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菜根谭
4377200000055

第55章 对一个人不能太好

对一个人不能太好,做一件事不能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都亮出来

[原文]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译文]与人恩惠,应渐渐施出,要留有余地,人心贪顽,最不知足,余下的恩礼可以维系和保持和这些人的关系;处理事情要保留多余而不会竭尽的智慧,这样才可以预防无法预测的变故。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给人好处的时候,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总是要让对方为这“好处”吃一些苦头,花一些心力,让他在“付出”之后才“得到”,这样子他才会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好处。

不过,如果你是故意不给,或摆明有意要在“折磨”他之后才给,那么你也有可能招怨。你要向对方表明你的“好处”其实不如他所想的那么好那么多,要给他也有身不由己的困难,或是还要同他人“研究研究”等。决定给他好处了,你也要让他知道,你是如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促成这件事,这样子,对方受了你的好处,心里多少也会有压力,对你的感激,自然不在话下。

“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弓不能拉满,拉满易折;势不能使尽,使尽就成为了强弩之末。

如果你不留一张最厉害的底牌,却一股脑儿地将十八般武艺悉数亮将出来,你的有限的招数就会完全暴露在别人面前,别人就会有针对性地施招,在最后的时刻置你于不利的境地。况且,一开始冲得太猛,一旦成强弩之末,连薄绢都穿不过,那肯定会被嗤之以鼻,逐出场外,到那时岂不心血白费,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如,在古代两军相遇,两个主帅过招往往是你一枪我一刀,杀上几十个回合而不分胜负,越杀越起劲,一招狠似一招,一招强似一招,最后实在不行才使出看家本领或绝招,结果一方败北或不分胜负。如果一方一开始就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对方一旦躲过,别人看出你也不过如此,那接下来吃亏的就是自己了。

所以,做任何事情,自己有十分的能力,先使上七分;自己有100%的把握,先按70%的胜算来打算。千万不要为了表现自己,急于在芸芸众生中出头,而把自己所有的能耐一下子使出来。

第二十六节 如果不是从内心摆脱功名的束缚,依旧无法逃避世俗的困扰

[原文]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仍集。

[译文]清除了心中的欲念,也就摆脱了世间俗事的烦扰,这就像连根拔除而草不再生长;想逃避世俗的困扰,但又不能摆脱功名的诱惑,这就像拿走了羊肉而腥膻的气味依旧存在,仍会招致蚊蝇聚集。

万事由心而发,所以要解决事情,莫过于从心上下手,就好像拔掉根,草就会死;要避开尘俗的烦扰,要有出世的心,而不是仅仅身体逃避,如果身在深山,心却牵挂着世俗的名利,依然是不能放下尘情,就像洗净的碗,如果留有膻气,就还会吸引蚊蚋的。

要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就要具不贪之心。要懂得播种一分,收获一分的道理,不要强求,不要希图意外的惊喜。

《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的哥哥高西木进了四十大盗的藏宝洞,欣喜若狂,攫宝不已,忘了回家,结果强盗回来自己被砍死。佛祖在《四十二章经》中告诫世人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只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其实,在古人的眼里,“富贵”两字,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不取于人谓之富,不屈于人谓之贵”,白衣草鞋,自有一股飘逸清雅的仙气,粗茶淡饭,自有一份闲适自在的意趣。

如果我们为名利所左右,为名利的不能满足而受煎熬,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