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NO!我不是大清正史
4406400000047

第47章 忽略了一个问题

正当老叶他们还在为到底用谁好的问题挠头的时候,消息传来,努尔哈赤进兵了。

努尔哈赤其实并没打算现在就进兵。毕竟辽阳刚占住没多久,还有个巩固过程。而且熊廷弼又回来了,努尔哈赤还是有点怵老熊的,特意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熊蛮子”。

不过老努收到情报,说大明的经抚不和,现在进攻正是时候。

努尔哈赤一拍大腿,那还犹豫个屁啊!出发!

这么重要的情报到底是谁提供的呢?

肯定不是余则成。

谁?孙得功。

老孙本来是奉了王化贞的命令去策反李永芳的,结果见了老李,没说几句话先被李永芳忽悠投降了。

你说王化贞就是这么个看人的眼光,不失败那都要出鬼!

老孙虽然投降了,但为了后金的伟大事业,毅然决然的要求回到王化贞身边当卧底。

从此以后,关于明朝的情报源源不断的提供给努尔哈赤。别说经抚不和这么大事儿,就是王化贞今天晚上和谁睡觉努尔哈赤都知道。

天命七年正月十八,努尔哈赤率诸贝勒大臣,领兵五万,进攻辽西。

从辽东到辽西中间隔着辽河,王化贞部署的第一道防线就在辽河西岸,他的想法是:如果满洲兵马渡河,

那么明军半渡而击,争取一举把努尔哈赤赶下辽河喂王八。

你不能说这个想法不好,但老王显然忽略了一个问题。

去过东北的人都知道,正月里的东北冷的嘎嘎的。端杯热水出门,没两分钟就成冰块儿了。那辽河就在露天地儿里放着,自然是冻的梆梆硬。别说赶老努喂王八,就连河里的王八都冻的跟化石似的。

八旗铁骑,铺天盖地,踏冰而来。

明军的沿河防线根本未作像样的抵抗,一触即溃。

王化贞命令明军收缩防线,全军撤至各个堡垒,凭城坚守。

三月二十日,后金军包围明军前哨堡垒——西平堡。

西平堡守将副总兵罗一贵派参将黑云鹤出城迎敌。

老黑带着几百人刚出城就被后金骑兵围住一顿狂扁,掉头往回跑。跑到城门,追兵赶到,黑云鹤被活活打死。

罗一贵只好紧闭城门,仗着西平堡里有几门大炮,在城上固守待援。

但援兵来不来,那不是罗一贯说了算。

周围几个碉堡的明军根本连头都不冒,大声说话的都没有。你从那堡子跟前过,不是我告诉你有人,你还以为里面死绝了呢。

下面的人不救援还可以理解,毕竟人家接到的命令是守炮楼,不是救西平。但连王化贞也龟缩在广宁,不派一兵一卒,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熊廷弼得到消息后气的大骂王化贞胆小如鼠,暖水瓶都摔了好几个。

但老熊气死也没用,别说摔几个暖瓶,你就是把你家电视抱起来扔了,那也是白扔。因为兵权不在熊廷弼手上。

要想派援军,还是要找王化贞。

熊廷弼只好亲自给老王写信,先把西平丢了的严重后果给王化贞讲了一遍,然后又威胁老王说:我这儿可有皇上钦赐的尚方宝剑,你违抗军令拒不出兵,是啥罪名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末尾还加上一句“平日之言安在”!

经过老熊的威胁加讽刺,王化贞总算认清了形势。赶紧派总兵祁秉忠和刘渠各带一队人马前去救援。还觉得不放心,特地让自己的心腹孙得功率广宁兵驰援西平。

其实援兵不来,有个人比熊廷弼还急,那就是努尔哈赤。

老努这次用的战术叫“围点打援”,就是说先派人把西平围上,引诱明军来救援,然后将其各个击破,最大限度杀伤明军的有生力量。

想的是不错,但围了一整天,连个救兵的人影也没见着。

城里的罗一贵又是个死硬分子,李永芳专门派人去招抚了一次,结果派去的是个完整的人,回来脑袋和脖子分了家。

老努望眼欲穿,盼敌人援军跟盼救星似的。

总算盼来了。

三月二十二日,明军三路援军抵达西平堡附近的沙岭。

后金的人马早就等候多时了。

孙得功让祁秉忠为右翼,刘渠为左翼,三路人马一起出战。

两军刚一交手,孙得功调转马头就跑,边跑边喊“兵败了!赶紧撤吧”

全军大乱,刘渠当场战死。

祁秉忠本来就是“扶病而战”,身中二刀三箭,被家丁救起,“扶上马,破重围,行至途中,伤重而亡。”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指挥人马攻城。罗一贯亲率明军,凭城固守,在杀伤大量敌军后,因火药用尽,西平陷落。罗一贯在城破前自刎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