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4382500000039

第39章 中医西传阿拉伯及其影响(3)

吐法也是中医常用治疗方法,张仲景言“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宿饮酒积在上脘者,亦当吐之”,以瓜蒂散吐伤寒邪结胸中,《千金方》中用瓜蒂散、藜芦丸作吐方治疗伤寒、温病。中医吐法适用于风疾、宿食、酒积等在胸脘以上的大满大实之证,以及伤寒和杂病中的某些头痛、痰厥失语、牙关紧闭、神志不清、眩晕恶心诸症。阿维森纳催吐的思想可能来自于希波克拉底,据医典记载后者“每月引导一次呕吐,连续两天,完全排空胃中食物,声称因此可维持健康”。但其催吐的治疗手法则明显和中医有很深的渊源。阿维森纳吐法的直接目的在于清空胃脏,远期目的在于缓解头部的困重,使整个身体被吸引下来的体液最终吐出去。据《医典》第1000、1010条记载,催吐可清除头部的沉重,使人视力清晰,移去了消化不良,对身体肌肉不结实、肾脏与膀胱处有溃疡的人也有益处,其中提到可以治疗的疾病如头痛、癫病、忧郁症、眩晕恶心、关节性疾病、痛风等与中医的思路完全吻合。

2.外治法

外治法中,中医的诸如放血疗法、洗浴疗法、漉涎法、嚏气法、灌肠疗法等在阿拉伯地区得到发展和应用。

阿拉伯放血疗法是典型的中西结合体,在继承古希腊罗马放血法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医的治疗思路。阿维森纳曾依据“体液过剩”理论认为体内需要排泄多余的代谢产物,采用动、静脉刺血的方式来放血治疗。放血疗法是一种一般的排泄法,排出血管中的过量体液,应用于当血液过量而导致的疾病即将发生和疾病已经出现。据《医典》1018条记载,放血疗法适用于坐骨神经痛、痛风或者不正常的血液状态所致的关节痛,也用于癫痫、中风、咽扁桃体炎、内部炎性肿块、“热性”眼炎等。另外,妇女月经不调也提示需要实施静脉切开术,虚弱的人适合在春天放血。关于放血的部位,包括头侧的、正中的、脐带臂的、中指和无名指之间的静脉。阿拉伯医生放血所选择的位置与中医的针灸取穴相似,所治疾病也有共通之处,对比如下:

(1)额静脉,位于两眉毛之间,对头疼,尤其是对枕骨沉重、眼睛沉重、长期头疼有益。此即为中医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有安神定惊、醒脑开窍、宁心益智、疏风止痛、通经活络之功。《扁鹊神应针灸玉尤经》云:“子女惊风皆可治,印堂刺入艾来加印堂,在两眉间宛宛中,斜一分沿皮先透左攒竹行补泻后,转归元穴,退右攒竹,依上补泻,可灸七壮。”

(2)枕骨静脉,对偏头疼和头皮溃疡有益,中医称之为风池穴,《灵枢·热病》篇载:“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陷者中,手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针刺可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等病症。

(3)颞部静脉,即太阳穴,《医典》和中医均将其作为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的穴位。

(4)眼睛内眼角静脉,对于头疼,近视、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等各类眼疾,以及坐骨神经痛、腰扭伤有作用。中医称睛明穴,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结膜炎、睑缘炎、偏头痛等,是预防和治疗眼疾的重要穴位。

(5)耳后颈部隆凸下的静脉,血稀薄及慢性头疼引起的慢性眼疾,中医称完骨穴,主治面瘫、偏风、失眠。

(6)唇最下部的静脉,能缓解口里的恶臭。中医称承浆,用于口歪、牙龈肿痛、流涎等口部疾病。

(7)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静脉,治疗慢性肝痛、膈的失调。中医称八邪,有祛风通络,清热解毒的功用,用于手脚麻木、烦热、目痛。

(8)舌下静脉,用于咽痛、扁桃体脓肿,中医称金津,有清泻热邪,生津止渴的功用,用于口疮、舌强、舌肿、扁桃体脓肿。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阿维森纳的刺血部位与中医的取穴有相似的地方,而且相同部分的放血所针对的疾病以及功效大致相同。

《医典》中还记载了另外几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外治法。

漉涎法,即从鼻内渗入药汁的方法。《内经》曰:“风之为病,善行而数变,故百病皆生于风也,可用三圣散吐之。如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粥菜不能下者煎三圣散鼻内渗入,吐出涎,口自开也。”阿氏在治疗婴儿经常性打鼾是通过鼻孔吹进一些山地止痛香油(第723条)。预防晕船时可以在鼻孔内涂抹一层白色化妆用的铅膏(第904条),也可以治疗水肿时用干燥的药物通过鼻孔来吸引体液进行排泄(第969条)。

