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代相宅
宅,从字义上看,有名词和动词之别。
用于名词的“宅”指寄居之地。《说文》云:“宅,所托也,从毫乇声。”宅,一方面指活人的居所,如《尚书·召诰序》云:“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先公相宅。”《传》云:“相所居而卜之。”另一方面,宅又指人死之后的长眠场所,《札记·杂记》云:“大夫卜宅与葬日。”《疏》云:“宅谓葬地。”又,《孝经·丧亲》云:“卜其宅兆而安措之。”《注》云:“宅,墓穴也;茔,域也。”
用于动词的“宅”是选择的意思。《释名》云:“宅,释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也。”选择活人的居所和死人的墓地,皆为宅。后世为了区别居所和墓地,产生了阳宅和阴宅的既念。一般说来,宅,多是指阳宅。
相阳宅,其源流可以追溯到先秦。《诗经》多次涉及相宅,公刘就曾“陟则在蠓,复降在原。”笺云:“公刘之相此原地也,由原而升巘,复下而在原,言反复之,重居民也。”
上古的阳宅比较简陋。上不淋雨,下不遭风就行了,既使是祭祀的厅堂也很俭朴。《淮南子·奉经训》云:“古者明崇堂制,下之润湿弗能及,上之雾露勿能人,四方之风勿能袭,土事不文,木工不所,堂大足以周旋理文,静沽足以享上帝,礼鬼神,以示民知俭节。”
据《左传·晤公三年》,齐景公要为大臣晏子更换住房,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说明政务官员不宜住在闹市区。
方位之忌始于先秦。《淮南子》记载,鲁哀公“欲西益宅”,史官力谏,以为不祥。《风俗通义》解释说,宅的西边不宜修筑或扩建房屋,为尊者讳。
汉代有树木之忌。冯梦龙《古今笑史·塞语部》记载:“徐孺子,南昌人,与太原郭林宗游,同稚还家。林宗庭中有一树,欲伐去之,云:‘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木,困字不祥。’徐日:‘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人,囚字何殊?”郭无以难。”这是从拆字游戏说明风水。
汉代还有土忌,《后汉书·来历传》云:“安帝时皇太子病惊不安,嬖幸乳母野王君主圣舍。太子厨监吉邴以为圣舍新缮修,犯土禁,不可久御。”
晋代有专门为人相宅的方士。《太平御览·居处》引王隐《晋书》云:魏舒从小丧父母,住在外祖父宁氏家,“宁氏起宅,相者云当出贵”。上党有个鲍瑗,请人相宅,宅修好了,仍有灾难。术士淳于智批评原来的相宅者说:“此人安宅失宜,既害其身,又令君不利。君舍东北有大桑树……”《太平御览·居处》又引《春秋内事》云:“阴宅以日奇,阳宅以月偶。阴宅先内男子当令奇,阳宅先内女子当令偶,乃吉。阴宅内男子三人,阳宅内女子二人。”这套理论以阴阳论述住宅吉凶,令人不得要领。
唐代讲究宅基之土。《丑庄日记》记载,湖北黄州僧人浮屠泓师为唐玄宗的大臣张说相宅,告诫张说不要在宅东北打洞。后来,宅东北无故陷丈余。泓师说:“公当富贵一世,而诸子将不终。”张说欲平地,泓师又说:“客土无气,与地脉不连,譬身疮痏他肉无益也。今之俗师妄言风水者,一遇方隅坎陷,则令补筑增辏,便谓藏风聚气,岂不谬哉,君子无惑焉可也。”
宋代洪迈在《夷坚志》多次论及阳宅风水,他说仙游县叶子昂的家族有一百多户人家,都住在一个村里,此村有群山环峙,如屏如嶂,绍兴风水师罗正甫认为这是出宰相之地,后来叶子昂果然当了大官。洪迈又说,南宋洪熙元年(公元1174年),鄱阳新安乡民王五七造屋,有位叫思眼的风水师说用日不佳,犯了凶煞,不利于主人,后来王五七果然摔死。
