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边读边悟菜根谭
4377100000020

第20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

对于他人的不足之处,要想办法为人家遮掩弥补,故意暴露宣扬,那就是用自己的毛病去攻击人家的毛病;对于别人的执拗,要善于诱导教诲劝解,因为他的固执而愤怒或讨厌他,不仅不能使他改变固执,还等于用自己的固执来强化别人的固执。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生奉行不渝的法则呢?”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恕是凡事替别人着想的意思。其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可视做待人处事的基本修养,如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蔫。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有一天乘夜无月色,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回答说:“楚国人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后,有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示自责,亦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感悟一点】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核心是用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方式处理问题。这样可以造成重大局、尚信义、不计前嫌、不报私仇的氛围,以及双方宽广而又仁爱的胸怀。所以,不妨就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则往往会有皆大欢喜的结果。反求诸己,易入情,由情入理,自然生羞恶之心而知义,辞让之心而知礼,是非之心而知耻。有些人不懂推己及人的道理,往往毫无顾忌地把苦恼转嫁到旁人身上。以这种方式处世,走到哪里,被人骂到哪,真正是既损人又损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