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中国人可以吃得更安全
441200000023

第23章 生活中来的饮食养生密码(2)

★饭后不要立即饮茶:前面我也简单提过这个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刘友章教授认为:“饭后立即饮茶等于喝毒药!”将饭后马上喝茶等同于喝毒药虽然太过夸张,但是饭前、饭后20分钟内确实不宜饮茶,特别是浓茶,因为这样做的确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同时,应切记古人“淡茶温饮保年岁”的良言,饮淡茶、温茶才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忌睡前饮茶:睡前2小时内最好不要饮茶,饮茶会使精神兴奋,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导致失眠,尤其是新采的绿茶,饮用后神经极易兴奋,失眠更严重。

★忌饮隔夜茶:饮茶以现泡现饮为好,因为茶水放久了不仅会失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且易发馊、变质,喝了易生病。

★忌饮变质茶、头道茶:茶叶保管不妥,易因吸湿而霉变,变质的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病菌,是绝对不能饮用的。另外,现在的茶叶在种植、加工、包装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农药、化肥、尘土等污染,头道茶其实是洗茶的水,应尽快倒掉后再续水,这样泡出的茶水才可以喝。

★特殊人群忌饮茶:体弱、营养不良、贫血的人忌饮茶;尿结石患者忌饮茶;溃疡病患者慎饮茶;神经衰弱者慎饮茶;冠心病患者慎喝茶。孕妇、哺乳期妇女要少喝茶,因为茶中含有的咖啡因对胎儿和婴儿不利;儿童慎饮浓茶,以免茶中的咖啡因会影响到骨骼的发育。

茶叶中的鞣质、茶碱,可以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在服用催眠、镇静药物以及含铁、蛋白质的药物时,不要用茶水送服,以免影响药效。中药人参、党参、元胡、曼陀罗、川牛膝、麻黄、钩藤、黄连等也不宜与茶水混饮。一般认为,服中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不过,在服用某些维生素类的药物时可用茶水送服,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促进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吸收,可增进药效。

3. “趁热吃”无味又伤身

中国人向来好客,先圣孔老夫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亲朋好友爱到你家串门,说明你们关系亲近,用我妈的话来说:“走亲戚,走亲戚,常互相走动才叫亲戚嘛!”记得我小的时候,就没少跟着我妈串过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门。

这些长辈都十分热情,尤其对我,吃饭时总不住地给我夹菜,还热情地说:“趁热吃、趁热吃!”乖巧的我自然要卖力表现,含着热得烫嘴的食物,都不敢咀嚼就吞了下去,真是食不知味!

现在又轮到了我家女儿恰恰,不过这小宝贝不像我一样傻实诚,稍微烫点的食物,都进不了嘴。她倒是比我聪明,因为食物太烫了,不仅感受不到它的美味,还会因此伤害到娇嫩的食道,绝对不是啥好买卖。

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发展基金会的一项报告指出,吃得过冷、过热都会损伤消化道和身体机能,平时多吃和体温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缓肠胃老化,延年益寿。

我妈妈一个同事的老公有个怪癖——酷爱烫食,尤其是吃饺子的时候。记得十几年前,他们夫妻俩请我妈妈去他家玩,我也跟去了,那天刚巧在他家吃饺子,我妈奇怪怎么男主人不在桌边和我们一起,女主人说:“别管他,他在厨房吃呢!”等我到厨房再去盛饺子时,惊讶地发现男主人竟然就站在锅边,从锅里捞出滚烫的饺子直接就放到嘴里了!我就张着大嘴傻傻地看着他。去年,无意间和我妈提起当年的趣事,结果我妈一句话就把我惊傻了:“他呀,三年前得食道癌死了!”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饮食过热和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组成的,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过烫的食物温度在70℃~80℃左右,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食道壁。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会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成肿瘤。

不只是西医认为热食对身体不好,中医也同样不主张饮食过热。中医专家认为:“在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过程适宜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过热的食物会导致气血过度活跃,胃肠道血管扩张,对肠胃产生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