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法总比问题多
4410600000019

第19章 情感上:游刃有余(8)

20、孩子有了网瘾怎么办:陪孩子一起上网

点子缘起

电脑游戏对每个孩子都有着巨大的魔力,现在是电脑普及的时代,但对于太贪恋电脑游戏的孩子来说,这是很危险的征兆。偶尔的玩玩,能缓解学习带来的疲劳。但现在有些孩子已经是把网络游戏放在了重点。甚至逃课,整天整夜泡在网吧里。许多家长为自己孩子操碎了心,甚至采取了一些不恰当的方法,反而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敌对和逆反心理,更加重了孩子对网络的依赖。究其原因。

一、家长工作过于繁忙,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一些家长忙于工作经常不回家,有的长期在外地工作,将孩子交给老人带,无法关心照顾孩子,缺乏必要的沟通。有些孩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地迷恋上网络的。

二、家长自身知识与能力不足,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偏低,教育能力明显不足,教育方式方法明显不当。有的家长对网络既缺乏应有的知识,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当发现孩子沉迷于网络后,显得无所适从,要么是听之任之,要么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试图将孩子与网络隔绝开来。

三、家长期望过高,孩子压力太大,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失去乐趣,出现厌学情绪,于是把网络作为摆脱压力、逃避现实的一种途径。

四、家庭结构不健全或家庭关系不和谐,孩子心理、性格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上网成瘾的中学生中,有很多父母关系不良,或亲子关系紧张。此外,因为一些家长行为不当或不检点,也把孩子“逼”进了网吧。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从网络的走出来呢?如果面对的是你的孩子,你又有何良方呢?

情景案例

王女士夫妇是普通的工人,年收入也不多,但仅去年一年,他们的孩子小江,上网所花费的费用已达4000元。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应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

小江以前是个很乖的孩子,上了高中以后开始打网络游戏,脾气也变得暴躁。不但上学时玩游戏,放假后更没日没夜地泡在网吧里,天天通宵。

小江今年已经二十岁,高中刚毕业,妈妈看小江沉迷游戏不能自拔,实在是不放心。为了儿子的前途,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帮他戒掉网瘾。小江的妈妈曾经咬牙切齿地说过:“说实话,早两三年我就想拿炸弹炸了网吧!”,“没办法,真的没办法。”冷静下来之后小江的妈妈陷入了思索。

作为小江的母亲,她曾经带着孩子听过专家的报告,可是小江并没有领她的这份情,很快就游离在报告会场外与朋友聊天去了,报告会的内容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小江的妈妈也意识到,说教不是办法,况且孩子也不会听自己的,要想管住孩子不往网吧跑,还想帮孩子戒掉网瘾,就必需了解电脑,了解网络,于是她狠了狠心,花了3000多元买了一台电脑。

每天在家里限时、限段的和小江一起上网,从而了解了小江的兴趣爱好,并且在上网的同时,从中指导小江健康的上网,更加深了她们母子之间的感情,也一点一点的使小江远离了网络带来的巨大毒瘾。

点子支招

在帮孩子戒掉网瘾时,小江妈妈的做法非常好,通过和小江一起上网,既了解了小江的兴趣爱好,作为家长又能指导他健康上网,同时也增进了母子的感情。但是也要注意以下方面的事项。

一、父母不要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而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并和孩子一起享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亲自体会网络,有利于父母以宽容的心,引导和帮助孩子。

二、上网之初先立规矩,小学生每天上网一般不应超过1小时,中学生不应超过两小时。要学会选择并欣赏健康网站。要保护自己和家庭,不能在网上留下家里电话,不能泄漏家庭隐私,不能把家庭住址轻易告诉网友。

三、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场所”,如客厅或公用书房等,这是帮助孩子安全上网最简单的方法。

四、指导孩子上网聊天。网络聊天的自由随意和网络语言特有的魅力,是吸引孩子的主要原因,有的成人对此都无法自持。所以父母要在自我节制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可让孩子和网友制定明确的谈话主题,选择情趣相投的聊天对象,还可指导孩子用外语聊天,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外语水平。

与孩子一起参与专家聊天室,很多网站会邀请专家、学者或知名人士作客聊天室,就某个话题深入交流,既解决问题,又增长见识。父母不能把网络聊天一概斥为无聊和浪费,而要因势利导,将网络应用在现代理念、良好品行的培养上。

