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生于1982我是猪八戒
4379200000044

第44章

随着公务员考试辅导班的课程结束的日子一天天的临近,我想认识晴晴的愿望也越加强烈,我不知道有什么合适的方法接近她。每次上课,晴晴都去得很早,坐在前排,而我,一直都迟到早退,上课时坐在后排,静静的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的一举一动。

终于,在倒数第二节课,我等到了机会。那一次,我去得很早,上楼的时候,发现晴晴就走在我的后面,到了教室门口的时候,我假装打电话,没有进去,等晴晴进去了一段时间,我走进了教室。

晴晴坐在右侧靠过道的位置,我转悠了一下,鼓起勇气走到了她的旁边,问她旁边的位置有没有人?晴晴说没有,然后我就坐到了那里。

离上课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晴晴在看《中国大学生》,我没事做,在旁边跟着她看,过了一会儿,她发现我也在看,就把杂志借给了我。当时我的心思根本就不在杂志上,简单翻了翻,装模作样的看了一会儿,就把杂志还给了晴晴,然后,我们的聊天就从我对她说的一声“谢谢”中开始了。

晴晴和我一样,也是应届毕业生,在北京上大学,家在黑龙江,专业是金融,一直没有在北京找到工作,这次回哈尔滨报考公务员也是家里的决定。

下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为了下次上课的时候我还能她坐在一起,我让她下次如果来早的话帮我占一个座,她说,我要去得早也帮她占一个。

哈尔滨公共汽车收车早,八点多晴晴回去的公共汽车就已经没有了,要打车回去,我们刚认识,还不太熟,我不好意思提出送她回家,师大门口离我回家的汽车站还有一段距离,晴晴很热情的提出要载我一段去附近的公共汽车站。

我没同意,天气很好,我想走走……

当天晚上,我在实验室上网,晴晴也上了线。面对着网上的晴晴我不知道该聊些什么,相互之间发的信息都有些干涩。

晴晴说,在网上跟你聊天时的感觉和白天上课时很不一样,上课的时候感觉你很外向,可是聊天的时候感觉却不是。

我告诉她,我是一个性格内外向结合的人。

一家总部设在苏州,以生产电脑外设起家现正在大力推广其紫色品牌的台资公司临时通知我面试,因为时间上冲突,最后一堂的公务员考试辅导课我不能去了,我给晴晴发了一条短信,告诉她我不能去上课,不用帮我占座了,以后我会找她借笔记。

当然,借笔记只是我见她的一个借口。

隔天下午,晴晴在工大图书馆上自习,复习公务员考试,我以借笔记的名义去陪她。以前我从来都不去工大上自习,这里和我们校一样到处都是大老爷们,特没劲,我可不凑那个热闹,不过这次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晴晴的笔记抄得很工整,可惜我对公务员考试实在不感兴趣,也就没有再抄一遍的必要,看了一会便把笔记还给了晴晴,然后拿出一本英语书看了起来,我想在大学毕业之前把六级过了。

一来,因为在工大图书馆里上自习非常冷,二来,因为很久没上过自习不习惯,三来,因为有晴晴在我旁边实在是坐不住,所以自习上到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我就以太冷为借口,找晴晴出去走走。

阳光明媚,蓝天白云,这便是哈尔滨的特色,现在不在哈尔滨的我,面对着头顶一片灰蒙蒙的天空充满了怀念,不过,那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和晴晴在校园里走了一会,我们便去了工大学子超市旁边的“紫丁香”喝东西。

作为青年男女,感情是很容易被聊到的事情。

晴晴问我有没有女朋友,我没瞒她,告诉她有。

我喜欢晴晴,在我说出我有女朋友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我完全可以说我没有,不过,我并不习惯欺骗。我告诉晴晴,我女朋友好像并不喜欢我,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面了……

当时我们谈话的气氛很轻松,大家说话都是有意无意的,晴晴也就有意无意的说,既然不喜欢,那为什么还要在一起?

我也就有意无意的笑着无奈摇了一下头。

“你现在有男朋友么?”我问晴晴。

“我……很久都没有了。”

“以前有过?你们班的?”

“不是,一个学校。”

“有过几个?”

“就一个。你……不会有很多吧?”

“不多,大学里有三个……”

“三个还不多,是同时有三个还是?……”

“不是同时,我没有脚踏两只船过。”

晴晴开心地笑了一下。

“你和男朋友后来为什么分手了?”我问。

“怎么问这个?”

“没什么,讲讲啊。”

“有什么好讲的,他后来出国了。”

“哦,他是哪的人?”

“广州的。”

后来,晴晴告诉我她在大学时假期里和她男朋友去过一次广州,还有香港。

“我觉得,广州男人长得不好看,有一次看电影,正好赶上电影散场,结果出来的男生都是那个样子。”晴晴这样说。

“那你以前男朋友长得帅还挺不容易。”我这样说。

“呵呵,是啊。”

“他多高?”

“180。”

离开的时候,晴晴问我有多高,我说177。

“你看起来有180。”晴晴说。

在和晴晴聊天的时候,我接到上次面试的台资公司通知我复试的电话,不过这次复试我没有通过。同学说我可能是在复试的时候表现得太自信了,据说现在这家台资公司最近因为人员跳槽太多而非常头疼,现在他们更想要看起来让人放心一点的。后来,在我几经沙场之后,终于明白了当时复试我没有通过的原因——当我被问到今后三到五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我傻呵呵的说了实话,告诉面试官我想工作几年然后考研。

当时,我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受到了严重的误导,很多官方的面试建议都倡导你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表现你真实的一面,简历要真实可信,回答问题也要从实际出发。

在经过了一系列面试,久经沙场之后,我发现这种事情和高考,考研,托福,GRE,等等这一类的考试一样,别人参加辅导班,你不参加多少就有点吃亏。别人在面试的时候说假话,你不说假话也会吃亏,所以现在我在面试的时候,不论我在心里想着今后是考研出国,还是干两天再跳槽另谋高就,我都会针对面试我的公司和所从事的行业说:我认为某某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发展的行业,某某公司是一个非常不错非常有潜力的公司,我打算把XXX作为我毕生的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先从基础做起,不断的努力发展下去,等等这一类大表决心的话,即忽悠面试官,又忽悠我自己,把我自己都感动得够呛,就差没说那句“我愿意为公司,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估计,我要是真说了这句话,老板肯定特不高兴,没准就会在心里嘀咕:我们公司可没有给你养老和给你孩子安排工作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