嚏气法,即用药或用物刺激鼻内使它打喷嚏或出血的治法。阿氏治疗间歇性的呃逆给予催嚏剂及饮用热水;治疗雀斑、视力模糊、鼻孔内丘疹、鼻孔痒、痔疮等疾病可以用探头或粗糙不平的物质在鼻孔内挠痒。中医也使用此法通血化瘀,张从正《儒门事亲》中提到“两目暴赤痛肿不止,睛胀胬肉结成翳膜,速宜用秆草左右鼻窍内弹之出血立愈”。

灌肠法,即以中药药液或掺入散剂灌肠,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医典》中此法的应用旨在除去肠道的过剩物质以减轻肾脏及膀胱的疼痛、缓解这些器官的炎症情形,缓解急腹痛,从身体上部的重要器官吸出过剩物质。中国早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用猪胆汁灌肠治疗便秘的记载。通过灌肠,将排泄物的残余、残渣清理到体外,用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尿毒症、麻痹性肠梗阻及支气管哮喘等。

3.阿拉伯脉学对中医脉学的吸收

关于阿拉伯医学中的脉学,普遍认为其是在继承希波克拉底、盖仑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医疗实践而形成,并深受中医脉学的影响。

首先,阿拉伯医生切脉手法与中医一致,据阿维森那讲是因为“暴露腕部肌肤容易使人感到不紧张”,但其关于腕部脉相的细分却明显来自中医尺寸关的诊断思路。从《医典》的记载来看,阿拉伯医学关于脉相的认识与中医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相似。中医脉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于《脉经》和《脉决》。根据这两部经典,中医的脉相可以分为浮脉、芤脉、洪脉、滑脉、数脉、促脉、弦脉、紧脉、沉脉、伏脉、革脉、实脉、微脉、涩脉、细脉、软脉、弱脉、虚脉、散脉、缓脉、迟脉、结脉、代脉、动脉共24脉相。《医典》主要从脉搏的物理特点或者构成来分类的,并结合生活中的动物或者事物的特点进行类比而命名的。分为:1.长;2.短;3.宽;4.窄,细;5.低,沉;6.高,浮;7.大;8.小;9.厚;10.薄;11.有力;12.无力;13.快,疾;14.迟,缓;15.硬;16.软;17.满;18.空;19.热;20.冷,寒;21.连续不断的;22.不同的;23.均匀;24.不均匀;25.密;26.散;27.规律;28.不规律;29.有序;30.无序;31.无节律的;32.波浪;33.绳索,弦;34.连绵不断的;35.蠕虫;36.重脉,双波脉;37.中间停顿的;38.周期发生,忽隐忽现,衰落;39.蚂蚁;40.锯齿;41.暂歇;42.羚羊;43.鼠尾;44.循环;45.紧;46.厥;47.颤动;48.盘绕。根据《脉决》和《医典》各自的描述,可以发现二者对脉相的判断存在很大程度的共通之处。格鲁纳(O. C. Gruner)制作的表格统计了《医典》中48种脉中35种所对应的中医脉相。

其次,关于影响脉的因素,中医和医典均认为四季、妊娠、气候等有影响作用。四季中脉相呈现细微不同,《脉经》讲“春脉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夏脉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秋脉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而浮,其气来急去散,故曰浮。冬脉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春胃微弦,曰平”。医典则称春天的脉 “力量超过了平均值”,夏天“脉搏快而迅捷”,秋天“脉搏是不稳定的,并倾向于一种特殊的虚弱”,冬天则“脉搏更迟缓、慢、弱且小,这是因为生命力被减少了”。

中国医史学者范行准还曾提到,阿维森那为一名叫朱瑞安(Jurian)的女子脉诊而断其患为相思病可能与中国脉诊病例有关。因《史记·仓公传》中有一例,淳于意诊济北王侍女韩女之病,是“欲男子不可得”,即相思病,也由脉诊确定。

(三)中国产药物在阿拉伯地区的使用

1.中国炼丹术所使用的化学药物及化学知识

在炼丹术的长期试验中,虽然历来褒贬不一,但炼丹家们的确发现了许多化学原理,对元素和元素的化学反应也有一定的认识,并研制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药剂和合金。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对金丹术理论体系、丹药炉火、炼丹化学实验操作规范流程等进行了系统总结,明确提出了“籍外无以自固”等理论。狐刚子在《出金矿图录》中首次记录了利用金属铅的“灰吹法”冶炼金银,首创了干馏胆矾制取硫酸的工艺方法,并在《五金粉图决》中记录了炼汞和制铅丹的方法。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用火焰分析法鉴定钾盐,最早将氧化汞和硫化汞区分开。中国化学史家袁翰青(1905—1994年)曾根据炼丹文献做出一个不完全的统计,炼丹术中使用到的药物,总共约有六十多种,主要元素有汞、碳、锡、铅、铜、金、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