戒除网瘾有过程。戒除孩子的网瘾,父母不能急于求成,要巧妙运用递减法。如从原来每天上网6小时改为5小时,再改为4小时,逐步减到每天一两小时,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网络是把双刃剑,应用其利,避其弊,引导孩子科学理智地使用网络。

21、孩子情绪受挫时:学会移情

点子缘起

情绪这种东西说来很其妙,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对于成人来讲,情绪还可以控制,如果是小孩子就很难说了。因为小孩子的情绪是最容易产生波动的,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他们的思想单纯,白的像一张纸,也脆弱的像一张纸,如果处理或是引导不当,往往会在小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涂上一层灰色的阴影。对于小孩子以后的成长之路也会形成一道无形的障碍。

当孩子不小心摔倒碰伤膝盖时,作为家长的你知道清洗伤口,再系上绷带。可是,当孩子情绪受伤时,往往就束手无策了。面对孩子反常的情绪,我们该以何种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用何种方式化解孩子心中的那颗心结呢?

情景案例

上幼儿园中班的亮亮,回家后感到很沮丧,因为今天在幼儿园他想参加一群小朋友自发组织的游戏,但是毫无理由地被拒绝了。到家看见妈妈,他委屈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他试图向爸爸诉说,可爸爸好像很忙的样子,只是跟亮亮说:“都是小男子汉了,还哭啊”。他又转向妈妈那里想寻求安慰,可是妈妈也没有耐心地听他说,只是一味给他讲道理:“碰到这点挫折没有什么,宝宝不用难过”。结果,亮亮更加沮丧了......

点子支招

当孩子悲伤、愤怒、抑郁或惊慌失措时,他所需要的也许只是爸爸妈妈能聆听他的诉说。孩子只希望父母能够耐心听完他的诉说,他并不需要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表现作任何评价,也不需要爸爸、妈妈提任何建议。所以,允许你的孩子向你诉说他的感受。你不要对他妄加评论,也不要急于帮他解决问题。通常,他需要知道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你关心他,你愿意花时间来听他的诉说。让他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必要时,你可以提一些问题引导他诉说。比如,亮亮的父母可以这样说:“宝宝,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当时说了些什么?同伴们不了解你,你有什么感受?”在向孩子提问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使你的问题变成质问。

当孩子悲伤、愤怒、抑郁或惊慌失措时,一定要不加评论地接纳和反映孩子的感受。接纳你孩子表现出来的情绪,不要评价,不要歪曲。在描述你所看到的孩子的情绪表现时,你可以说:“小家伙,比赛输了,你很生气吧?看上去你的朋友令你心烦意乱。”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恰当描述情绪感受的强度。你可以用一些副词来形容孩子情绪的不同强度。 比如亮亮的父母可以说;“你的朋友没有邀请你,所以你有点伤心;”“你的朋友没叫你一起去,所以你很伤心”;“你的朋友不把你当朋友,所以你非常伤心;”“你的朋友没有邀请你,所以你伤心极了。”等话语。 这类对情绪有反馈的话,有助于孩子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就像照镜子一样,孩子通过看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了解了自己的相貌、身材等身体特征,通过听爸爸妈妈对他感受的反馈,了解自己的情绪特征,孩子还可以据此对自己情绪进行修饰和改变。也可以通过给孩子的情绪命名的方式,来反映他的情绪,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可以被别人接受。同时,还能使孩子知道,别人了解他们的感受。这是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最重要的一步。

当父母对孩子的情绪表示肯定时,不要翻来覆去地重复一两句话,否则孩子会对你的话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你口是心非。

当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或是当孩子表现出比较极端的情绪时,你需要他情绪平静下来,等孩子头脑保持清醒时,与他就这些问题做一些讨论。 这时,你可以和他讲道理,探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产生不良的情绪。你可以问这样的问题:“你从这次经历中吸取了什么教训?”“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你可不可以用另外的办法来处理”“你对自己的态度有什么看法?”“你需要请求谁的谅解?”“通过这次经历,你学到了什么”类似这样的问话。在向孩子提这些问题时,重要的是要孩子通过自己的情绪反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要让他们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