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4377200000049

第49章 多一点糊涂精神

[原文]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译文]善于洞察并不是“明”,可以洞察但却好像没有洞察,这才是真正的“明”;一定要取胜并不是真正的勇敢,能取胜而故意不取胜才是真正的英雄。

这句话的智慧集中体现在“能不察”这三个字上。什么叫“能不察”呢?意思就是在一群人中,唯有自己洞察了这件事的本质,而又偏偏有人不愿你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于是只好装做不知,以免自己的智慧太过而遭不测。

人人都愿意做一个聪明的人,不愿意成为一个糊涂的人。但是有时候还需要一些“难得糊涂”的精神。因为这种“糊涂”才是顶级的聪明。其实,有的时候,一点点的“糊涂”和人情味比十足的“太精明”更容易得到回报。表面上你“憨”,其实最大的赢家还是你!

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是非分明,好恶立见,非此即彼。长大后才知道,很多事情是非无法分明,好恶也需要时间验证,多数事情非此亦非彼,走了一条中间路线。法理亦含人情,此乃真明。

什么叫“能不胜”呢?真正的有力量,不一定把人家打到趴在地下,你能打赢,但尽量少打,留有余地,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看国外电视上的政治谈话节目,那里面的话题非常尖锐,来宾又立场鲜明,所以总见针锋相对的情况。可是,即使是政客,当他抓住对方弱点,可以穷追不舍、打死为止的时候,却常常问着问着,看对方已经词穷而招架不住,突然刹车,不再继续。

有一次新闻发布会,台上端坐的是一位政界的高手,记者问他为什么那样做,他说:“谁赢了、谁输了,谁被问倒了、谁理亏了,观众早看在眼里,何必欺人太甚?今天他抓住了对方的小辫子,能退一步,给对方留一条生路,改天他处于弱势,落在对方手上,对方也会退一步,给他开一条生路,不致太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