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边读边悟菜根谭
4377100000128

第128章 悬崖撒手适可而止

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衣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歌舞娱乐兴味正浓的时候,便毫不留恋地拂衣离去,真羡慕这些心胸豁达的人能够临悬崖而放手;在夜深漏残时,还有人在不停地奔走忙碌,这些凡俗的人在苦海中挣扎真是可笑。

年羹尧字亮工,是汉军镶黄旗人,进士出身,颇有将才,多年担任川陕总督,替西征大军办理后勤。年羹尧早年已为皇四子胤(雍正)集团成员,还将妹妹送给胤当侧福晋,以表对主子的亲近和忠心。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后的兄弟,既任步军统领,又是国舅之亲,是康熙帝十分器重之臣,后来果然成为康熙病中惟一的顾命大臣。

雍正与二人交结,自有其深刻用心。康熙末年,由于太子被废,诸皇子见机,都加紧忙于争夺嗣位的斗争。胤暗地里自然也着力较劲。他很清楚,除了用精明务实的办事能力博取父皇的信任外,必须集结党羽,拉拢拥有兵权的朝中重臣,所以极力拉拢隆科多和年羹尧。隆科多统辖八旗步军五营二万多名官兵,掌管京城九门进出,可以控制整个京城局势。而年羹尧辖地正是胤礻题驻兵之所,处在可以牵制和监视胤礻题的有利地位上。西安又是西北前线与内地交通的咽喉所在,可谓全国战略要地,所以后来史家也认为:“世宗之立,内得力于隆科多,外得力于年羹尧。”

雍正即位之初,隆科多和年羹尧便成为新政权的核心人物,恩宠有加。当胤礻题被召回,年羹尧即被授命与掌抚远大将军印的延信共掌军务。未及半年,雍正帝又命将西北军事“俱降旨交年羹尧办理”。

雍正元年十月,青海厄鲁特罗卜藏丹增发生暴乱,雍正帝又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也不负圣恩,率师赴西宁征讨,平定成功,威镇西南。雍正帝诏授年羹尧一等公爵。

雍正不但对年羹尧加官晋爵,赠予权力,还关心其家人,笼络备至。甚至把年羹尧视作“恩人”,非但他自己嘉奖,且要求“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对年羹尧“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又口口声声对年羹尧说:“从来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得如我二人之耳!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涎就是矣。”这类甜言蜜语,出自皇帝之口,实在罕见。

雍正就这样以其过分的姿态、肉麻的言语哄蒙、迷惑着年羹尧。年羹尧却蒙在鼓中,真以为有皇帝老子做他知己,他也就以皇帝老子为后台,居功恃傲、骄肆蛮横起来。年羹尧凯旋还京,军威甚盛,盛气凌人。雍正亲自到郊外迎接,百官伏地参拜,年羹尧却不为所动,与雍正并辔而行。这时雍正心中甚是不快,哪能容臣下如此不恭,始有嫌恶之意。

雍正三年四月,皇上仅以年羹尧奏表中字迹潦草和成语倒装,就下诏免其大将军之职,调补杭州将军,以解除兵权。而臣僚们见年羹尧失宠,便纷纷上奏,检举揭发年的种种违法罪行。此时雍正又听说年羹尧在西北之时,曾与胤礻题等人有所交往,密谋废立等谣传,生性猜忌的雍正便决意要杀年羹尧。

最后议政大臣等罗列了年羹尧几条罪状,拟判死刑,家属连坐。雍正以年羹尧有平青海诸功,令其赐死自裁。父以年老免死,子年富立斩,其余15岁以上男子俱发往广西、云南极边烟瘴之地充军。族人全部革职,有亲近年家子孙之人,也以党附叛逆罪论处。

隆科多的命运与年羹尧如出一辙。在雍正即位之初,备极宠信,授吏部尚书,加太保、赏世爵。隆科多亦恃恩骄肆,多为不法。年羹尧狱起,隆科多起而庇护,却激起龙颜大怒,被削去太保衔、诏夺世爵。四年初,被罚往新疆阿尔泰充军,家人牛伦被斩。五年十月,又以家中抄出私藏玉腰带,诏调回革职查问。接着被拟罪名达110项,雍正下旨,将隆科多下狱,永远禁锢。是年冬天,即病死狱中。其妻子家属也被流放成奴。

【感悟一点】

做事勿待极致,用力勿至极限,悬崖撒手,适可而止,才能确保平安。做事是这样,生活上也该如此。“花要半开,酒要半醉”,才能享受到其中的真正乐趣。反之假如酒喝到烂醉如泥,不但不是享乐反而是受罪。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以免乐极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