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4377200000040

第40章 美、丑、贤、愚

美、丑、贤、愚,都有它们存在的必然,一个能够跟三教九流都合得来的人那才叫英明

[原文]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译文]分别美丑的心太过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真正的德行气量。

分别美丑不能太过明确,否则无法与万物相契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人之肌体受之于父母,美丑差别自然存在。比如说一个女人不漂亮,但是我相信上天这样安排肯定会为她打开另外一扇窗。

美和丑本身并没有什么分别,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关键要看各人自己的喜好而定。老子说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的时候,那么天下就要有丑恶的了。也就是说善恶与美丑原本都是相对的,本来都是正常的,没有什么丑的和美的的区别。只是我们人类有了分别的念头,有了贪婪的欲望,有了爱美恶丑的心理,所以才会有选择和烦恼。所以,还是应该把美丑之心放得淡一些。

分别贤愚不能太过清楚,就是要难得糊涂。一个人要能够跟三教九流的人都合得来那才叫英明,愚蠢的、贫穷的我们不去看不起他,素质低的人我们不去惹他也就算了,什么人我们都以礼相待也就过去了,没有必要计较太多。这样子,还有多少人会和你过意不去?

倘若是只接受那些贤明的人,而摒弃所谓愚蠢的人,岂不是使贤者愈贤而愚者愈愚吗?普天之下,又有几个人能够成为他人眼中的圣贤智者呢?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要说明不要有贤愚的分别,过分地尚贤弃愚,肯定要与大多数人疏远,从而变成孤家寡人一个了。

所谓“内精明”,就是心里明白,而“外浑厚”则是对美丑、好恶、贤愚保持一种难得糊涂的心态。就像阳光和空气水分一样,给宇宙万物带来了生命,却丝毫不去有什么分别。既映照滋润着园中的牡丹,也同样映照滋润着原野的小草,使天下草木皆欣欣向荣,这才是大自然的好生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