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4377200000141

第141章 保持宁静、淡泊的心境

[原文]谈纷华而厌者,或见纷华而喜;语淡泊而欣者,或处淡泊而厌。须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才可以忘纷华而甘淡泊也。

[译文]一谈论繁华富丽就表现得不耐烦的人,或许看见繁华富丽就高兴得不得了;一谈论恬淡寂泊就欣喜的人,或许若真的置身恬淡寂泊之中就受不了。必须扫除对浓烈淡雅的偏见,消灭欣喜厌恶的情绪,才可以忘记繁华富丽而甘于恬淡寂泊了。

人世间的快乐,实际上就蕴藏在平常的生活里。可叹世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充分地享受着文明生活所带来的一切便利,偏又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的。快乐近在眼前而竟毫无知觉,却偏偏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邻旁坐着一位胡须花白的老人,也在钓鱼。两个人坐得很近,奇怪的是老人总有鱼儿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没有收获。

年轻人终于沉不住气了,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也相邻,为什么你能轻易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

老人一笑,从容地答道:“你是在钓鱼,我是在垂钓。你钓鱼的时候,只是一心想得到鱼,目不转睛地盯着鱼儿有没有钓住你的鱼饵,所以你看见鱼不上钩就心浮气躁,情绪不断发生变化,鱼儿都被你的焦躁情绪吓跑了。我呢,我是在垂钓,垂钓跟钓鱼不一样,我垂钓的时候,只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鱼来我也不喜,鱼去我也不忧,我心如止水,不眨眼,也不焦躁,鱼儿感知不到我,因此也没必要逃跑。”

老人所说的是一种境界,钓鱼是修身养性的一件事情,老人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老人的一番话是针对钓鱼事件本身所说的,上升到生活中,也不失为睿智的人生哲学。人的一生中兴衰荣辱,得失进退,谁也不能掌控,唯保持一种淡泊的心胸可以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免受伤害。

淡泊的人是幸福的,淡泊使人心更加宁静,更加自由,没有羁绊。淡泊是不慕名利,远离喧嚣和纠缠,走向超越。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时仍有与花相悦的从容,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趋本逐利时仍然保持恬静。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

唐朝时,有位高僧特别喜欢兰花,于是带着一群小和尚辛勤地栽培。第二年春天,满山开满了兰花,小和尚们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不料一场暴风雨之后,满山的兰花被乱七八糟地打倒在稀泥里,花朵撒了一地。

小和尚们看到后都忐忑不安地等待高僧的数落,哪知高僧却平心静气地说:“我栽花是为了寻找爱好和乐趣,而不是得到愤怒和埋怨。”小和尚们顿时醍醐灌顶,不由自主对高僧宽广的胸怀感到钦佩。是啊,只要我们将那些快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拥有了兰心蕙质,我们的心境一定会盈满幸福与快乐,安详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