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4381700000045

第45章 尧曰第二十

本篇共三章,记述二帝(尧、舜)三王(禹、成汤、周武王)和孔子的言论。

第一章记述尧传位给舜时的告诫、舜传位给禹时的告诫以及成汤伐桀祭告上天的誓词、周武王伐纣取得天下后祭告上天的誓词,称颂了古代帝王以德治国的贤行;“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这段文字,是孔子对前代帝王治国措施的概括和总结,是孔子以德治国的理想政治的全部内容。第二章记述孔子在回答子张怎样执政的问题时,提出了“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的要求,并对“五美”、“四恶”作了详细解释,分析了“尊五美,屏四恶”的原因,体现了孔子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第三章记述孔子对君子提出的“知命”、“知礼”、“知言”的要求,这是君子立身处世必须重视的问题。此章与《论语》全书的第一章首尾照应,说明为学与修身是君子的立身之本。

20.1尧曰:“咨①!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②,允执其中③。四海困穷,天禄永终④。”舜亦以命禹。曰⑤:“予小子履⑥,敢用玄牡⑦,敢昭告于皇皇后帝⑧:有罪不敢赦⑨。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译文】尧说:“啊!你这个舜!上天的使命落在你身上,要妥善地把握它的正道。如果天下百姓都贫困穷苦,上天赐给你的禄位就会永远终止。”舜也用这些话告诫禹。成汤说:“小子履谨用黑色公牛做祭品,并向光明伟大的上帝禀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下的贤人,我不敢埋没,请上帝您明察。如果我在讨伐夏桀的事上有罪过,不要牵连各方诸侯;各方诸侯因此事而有过错,罪过在我本人。”周初大封诸侯,使善人得以富有。周武王说:“即使有最亲近的人,不如有仁德的人。百姓有过错,责任在我一人。”谨慎制定度量衡,审察各项法规制度,恢复废弃的政务机构,全国就会政令通行。复兴被灭掉的诸侯国,让断绝禄位的世家得以承续,举用避世隐居的贤人,全天下的百姓就会诚心归附。要重视的事是:百姓、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民众拥护,诚实就能得到民众信任,勤勉就能取得功绩,公正就会使百姓心悦诚服。

【注释】①咨:语气词。啊,表示叹息。②历数:天道。也指朝代更替的次序。这里解作使命。尔躬:你身上。③允:得当,妥善。执:执掌,把握。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指正道。④天禄:上天赐给的禄位。⑤曰:这段文字是成汤即位时说的话,故“曰”前应补“汤”字。⑥予小子:上古帝王的自称。下文的“予一人”同此。履:商代开国君主汤称“天乙”,名履。⑦玄:黑色。牡:公牛。⑧皇皇:光明的样子。后帝:上帝。⑨有罪:有罪的人。指夏桀这样的罪人。帝臣:上帝的臣仆。这里指天下的贤人。蔽:遮盖。引申为埋没。简:朱熹《论语集注》:“简,阅也。言桀有罪,己不敢赦;而天下贤人,皆上帝之臣,己不敢蔽。简在帝心,惟帝所命。”阅:视察。引申为明察。朕:我。自秦始皇起专作帝王自称。以:及。指牵连。万方:指各方诸侯。大赉(lài):赏赐。指大封诸侯。是:助词,用于动宾结构的倒装。善人是富:即“富善人”。善人:指受封的诸侯。他们帮助周武王灭了无道的纣王。周:至,最。周亲:最亲近的人。“虽有周亲”至“在予一人”是周武王说的话。权:秤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量:斗、斛一类的量器。权量:指度量衡。法度:法规制度。修:修复,恢复。废官:废弃的官职、机构。灭国:指被灭掉的诸侯国。绝世:断绝禄位的世家。逸民:也作“佚民”,指避世隐居的人。归心:从心里归附。

任:信任。信则民任焉:刘宝楠、杨伯峻均认为此章原无此句,疑为子张问仁章误衍。可从。说:通“悦”,高兴。意思是心悦诚服。

【解读】此章内容十分丰富,不但记述了尧、舜在禅让时的告诫和成汤、周武王在即位时的誓言,而且记述了孔子提出的执政要点(从“谨权量”至“公则说”这部分文字,多数学者认为是孔子的话,可从)。尧禅位给舜时,告诫舜执政要把握正道,要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舜禅位给禹时,也把尧告诫自己的执政大纲告诉了禹。成汤即位时的誓言,提出自己的执政原则是:尊崇大义,诛罚罪人,勇于承担责任,不牵连各地诸侯。周武王即位时的誓言,提出自己的执政原则首先是任人唯贤,举用仁德的贤人,其次是严于律己,勇于承担责任。孔子则从治理国家的具体措施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执政要点:首先,通过“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使全国政令通行;其次,通过“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使百姓从心里归附;第三,执政者要高度重视百姓生活、粮食生产、丧葬礼仪、天地神灵祭祀这样的大事;第四,执政者具备宽厚、诚实、勤勉、公正的品质,才能得民心,顺民意,出政绩。综上所述,此章虽然篇幅不长,却涵盖了治国的原则、大纲,执政的具体措施,以及执政者应该具备的品质,既对尧、舜至成汤、周武王时代的美德、善政作了高度概括,又对孔子治国执政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成为中华民族治国、执政思想宝库中的一笔极为重要的财富。

