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一生的心灵感悟
4428600000022

第22章 感悟失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2)

其实,世界上不少失败者的一生都没有大的过错,但由于本身弱点太多,懦弱无能,结果做事情容易半途而废,一遇挫折便不求上进。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持久的忍耐力,更没有敢作敢为的决断力,使他们陷于失败的境地。其实,如果他们能彻底反省,再寻得一个切实的目标,下定决心,并能持之以恒,他们的前途仍是大有希望的。

失败的八大关键因素

(1)自己欺骗自己

很多失败的人常常在生活中欺骗自己,惯于欺骗的人当然不会获得成功。当然,一个靠骗观众为生的魔术师有权接受欢呼,惯于欺诈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不缺钱花,可是,无论如何,那种靠自我欺骗来回避自己的缺点,惯于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

(2)缺乏重新创造的精神

有些人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他们让自己的思想囿于那些条条框框,任由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枯竭,当他们面对需要创造性的工作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即使是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他们也不愿动脑筋去总结——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有从工作中学到什么,即使有也只是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机械反应。现在的社会是注重全面素质的社会,只有那些有魄力、有眼光、行动迅速者,才能把握先机。埋头傻干或者跟在别人后面,只能分到一些残羹剩饭而已。我们要善于创造、善于从工作中发掘商检机构新的商机,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否则,只会像上面提到的那些人一样成为只会依令行事的提线木偶。

(3)不重视友谊

失败的人往往有一种习性,即会对那些对自己并无多大益处的人(如政客、歌星、名人等)表示友好和感激之情,而对那些善待自己的人却表示出蔑视和不领情的态度。这种人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S君曾一次又一次地获得过去好莱坞工作的机会,这主要得力于他那两位在不同电影制片厂工作的相当有实力的朋友的帮助,他们在很久以前就把他推上了成功的轨道。但是,在几乎2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看不起朋友们的公司,怠慢他们的友谊。而同时,他却努力去追随那些只不过把他当做擦鞋工看待的名演员们。毫不奇怪,他直到47岁仍然是一个没有生活方向、负债累累的人。

失败者往往认为,他们的朋友为他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4)有不良的习惯

失败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还常常表现得粗俗无礼,他们不会适时地对那些赠与他们礼物和给予他们帮助的人表达感激之意,也不会因自己的轻慢态度和做错事情而向人道歉。

有人甚至用自己请的家宴客人会迟到多久为标准来推测他是否是个成功的人。一个拥有好工作、非常忙而又责任感很强的客人会准时赴宴;一些整日无所事事的人会很晚才到,甚至干脆不露面;一个干低层次工作且无处可去的人将会如何呢?大约会迟到15分钟至1小时。

D君曾有过一段做制片人的很有成就的经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生涯开始摇摆不定。他由于缺乏礼貌和风度而从他事业的顶峰一下子跌落下来:此君从未因他朋友对他的款待、替他弄到各种演出的通行证以及给他介绍工作而感谢过别人。最终,他的朋友得知其他认识他的人,在很久以前就采取了的那种办法去对待他:干脆不再为他做任何事情。

(5)不合时宜的打扮

一位漂亮女郎渴望找到一份工作,她朋友替她安排了一次面试,与一位非常重视员工精神面貌的公司领导共进晚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居然穿着短裤、T恤和高跟凉鞋出现在经理们的餐厅里,从她一露面的那个瞬间起,她就已经把这场面试给弄砸了。失败的人往往习惯不合时宜的打扮。他们赶去参加求职面试时常常不系领带或穿着一双运动鞋,当其他人都西装革履地出席宴会时,他们却穿着牛仔服赴宴。他们也许认为,他们是在显示一种时尚,而实际上他们却在形象化地告诉人们,他们不适合待在这个地方,而且这种行为无形中还反映出他们对在场者的一种轻视态度。

(6)生活态度不正确

失败的人往往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他们不喜欢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生活的世界,怀疑他们周围的人都是不诚实和愚笨的。他们把一切都看得那么黑暗,并用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绝望态度和无所寄托的颓丧情绪影响他们周围的人。

一位在北加利福尼亚的朋友能胜任并完成每天的工作,但是她无论走到哪里,不是抱怨空调太冷就是太热。她贬损老板,埋怨工作,她对同事们说,工作是浪费时间。在两年内她已经失去过五次工作而仍未从任何她曾为其工作过的人那儿获得有益的经验。

(7)争论带来的“好处”

失败的人喜欢仅仅为了争论而争论,他们常为此挑起争端或者使其他人失去心理平衡。那些挑起争端的人也许会认为,此刻朋友们和同事们会对他们的“机敏”与“智慧”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国众议院著名发言人萨姆·雷伯说过:“如果你想与人融洽相处,那就多多附和别人吧。”当然这不是说你必须完全同意别人的意见,而是说你不可能一方面无休止地激恼别人,而另一方面又指望别人帮助你。结束了一天工作后的人们不喜欢无休止地争论,如果此刻你挑起争端,他们会回避你,而你将会发现,你已被其他好争辩的失败者们所包围。

