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4377200000276

第276章 做人不求轰轰烈烈,但求不失本来心性

[原文]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处。

[译文]卖弄自己功业的伟大,炫耀自己文章的高超,都是凭借身外之物来做人。却不知道如果能使心体纯净明亮,保持本性,即使没有一点功业,没有一篇文章,也可以正大光明地在世上做人。

孔子表扬学生子路说:穿一身破旧的棉袍子,和穿着华贵的裘皮的人站在一起,而丝毫不自惭形秽的,恐怕只有子路一个人吧!据说子路是“卞之野人”,从小在乡间长大。乡人只求温饱、不会因非分之想而弄出种种丑态来的淳朴性格,加上在孔门所受的教育陶养,使他形成了自重自强的人格。

在日常生活中,要堂堂正正做人,就必须先立德立身,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保持自然之态,在此基础上去建功立业,这样即使毫无功业,也不失为一个正人君子。任凭一人的事业功名与天齐,或者是诗歌文章光耀海内,到头来都不过是身外之物,游戏人生。

所以,这些由外物而建立的人生,都是止于人间一个短短的时间而已。我们最可尊敬的东西不在身外,而在于本心。如果人心的本体不受污秽,像玉石一般清莹光辉,就是不建功立业、不作文章,也是堂堂正正地做人。然而,世间许多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往往被外物夺了他的心,这真是可怜之至。

有句诗说得好:“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不自贱,重之若千钧。”这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人面前,要有礼,但不要自卑、胆怯。要对自己有信心,自己尊重自己,重视自己与别人平等的人格。这样,不仅能不自贱自羞,而且能对人不嫉妒、不巴求,堂堂正正地立于天地人群之间。

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