明清两朝出现大量的阳宅书籍,如《阳宅真诀》、《阳宅十书》、《阳宅集成》、《阳宅真传》、《周易阳宅新编》、《阳宅大全》、《阳宅大成》、《阳宅避谬》,但写得好的阳宅书不多。清人吴鼒在《阳宅撮要·序》云:“相宅之法,昉自殷周,迁卜相度,载在诗书,厥后代有闻人。国初陕西黄时鸣、金陵僧月定俱名震一时,嗣后能者绝少,间一二自号专家者,类皆立说诡秘,藏头露尾,以为专利之计,以致志远者厌斥而不道,庸庸者又莫识其径途。”这大概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于热衷于仕途的人,堪舆不屑一顾;对于平民百姓,堪舆又是高深莫测。
阳宅也有龙穴砂水之别,《阳宅会心集》云:“一层街衢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屋宇即为案山。”《阳宅集成》亦云:“万瓦鳞鳞市井中,高屋连脊是真龙,虽日汉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宗。”这就把大环境的景观引伸解释阳宅。
(二)阳宅的环境
阳宅是居住之所,什么样的阳宅适宜居住呢?《阳宅十书》卷一开篇论云:“阳宅来龙原无异,居处须用宽平势,明堂须当容万马,厅堂门庑先立位,东厢西塾及庖厨,庭院楼台园圃地,或从山居或平原,前后有水环抱贵,左右有路亦如然。”
汉代人讲究居住环境。《后汉书·仲长统传》记载仲长统对住宅的要求是“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背山临流,前有场圃,这是典型的农家之居。
《归潜志》卷十四记载金代刘祁自述其园居:“所居盖其故宅之址,四面皆见山。若南山西岩,吾祖久游。东为柏山,代北名刹。西则玉泉、龙山,山西胜处。故朝岗夕霭,千态万状。其云烟吞吐,变化窗户间。门外流水数支,每静夜微风,有声琅琅,使入神清不寐。刘子每居室中,焚香一炷,置笔砚楮墨几上,书数卷,偃息啸歌。起望山光,寻味道腴,为终日乐,虽弊衣恶食不知也。”良好的内外环境,有利于人的颐养及治学。
宋代学者多次论述住宅的外环境,高似孙在《纬略·宅经》云:“凡宅东下西高,富贵雄豪;前高后下,绝无门户;后高前下,多足牛马。凡地欲坦平,名日梁土:后高前下,名日晋土,屏之并吉。西高东下,名日鲁土,居之富贵,当出贤人;前高后下,名日楚土,居之凶;四面高,中央下,名日卫土,居之先富后贫。”袁采在《袁氏世范·治家》亦云:“屋之周围,须令有路,可以往来。”“居宅不可无邻家,虑有火烛,无人救应;宅之四周,如无溪流,当为池井,虑有火烛,无人救应。”
明末吴江人计成撰写《园冶》,其《相地篇》论及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他认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清人吴鼒在《阳宅撮要·总论》云:凡山谷与落窝为正盘,住在界水槽中最不兴旺。凡城市地基贵高,然边城上高而长者,乃护沙也,又不可居。神前庙后乃香火之地,一块阴气新注,必无旺气在内,逼促深巷、茅坑拉脚,滞气所占,阳气不舒,亦无富贵之宅。祭坛、古墓、桥梁、碑坊,一团险杀之气。四周旷野,总无人烟,一片荡气。空山僻坞独家村,一派阴霾之气。近山近塔,一片廉贞火象,亦无富贵之宅。顺水而居者凶,逆水而居必富。吴燕在《形势篇》又云: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人眼好看方吉。如太高、太阔、太卑小、或东扯西曳,东盈西缩,不吉。屋小而高,孤立无依,四边无护,孤寒宅也。东倒西倾,转折梁斜,风吹雨泼,病痛宅也。屋宇暗黑,大阔太深,妖怪宅也。屋宇不整,四壁破碎,椽头露齿,伶仃房也。基地太高,屋前深后陷,四水不聚,荡无收拾,贫穷宅也。前屋太高者,主受欺。太低者,宾不称。太近者逼,太远者旷。
《海州民俗志》记载海州民间习俗说:“平行几家建房,必须在一条线上,俗叫一条脊,又叫一条龙,又必须同样高低。若有错前的,叫孤雁出头,屋主会丧偶。若错后叫错牙,小两口会不安,若高低不同的,叫高的压了低的气。左边的房子可以高于右边的房子,绝不允许右边的房子高于左边的房子。俗规是左青龙右白虎,宁叫青龙高万丈,不让白虎抬了头。在同一院内,即使是自家盖房子,偏房不能大于和高于主房,前边的房子不能高于后边的房子,否则叫奴欺主。”这说明,盖房要注意当地民俗,不能伤害邻居。