(8)无法确定什么最重要

失败的人不能确定什么是应该优先考虑的事。一个失败者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此人的父亲是个大人物,而他却很可怜,一直在一公寓房子里当管理员。当初,当他父亲建议他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以便通过民用服务考试时,他坚持说他没有空。各种嗜好占用了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最终他不得不在公寓传达室里谋生。

事实是,人们从来都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每一件事情,哪怕是真正重要的事情。放弃不太重要的事情而去做重要的事情并不是一种牺牲,懂得取舍方能成就大事。

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权利

或许你缺乏经验,或许你曾经颓废过,你对失败的恐惧没法一下子消除,所以,当你面对困难时,你会下意识地想要逃避,你不得不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消极的情绪中。

不要担心,这只是暂时的。你只要注意你的目标,不要在胜利的路上迂回不前!

要做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必须训练自己解决问题并且要懂得从失败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在每一次不成功的努力中,我们都可以学到一些对自己有价值的经验,得到“和失败搏斗的能力”,这也是成长中必定要经历的过程。

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看到子女受到挫折,可是对抗挫折的能力正是从失败中而来,越早让他们经受失败,他们能越快地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训练学举重要由轻的开始,慢慢地增加重量,直到后来不费力地举起很重的杠铃。训练孩子接受压力和失望也是一样,父母要给予他们支持和关爱,锻炼他们对抗挫败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长大成人时,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处理极大的恐惧和困难的问题。

受过挫折经历的人会拥有坚强的品格和成熟稳健的心理素质,在遭受挫折时,他们不会像风雨中的稻草人般摇摆,他们坚强而又执著。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失败可以使人更加坚强和谨慎,一旦你发现自己从危难中存活了过来,你此后的损失也就相对减少了。

小孩子犯错时,如果可以不受到责备,他们将乐于尝试挑战,并争取更多成功的机会。无论成功与否,他们下一次面对问题时,会觉得轻松自在多了。

你会将失败或犯错的讯息当成有价值或帮助你的工具吗?抑或你只是针对错误不断地浪费时间而自我谴责呢?达不到目标的确令人失望,大部分人也都受过这种伤害,但这是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宝贵经历,它提供了一次不成功的经验,所以,不要拒绝它。

失败是可以标示的,下一次你可以按标示避免犯相同的错误。一位心理医师曾说:“每一个人都有失败的权利。”你现在知道那是你的权利了,所以把害怕失败的恐惧抛开吧!

失败者认为成功的人没有困扰,他们以为一旦达到顶端,你就不再有烦恼也不再害怕了。这就像“从此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这种神话一样不切实际。

苦难往往是经过了化装的幸福

皮鲁克斯说:“任何一名敢于挑战自己的人都应该明白:失败会改善人的性情和强化人的意志。即使是悲伤,也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和快乐与温和联系在一起。”约翰·班扬也曾说过:“如果失败是合法的,人们会祈祷更大的苦难,因为它会带来更多的幸福。这就是挑战后得到的幸福。”

和快乐一样,苦难毫无疑问也是上帝给人类的恩赐,但是,它对一个人品格的磨炼却比快乐要大得多。它磨炼和美化人的个性,教给人以耐心和服从,造就出最深邃和最高尚的思想。

苦难是命运设定的手段,只有通过苦难才可以磨炼和造就出品德高尚的人。假如幸福是人生的目标,那么悲伤就是达到这一目的所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即使是痛苦也并不完全令人讨厌,一方面,它与苦难相亲相爱;另一方面,它又与幸福毗邻。痛苦和悲伤一样,都是手段。苦难从一方面看,它是一种不幸,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它又是一种磨炼。如果没有苦难,那么人性中最好的部分会酣睡不醒。实际上,我们可以说,痛苦和悲伤是一些人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刺激他们的才能发育成熟所必不可少的手段。雪莱曾经以诗的语言说道:“最为不幸的人被苦难抚育成了诗人,他们把从苦难中学到的东西用诗歌教给别人。”假使拜伦拥有幸福的生活、美好的婚姻,成了掌玺大臣或邮政总长,那么他还能去歌唱吗?

