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边读边悟菜根谭
4377100000113

第113章 木石之心远离欲境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

凡是培养道德磨练心性的人,必须具有木石般坚定的意志,如果对世间的名利奢华稍有羡慕,那么就会落入被物欲困扰的境地;凡是治理国家拯救世间的人,必须有一种行云流水般淡泊的胸怀,如果有了贪图荣华富贵的念头,就会陷入危险的深渊。

建文帝四年六月,朱棣攻下应天,继承帝位,改号永乐,史称成祖。论功行赏,姚广孝功推第一。《明史》有一段叙评,还是实事求是的:“帝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及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曾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多。”故成祖即位后,姚广孝位势显赫,极受宠信。先授道衍僧录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拜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成祖与语,称少师而不呼其名以示尊宠。然而当成祖命姚广孝蓄发还俗时,广孝却不答应;赐予府第及两位宫人时,仍拒不接受。他只居住在僧寺之中。每每冠带上朝,退朝后就穿上袈裟。人问其故,他笑而不答。他终生不娶妻室,不蓄私产。他曾因公干至家乡长洲,悉将朝廷所赐金帛财物散给宗族人。惟一致力其中的,是从事文化事业。曾监修太祖实录,还与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学术思想上颇有胆识,史称他“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当然,也曾招致一些人的反对。

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姚广孝八十四岁时病重,成祖多次看视,问他有何心愿,他请求赦免久系于狱的建文帝主录僧溥洽。成祖入应天时,有人说建文帝为僧循去,溥洽知情,甚至有人说他藏匿了建文帝。虽没证据,溥洽仍被枉关十几年。成祖朱棣听了姚广孝这惟一的请求后立即下令释放溥洽。姚广孝闻言顿首致谢,旋即死去。成祖停止视朝二日以示哀悼。赐葬房山县东北,命以僧礼隆重安葬。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并亲制神道碑表彰其功。

【感悟一点】

由于贪图名利或浮躁的念头,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才发生了偏离。所以《菜根谭》要求我们“具木石心”,始终专一坚定,矢志不渝,把人做得更为高妙。云水逍遥之处,才是自由快乐的家乡。统治集团内部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复杂,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轻则身败名裂,重则身首异处。而姚广孝具有木石般的坚定信念,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上,表现出过人的智慧,而且在功成名就时不贪功、不争利,以忍让保全身名。因此,他的人生宛如云水般自在潇洒,达到了圆融完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