(三)阳宅建造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讲究阳宅布局。《仪礼》记载,院子有院墙,门内有庭,上方有堂,堂左右有厢,室后有寝,院左右有塾。《考工记》对城邑和住宅的结构记载得很详细,说匠人建城,方圆九里,每边三个门,城中道路有九经九纬,王官门外的路边分别是祖庙和社,前面是朝,后面是市。夏代有世室,室分中央室、四隅室,用白灰粉刷。殷人有屋,堂南北长七寻,基高三尺。周人有明堂,宫中以寻为度,野地以步为度,道途以轫为度。
古代记载阳宅布局的书籍有《木经》、《鲁班经》、《三才图会》等,最重要的一部书是宋代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此书大量引用文献,是建筑技术的百科全书。
堪舆术很重视阳宅布局。对各种结构的阳宅贯以特定的名称:凡旧屋前后新连接的谓之插翅房;房后边左山头又盖小屋谓之单耳房;堂房前后或盖一小屋谓之补丁房;旧房露出梁柱谓之露脊房;旧房被水浸烂谓之赤脚房;旧旁开门窗太多谓之漏星房;有堂无室谓之弧阳房。
房屋以四方形或南北长为吉,俗语云:“卯酉不足,居之自如;子午不足,居之大凶。”卯酉是东西,子午是南北。南北宜长不宜短。据说,房屋愈深愈藏气。
房屋结构不要修建成八字形、火字形、扇面形,也不要前高后屋低、后高前屋低、中高前后低、中高左右低。
梁柱要协调。梁小柱粗大,奴欺主母败。梁大柱细小,常被人压倒。横梁宜单不宜双。木材宜用阳木,如松,杉,梅;不宜用阴木,如栗,楠,槐。木材应当干燥。不要让宅外看到宅内的支柱。木条的方向不得错乱。
(四)五音姓
汉代术士根据五行生克原理,宣扬宅有五音,姓有五声,所有的姓氏都可以归于五声,官商角徵羽。角属东,徵属南,官属中,商属西,羽属北。不同的姓氏,住宅的方位应有所不同。例如,田姓属徵音,徵属火,火由木生,东方为木,田姓人宜住东方,取木生火之义。与之相反,洪姓的人不宜住在东方,因为洪是宫音,官属土,土被木克,东方的“木”会克掉属“土”的洪姓。
五姓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是:宫音为土,商音为金,角音为木,徵音为火,羽音为水。在不同的年份,五姓面临的吉凶各不相同。有害财、大通、鬼贼、大墓、气绝、白虎等不同的命运。同类为大通,相生为小通。
堪舆师认为,宫姓宜六、七、八、十二月,不宜三、九月。商姓宜七、八、十,十一月,不宜六、十、十二月。角姓宜正、二、四、五月,不宜三、九月。羽姓宜正、二、十、十一月,不宜三、九月。
“五姓说”起源于什么时代?传闻黄帝对天老始言五姓,春秋时以陈、卫、秦为水姓;齐、郑、宋为火姓。秦汉以后始有“五姓说”,汉代王充在《论衡,诘术篇》引《图宅术》的原文:“宅有八术,以六甲之名数而第之,第定名立,宫商殊别。宅有五音,姓有五声。宅不宜其姓,姓与宅相贼,见疾病死亡,犯罪遇祸。”说明汉代流行“五姓说”。王充指责“五姓说”:“人得五行之气为姓邪?以口张歙声外内为姓也?……匈奴之俗,有名无姓字,无与相调谐,自以寿命终,祸福何在?……《图宅术》日:‘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则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水也。水胜火,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门宜有向。向得其宜,富贵吉昌。向失其宜,贫贱衰贼。夫门之与堂何以异?五姓之门各有五姓之堂,所向无宜何?……火或在人之南,或在人之北,谓火常在南方,是则东方可无金,西方可无木乎?”
