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4377200000229

第229章 人格上的乞丐,其实和物质上的乞丐一样可怜

[原文]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仕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译文]一般的老百姓只要能够多做善事帮助他人,就是没有实际爵禄而恩泽普施的公卿宰相;达官贵人贪恋权势利用官职邀求荣幸宠爱,他的行径就像一个有爵禄的乞丐那般可怜。

假如一个人有钱有势,生活奢华,但他只知道获取功名利禄,贪恋权位,甚至为了获得权位阿谀谄媚,胡作非为,拉帮结派,招朋呼友,争权纳贿。这种人就是人格上的乞丐。他们中有的人为了得到某种利益而抛弃了做人的尊严,有的人利用不法手段掠夺别人钱财,然而他们心灵空虚,每天花天酒地,为所欲为,做尽坏事。这种人格上的乞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比物质上的乞丐更可怕。

特别是一小部分有身份有学问的人,为了追逐地位和权力,享受荣华富贵,却不顾老百姓的利益,为了捞取资本去讨好比他权力更大的人,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甚至不惜出卖人格,而不是为了行善积德,比如说陷害岳飞的秦桧,这是人所共知的,虽然他有权势有地位???可是他的心灵却充满了罪恶,他的人格是卑鄙无耻的,所以他连一个乞丐都不如。

金钱只能衡量一个人物质财富的占有程度,但却不能用来衡量一个人的精神状况。

那些精神上、心灵上、感情上、人格上的乞丐,其实和物质上的乞丐一样可怜。一个人,只有自强、自立、自珍、自爱、自重,才能做“没有实际爵禄而恩泽普施的公卿宰相”,才能避免扮演可悲的角色。

“能挣会花”,是我们很多年前就提出的一个命题,可是至今也不能说就解决好了。“能挣”,好像大家现在动心思不少,办法挺多,也蛮见效的。可是“会花”,我觉得没多大进步,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人,还未走出小富大奢吃喝玩乐的低水平圈子,“暴发户”的味道还很浓,档次格调都有待提高。如今,大家都在学盖茨怎样“能挣”,怎样成为富翁大款,这自然没错;可是也别忘了学学盖茨怎么“会花”,怎样简朴务实,怎样取之于社会又回报社会,怎样关注慈善事业。

或许穷终生之力,我们的“能挣”也达不到盖茨的水平,但我们的“会花”却完全可能通过努力与他相媲美,这也就是古人所讲的这个道理:“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仕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第六十五节 我们所享受的是祖宗留下的,子孙能享受的是我们所留下的

[原文]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译文]若要问祖宗遗留下来的恩惠有多少,我们自身所享受的便是,应当牢记祖宗积累恩惠的艰难;若要问子孙今后的福分怎么样,我们自身所留下的便是,应当想到这些福分要失去是多么容易。

祖宗的积累很难,正如煤的形成,当初用掉大量的木柴,结果却只有一小块。

我们所能留给后代的东西,是他们的福气,但是要考虑“其倾覆之易”。有人说,我的财富足够我的子孙吃几辈子。但稍有不慎,教育出“败家子”,半辈子就能败坏光。

古人给当代人留下了什么?虽然有黄土高原,有泛滥成灾的黄河,但是也有美丽江南的“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地下的矿藏,由于古人大都不知如何利用,开采手段亦无力,还基本上都给我们留着。

我们还有多少能留给后代?曾经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有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现在不是已经被发疯般发展的小工业和建筑物所覆盖?当将来地下资源被挖掘殆尽后,美丽的地球上将只剩下毫无美感的小工业的废墟,我们到底能给后代留下什么?

物种不是都有延续自己的本能冲动吗?就是恐龙,在地球上也生活了1亿多年,正是那个时代给今天的地球准备了石油和煤矿。人类的生存不过只有300万~500万年,绝大部分时间在蒙昧和野蛮之中,真正有文明的时间不过几千年,怎么?难道就走到头了吗?有一位美国环保主义者曾说:人类的时间肯定活不过恐龙。他是笑着说的,但这语言的背后,则是深沉的痛苦。

我们疯狂致富,我们使劲提高“增长率”,我们大量挥霍着终会耗竭的矿物资源,为了“发展”自身我们不择手段,还有什么“高瞻远瞩”?我们还能够使人类延续到“千秋万代”吗?

资源的狂热滥用,实质是一场“战争”,而且是一场“掠夺战争”,是我们“当代”与“后代”的战争,是当代对后代的“掠夺战争”。当代人为了富豪的享乐,各地为了GDP发展速度的脸面,将剥夺后代人的生存条件。

后代看不见我们,他们无法保卫自己的生存,因而这还是一场不公正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