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窈娘,唐朝武则天时期的美人,据说孙小姐小时候家境是不错的,只是后来孙小姐的父亲可能得罪了权贵家境才渐渐落魄了。孙小姐还是受过一些良好教育的,知书达理,能歌善舞。于是在孙小姐十来岁时被父亲送到好友左司郎中乔知之家里收养。大意是做人家养女之类,可以让孙小姐有更好的日子更好的明天。左司郎中乔知之是孙小姐父亲的朋友,查遍资料也没有哪里写乔知之有没有孩子,结没结婚,所以我认为孙家父亲之所以把女儿托付给乔家至少是因为乔家没有女儿吧?
乔知之年龄上和孙小姐老爸差不多,当初把年幼的孙小姐接回家中,或许他想尽一个爸爸的责任,给孙小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让她学更多的礼仪知识,所以孙小姐在乔家大院里过着舒适安逸的千金小姐生活。
但是话说回来,孙小姐毕竟和乔知之没有一点的血缘关系,所谓视如己出和“己出”毕竟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孙小姐渐渐长大,越来越显山露水地展现出自己的美丽、才华和歌艺舞技,孙小姐既知书达理仪态万方,又舞姿灵秀百媚千娇,不禁让每一个见过孙小姐的人都惊为天人,赞不绝口。而乔知之在众人赞叹和羡慕里,渐渐也发觉自己的眼睛里除了孙小姐竟然再没有别的女人了。
至于孙小姐,当乔知之温暖地拉过她的手接她到家里来那一刻起,她年少的心里就一定充满了感激。是他给了她更好的生活,是他陪她一起长大,她可能顽皮时把他当马骑,他可能陪她吃每年生日的长寿面,他可能陪她一起放过风筝,他大概是孙小姐记忆里除了亲生父亲之外最熟悉的男人吧?
有时候,爱就是一种在不知不觉里养成的本能和习惯。他和她有太多共同的记忆,每个清晨在彼此的问候里开始,每个生日在彼此的祝福里微笑,每个节日在孙小姐的载歌载舞中开始。孙小姐的娇俏、哀愁、快乐、才艺、美丽,都在不可预知的未来里像本能一样,凝聚成了孙小姐和乔知之之间道不明分不清的爱。
美人的烦恼是无意苦争春,却仍然被人妒。当孙小姐到十六岁芳龄的时候,色艺双绝的美名就在京城里远扬了。于是得不到美人的小人开始绞尽脑汁不想让孙小姐有好日子过,就把“乔家艳婢,美慧无双”的消息到处传播,最后终于传到了武承嗣的耳中。武承嗣可是女王武则天的亲侄儿,他生性好色又恃宠生娇、飞扬跋扈,一听说京城还有这样的美人儿就坐不住了,赶紧派人到乔府提亲。乔知之当然不是武承嗣的对手,即使有所不满地反抗也不过是以卵击石,也只有唉声叹气的份。
很快,秋官侍郎来俊臣受武承嗣之托来到乔家。乔知之知道躲不过,只好答应当天就把孙窈娘送入武承嗣府中。但是孙窈娘心中只有乔知之,对武承嗣若即若离,巧妙周旋,除歌舞之外并没有让武承嗣轻薄自己。
因为献出了孙窈娘,在武承嗣的授意下,乔知之由五品郎中升任四品侍郎。然而乔知之因为孙小姐而相思成灾,最后忧郁成疾。想到与其要这点孙窈娘用身体交换来的名利苟活着不如痛快地死了好,于是感慨地奋笔疾书,写道: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解买娉婷;
昔日可怜君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难,常将歌舞借人看;
富贵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别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红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红颜为君尽。
据说这诗句乔知之写在一罗帕上,在乔重病卧床之后,这方罗帕被人想办法送到窈娘手上。这首诗大意是什么呢?就是说当年西晋石崇家的绿珠能够以死全节,乔家的窈娘为何不能?石崇可以不畏强暴,一死而已,乔知之何苦要忍受这无尽的折磨呢?孙窈娘读到乔知之的诗简直是泪如雨下,她何尝不是生不如死?如果生不能成为乔知之的人,那么生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于是在一个冷清的夜里,孙窈娘在武家的后院里找到了一处废弃的古井,纵身一跃,悄无声息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后来的结局是这样的:不见了孙窈娘的踪影,武承嗣怒不可遏地命人四处寻找。偌大的王府翻了个底朝天,才在古井中发现了窈娘的尸体。派人打捞上来,孙窈娘仍然衣履齐整,面貌红润如生。检视衣带间,系有罗帕一方。武承嗣见诗,暴跳如雷,于是命令酷吏立刻把乔知之逮捕。乔家被抄了,族人也纷纷被牵连入狱,待秋后一并处斩了。这是武则天长寿元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