唐代吕才对“五姓说”持否定态度。《唐书·吕才传》载录其文云:“今之丧葬吉凶,皆依五姓便利。古之葬者,并在国都之北,域兆既有常所,何取姓墓之义?赵氏之葬,并在九原;汉之山陵,散在诸处……此则五姓之义,大无稽古;吉凶之理,何从而生。”
汉代以五音姓用于阳宅,唐代却用于阴宅,清代已没有什么人相信这一套了。
(五)门户
有宅就有门,门是住宅的颜面和咽喉,是兴衰的标志。门是气口和气道,它沟通宅内与宅外这两个空间,上接天气,下接地气,避煞气,迎生气,聚旺气。
《阳宅撮要》云:“门有五种,大门、中门、总门、便门、房门是也。大门者,合宅之外大门也,最为紧要,宜开本宅之上吉方。中门者,在大门之内,厅之外,即仪门是也,关系略轻,除震巽乾兑不宣开直门外,其余从厅直出可也。若无两重门则中门即大门,又必要上吉方。总门者,在厅之内各栋卧房之总门路也。盖屋少则专论大门之吉凶,若屋多则各房之去大门既远,吉凶亦不甚验也,其法单论各栋之出路,左吉则闭右而走左,右吉则闭左而走右,吉凶应验。便门者,合宅之通柴水左右之小便门也,亦宜三吉方以助宅之吉。便门又名穿官。《书》:穿天门非也,还是穿本宅耳。大门吉,便门又吉,乃为金吉。房门者,各房之前后户也,宜三吉方。”
堪舆认为,屋门对衙门、狱门、仓门、庙门、城门、街道直冲,皆为不吉,门不宜多开,多开则气散。宅之后墙不宜正中开门泄气,便门应在两角上择三吉方开之,三吉方即生气、延年、天医三方,坐山及宅主本命之方应为吉方。气入宅而人之出入步步吉路,自然获福。大门确定后,宅内的其他各门不可一条线对着大门,这样容易“漏气”,应当依次错开三十度为宜,形成九曲通幽的格局。宅大门小,宅小门大、门高门低、门偏左偏右,都不吉。门有旺门、衰门之别。门以通大路为宜,气生路上,一开门,气就从门而人。门若背旺迎煞,诸凶毕集,两家对门,门高者贫。并排开门,门大者赢。不得妄修门楼,如果要修,必得十分讲究。
修门是艺术,根据聚气的原理,门既要得气、聚气,又不可把气闭得太死。要用罗盘格定方位,从旺方引气,确定大门。大门决定了宅的生气。坐向既定,已知大门处于何卦,次看大门之内诸门,要依据五行相生的原则,不得互克。还要按照九星逐一推算。如果坎官是坐,离为大门。即顺布坤为六,兑为五,乾为绝,坎为延,艮为祸,震为生,巽为天,以坎为延年,离为武曲。大门既为武曲,当属五行之金,金生水,那么第二层为文曲水,水生木,第三层为贪狼木,第四层为水,第五层为土。贪狼木为生气最吉之星,建筑宜高大。
试举二例:
图甲坐离向坎,大门在乾,后门在巽,为长女,乾为老阳,金去克木,长为火败,不宜火星坐主,所谓五鬼贼火乱,阴人必有伤也。五鬼之火高大,又在离官,克在大门乾金,又克后门巽木,凶。
图乙坎山离向,大门在离,后门在巽,坐官星是延年金,金生坎水,水生贪星木,皆为旺地。后门在巽,巽木兴,贪木比,生气落在震木,众木成林,主大旺。
一般说来,民宅大多坐北朝南,此为乙坎宅,巽方(东南)开门最好,或者在离震方(南与东)开门亦好,巽门是青龙,宜于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