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4377200000298

第298章 人,一旦做了名、利的奴隶,就身不由己了

[原文]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

[译文]把自身常常放在清闲的地方,荣辱、得失谁又能支配和动摇我呢?把自心常常放在安静的状态,是非利害谁又能蒙蔽迷惑我呢?

“此身常放在闲处”,就是要人闲得自在,闲得悠然,不痴不迷,保持自我。这个“闲”字,绝不是叫人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也不是叫人“两耳不闻窗外事”,凡事都漠不关心,而是寄寓着一种心灵的升华和高洁的情怀。

古代哲学家老子曾说:“一个人的一生中,生命比名誉、名声更重要,比财物要优先。如果丧失了生命,纵然官高厚禄、遍地财宝又有什么用呢?知道生命本身是最重要的,就会珍惜生命,就不会让生命承受太多的失望和压力。于此,名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果一个人能淡泊名利,那么,功名利禄便不能诱惑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闲”就是一种真,一种不为名利所迷惑的悠然和自在。拥有这种情怀,就能坐怀不乱,清楚地洞察世间的是是非非,该去则去,该留则留,而不会轻易地被世间的荣辱得失所驱使。

为此,不要做欲望无度的奴隶,那样会噬垮自己的身心。只有让自己活在闲静的境界里,不为荣华得失而颠倒,这才会享受到生活快乐的清香。

懂得宽心的人淡泊胸怀,独善自身,人生便不受困扰,心神才会一片安泰!

“此心常安在静中”就是要人保持心灵的平静,心静自然凉,就不会烦躁不安,就不会愤愤不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