道烤肉,侍者在布菜时,直咽口水,那样子像馋得不行。顾荣心中不忍,就把自己的那一份让给了侍者。同桌的人笑他有点呆气,他却认为,整天看着烤肉吃不到,是很难受的,因而对自己的做法毫无悔意。

此后过了许多年,西晋发生了“八王之乱”。宗室汝南王司马、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同、长沙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河涧王司马颇、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为争权夺利而相互厮杀,搞得国家一片混乱,民不聊生。这时远在边陲的匈奴首领刘渊发现了上天赐予的大好时机,派兵东下,灭掉了西晋。

这场灾难发生在永嘉年间(公元307-312年),后来,“永嘉”一词就成了一个伤心的象征。永嘉年间的确令人心伤。异族的入侵,引起汉民族极大的恐慌,他们纷纷抛家舍业,扶老携幼地加入到向南方逃亡的难民队伍。相比之下,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成了一片乐土。滔滔江水隔开了燃烧于江北广大土地上的战火,北方难民也纷纷奔南而去。

顾荣本是江南吴人,自然毫不犹豫地率领全家加入到这支逃亡的难民之中。世道混乱,兵匪横行,逃亡的路上自是险象环生。但顾荣每每身处危急之时,总有人来舍命相救。渡过长江之后,顾荣找到救命恩人表示感谢。问起来历,原来这人就是当年那个接受烤肉的侍者。这令顾荣感慨不已。

爱默生曾说:“此生最美妙的报偿就是,凡真心帮助他人的人,没有不帮助自己的。”这真是一句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