20.2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①?”子曰:“尊五美②,屏四恶③,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④,劳而不怨,欲而不贪⑤,泰而不骄⑥,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⑦,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⑧,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⑨,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子张询问孔子说:“怎样做才能执政呢?”孔子说:“推崇五种美德,摈弃四种恶习,这样就可以执政了。”子张说:“什么叫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施惠于民却不耗费,让百姓劳动而不招来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图名利,庄重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子张说:“什么叫施惠于民却不耗费?”孔子说:“根据百姓所想要的利益,使他们获得利益,这不是施惠于民却不耗费吗?选择百姓能够承担的劳动让他们劳动,又有谁会怨恨?追求仁德而得到了仁德,还贪求什么呢?君子不论人数多少,不论势力大小,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庄重却不傲慢吗?君子整饬自己的衣冠,目不斜视,矜持庄重,别人一看就感到畏惧,这不就是威严却不凶猛吗?”子张说:“什么叫四种恶习?”孔子说:“不加教育而惩罚叫做残暴;不先告诫就看成效叫做粗暴;懈怠政令却限期完成叫做害人;同样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注释】①何如:怎样。斯:连词。则,才。②尊:敬重,推崇。③屏:摒弃。④惠:指施予恩惠。⑤欲而不贪:指追求仁德,不贪图名利。⑥泰:平安,安宁。引申为庄重。⑦因:根据。利之:使之获利。⑧择:选择。⑨正:整饬,整齐。尊:高贵。引申为庄重。瞻视:观看事物的仪态。尊其瞻视:意思是目不斜视。俨然:形容矜持庄重。戒:命令。引申为告诫。视成:看成效。慢:懈怠。致:达到。致期:到期。意思是限期完成。贼:伤害。指害人。犹之:同样。与:给与。出纳:发出和收进。这里指出手。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因其地位较低,借以比喻器量狭小、小气。

【解读】针对子张提出的问题,孔子提出了“尊五德,屏四恶”的执政原则。在“五德”中,“惠而不费”、“劳而不怨”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是对执政者在仁德、品行修养上的要求。“四恶”则是执政中应该杜绝的四种将会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从他向孔子询问的问题可以看出,他非常关注社会和政治问题,孔子对他寄予了很大希望,因此对“五德”、“四恶”等他所关心的问题作了具体详细的讲解。晚年的孔子对年轻一代学生的重视和关心,所体现的是他希望自己毕生追求的理想和事业能够通过年轻一代得到延续和传承。通读《论语》全书,我们看到,书中标明“问仁”的有七章,标明“问政”的有十一章,没有标明“问仁”、“问政”,实际涉及“仁”和“政”的章节是全书的主体。涉及“仁”的部分主要讲人性道德的修养,即“内圣”;涉及“政”的部分主要讲执政原则及具体要求,即“外王”。“孔子的学说是由内向外,由自己向家庭、向社会扩散型的道德感化,即‘内圣外王’。只有内圣而没有外王不是孔子思想的全部,甚至不是精髓。孔子一生追求的是由内圣开启外王的途径,而且对于‘外王’,即将自己的政治主张转化为社会实践,造福于天下百姓的愿望十分强烈。”(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正因为这样,孔子对自己的政治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做到了不懈努力,永不言弃。经过多年的奔波和努力,在认识到自己的政治理想由于时代的原因无法实现后,他并没有消沉,而是另辟蹊径,通过兴办教育和整理古代典籍,用另一种方式间接地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0.3孔子曰:“不知命①,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②。不知言③,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义,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不懂得分析言论的实质,不能了解人。”

【注释】①命:一说指命运,一说指人生和社会发展规律。从后说。②立:指立足。③言:言论。指言论的实质。

【解读】“知命”、“知礼”、“知言”,是孔子提出的君子立身处世的三项要求,与《论语》全书的第一章(也是《学而》篇的第一章)相呼应。从君子应乐于学习、乐于与朋友切磋交流,到具备上述三项能力,可以说“是人生的全部内容,是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孔子提出的三项要求中,做到“知命”最难,因为“命”让人感到不可捉摸,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把“命”理解为人生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那么隐藏在无数现象之中的规律也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如果不懂得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屈从于所谓的“命运”,这样的人生就是消极的、被动的,这种人怎么能成为君子呢?孔子还认为,礼义是行为准则,能约束、规范人的行为,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懂得礼义;言为心声,通过对别人言论的分析,了解其真实用意,才能了解一个人。孔子的学生以此章作为《论语》全书的结束语,启人心智,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