有时,一个悲伤的人会冷静地对待生活。“他们知道,谁没有经受过苦难呢?”一位哲人说。当大仲马问拉布尔“是什么使你成为一位诗人”时,拉布尔回答说:“是苦难!”妻子的去世和孩子的夭折使拉布尔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非常的孤寂之中,最后他不得不从诗歌中去寻求解脱。加斯克尔夫人的优秀作品也是在巨大的家庭苦难中创作出来的。最近,一位作家在谈及个人的感受时说:“将创作作为娱乐消遣,在很大程度上说来,是在亲人去世之后,从生活的极度空虚和寂寞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手段。”她通过创作一系列的作品,增加了朋友的数量,也扩大了交往的圈子。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许多最为辉煌、最有意义的事业都是在苦难中完成的,是为了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如果我不是像这样的身体虚弱,”多纳博士对一个朋友说,“或许我就不会作出像今天这样的成绩。”在谈到自己的疾病时,多纳博士说:“你和我的其他朋友都知道,我经常发烧,因而我时时站在通往天堂的大门口,疾病使我处于孤寂和近乎禁闭的状态,因此,我时时祈祷你和其他的朋友不要忘记我。”

苦难往往是经过了化装的幸福。“黑暗并不可怕,”一位波斯圣哲指出,“或许,它隐藏着生命之水的源头。”苦难往往是令人心酸的,但它是有益于身心的。唯有经过它的教导,我们才能够学会承受,才能够变得坚强。最高尚的品格是通过苦难磨炼出来的,“品格通过苦难变得完美”。一个富有耐心而又善于思考的心灵,从极度悲伤中所获取的智慧要比从欢乐中产生的智慧丰富得多。

失败的经验越丰富,成功的几率越大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做起来很难):失败的经验越丰富,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20世纪初,美国桑地亚那州的一位男子,为寻找一座位于兹默斯顿小镇附近的银矿矿脉,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有一次,他在一座小山的侧向掘出了大约20米的坑道。但是,这座掘出坑道的银矿早已被挖掘一空了,他只好放弃了计划,不久后便去世了。

10年之后,某矿山公司买下兹默斯顿地区的几处矿区,这家矿山公司重新挖掘了当年被放弃的矿脉,就在距离废弃的坑道1米左右的地点,发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银矿脉。相隔只不过1米,却错过了几百万美金。

樵夫砍伐大树,砍击的次数多达100次,但使大树倒下去的往往是最后一击。

有力和无力之区别、勤劳和懒惰之区别、成功和失败之区别,其间之差异犹如薄纸之隔。在公司内你可能是一位平凡的业务员,业绩始终维持中等程度,和顶尖优秀的业务员相比,你的业绩不及对方的一半。你也许因此认为,凭自己的能力是绝不可能拉近这两倍业绩的距离。但请你仔细想一下,业绩多你两倍的业务员,比起你8小时工作时间,他工作了24小时吗?那是不可能的。在顾客访问中你一天10次,他至多也不过多了你1次而已;而你用了10个小时的心思于工作上的同时,他也只不过多用了1个小时。

诸如此类,只要再稍加努力便可得到非凡的成果。但是多数人,却在自我满足后便停滞不前了。其实只要再稍加努力,再前进一步,你便可摆脱平庸,取得成就,你的身价便会加速地飞升。

拿破仑在担任革命军小队长时,就开始崭露头角,而后他逐渐掌握了法国军事、政治实权,并运用灵活的外交手腕,为法国的独立作出了贡献,是法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最后,他又从英雄晋级为皇帝,使法国成为欧洲的支配者。

表面上看,拿破仑是战绩辉煌的天之骄子,事实上,他是经历无数失败挫折之后,以坚强的意志力和无比的勇气,才摘到令人羡慕的成功果实的。在征服全欧洲以后,拿破仑说了一句有名的话:“庄严与滑稽之间只有一步之隔。”这意味着:“自己吃了大败仗,狼狈地逃走是十分滑稽的举动,但是不久之后,必然会庄严地扳回面子。”

无论如何,失败与成功只是一线之隔,爱迪生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因此一个人只要有向上的决心,必定能在失败中寻获成功的钥匙,如果就此灰心丧气,便永远尝不到成功的果实。

爱迪生说:“在我的一生中,以发明电灯的过程最为艰难困苦,我用很长的时期思考,并试验世界上所有的物质,研究它们能不能发光。”所以,有些爱开玩笑的朋友就说:“他老是做那些必然失败的事,才会遍尝失败的滋味。”

丘吉尔进入政界20年后,参加竞选时落选,原因是他在竞选前夕患上了盲肠炎,疾病在身令他无法对竞选事务做充分的准备。丘吉尔在竞选失败后幽默地说:“我把议会席位、政党成就和公家饭碗都输掉,连盲肠也一并丢了。”丘吉尔利用没有公务缠身的机会,开始写作和思索,写下许多名著,并且积极为下一次再登政治舞台而努力。

人们就是要不怕困难与失败才能成功。因为,失败的经验越丰富,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尤其是年轻人,应该把握黄金岁月,怀抱强烈的目标意识,果敢地前进,这样才能使生命之树欣欣向荣。

伟大来自于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