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商以后周朝中期,蚕丛氏从岷江上游向川西平原发展,倚仗的是经过数千年历史沉淀的水文化;开明氏治水,决玉垒,分引岷江,也吸收了羌族人治水的经验;而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担任蜀守后,更将岷江上游的治水经验和智慧乃至古羌人劳动力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建成了真正的世界奇迹都江堰水利工程。
这个造福万代被联合国授与“世界文化遗产”称号的伟大工程,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它都不过分!
2200多年,对于大自然说来,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对于有记载的人类历史说来,却已经是一段十分漫长的岁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有多少王朝兴替,发生过多少战争,有多少天灾人祸、悲欢离合……除了大自然拥有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外,人类几乎已经寻觅不到自己先前的足迹。
但是都江堰却不同,它虽然诞生于2200多年以前,却一直没有逝去,甚至也没有衰老,一直保存着青春的活力。不但打造了一个“天府之国”,而且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战略基地。汉代“灌田万顷”——约为今70万亩,清末达300万亩,新中国成立后灌溉面积逐浙由成都平原引向川中丘陵,面积达800万亩、1000万亩,目前已经动工的紫坪铺工程完工后,将达到1400万亩。
而且,这个巨大的水利工程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衡量,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工程。它没有建造巨型的大坝,也没有修筑大量堤防,而是巧妙地利用岷江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和水势,筑鱼嘴分流,凿宝瓶口引水,修飞沙堰泄洪排沙,然后在川西平原上穿二江引水以行舟灌溉,整个系统达到了动态平衡并达到了人、地、水的高度协合统一。
这难道不是人类创造的奇迹?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功”的确当之无愧!
这是在李冰领导下,蜀中先民——包括西羌先民——智慧和意志的结晶。据各种史书记载,羌人不但参加了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而且每到冬天便“入蜀为佣”,成为历代都江堰岁修的主力军,并包打水井、掏河滩、筑堤堰、砌石墙等等,一直沿袭到解放前。
都江堰的智慧曾运用于治理黄河水患,并取得了成功,直到2200多年后的今天,它也让全世界的水利专家们惊叹。仅新中国成立后,就有近20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来到美丽的岷江之滨,满怀惊奇和敬意瞻仰这个伟大的工程。
2002年11月都江堰进行截流维修,这是自1992年以来首次截流维修,这次维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探奇,甚至台湾也有9家电视台、4家报社、21名记者前来进行全方位的大型采访。
截流采取的方法是李冰时代以木材、竹子、卵石、黄泥组成的“杩槎工艺”,而没有采用机械化钢板砼,据都江堰管理局的有关人士介绍,原因在于,古法比现代的机械化作业可以节省费用两倍以上,而且更便于深水作业;采用当地的卵石和竹子做成竹笼用于截流,经过优化设计,可以节约90%的木材;用古法还可以解决截流后的输水矛盾并更利于保护古堰……
2002年11月13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何为对截流情景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报道,让读者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李冰带领蜀先民们治水的现场:
昨日上午,都江堰岁修截流工程合龙现场。鱼嘴上、江岸上站着千余名市民和游人。他们要“亲眼见证”当年李冰治水的神妙一幕。
上午9时许,25名船工喊着号子、拉着钢绳、驾着大铁船在江面上向截流杩槎飞驰而来。船上运载着几块长宽约两米的截流专用竹篾笆。
10时30分,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几个船工从船里拉起一块竹篾笆送出船沿,站在杩槎上的船工伸出铁钩“抓”住竹篾笆。
两分钟后,第一块拦水竹篾笆顺着杩槎放进了江中。紧接着,第二块、第三块顺利下江。100余名民工沿着杩槎站成一条长龙,接力运送沙袋投入江中,还有几十名民工用尖背篼背来黄泥倒入水中。江水被杩槎、竹笼、卵石、竹篾、黄泥阻断了去路,巨大水流立时变成了一股小溪。
20分钟后,现场测试报告,水流量迅速变小为仅10个流量。“截流成功了!”
此时,现场只听到“咔嚓咔嚓”声一阵紧接一阵,众多记者抬着各种“长枪短炮”拼抢精彩瞬间。
11时25分,江流完全截断。……
梨花深处的羌族山村
2002年4月,我到了被称为“大禹出生地”的四川省北川县进行考察,这里聚居着近8万羌族人,约占全县人口的一半。
北川是岷江流域山谷间的一个小城,湔江流经县内,湔江是嘉陵江的二级支流,因此北川也算嘉陵江的上游了。
县城人口只有1万左右,因此小城很安静,街道平坦而宽敞,楼房上贴着美丽的瓷砖,湔江河畔有漂亮的栏杆和街灯,周围的山峦是绿色的。据当地林业部门介绍,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70%以上,其中乔木覆盖率已达40%。
他们还自豪地告诉我,这里是国家林业局的退耕还林示范点,中国林科院正是在北川县总结出“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这一退耕还林思路的,现在已经用来指导全国了。
但北川县也曾经是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方。这里属西北鹿头山暴雨区,据气象部门的资料,多年平均降水180天,最多时达260天,隆水量全年最高时达2175毫米,为全省之冠,有时一天便达340毫米。山高坡陡、岩石松碎(变质岩多)、刀耕火种再加上1958年以后对森林的肆意砍伐,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0%,其中大滑坡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0%,成为绵阳市生态环境最严峻的地区。1992年一场暴雨引发的洪水竟淹没了县城和附近的公路。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县水保和林业部门便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始对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山区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治理。但当时由于资金太少,只能在几个公社试点。直到1998年长江上游地区实行天然林禁伐并开展退耕还林(草)工程后,植树造林和治理水土流失的工作才取得了突破,短短几年,已造林10余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退耕还林(草)6万亩了。
杨柳坪村是20世纪80年代治理水土流失的试点村之一。
在绵阳市我便听说杨柳坪村是一个十分美丽的羌族小山村,于是到北川县后我便要求到杨柳坪村考察。
杨柳坪村在县城东边的景家山。一路行来,山路上到处是白色的、芳香的七里香,红色的、娇艳的刺玫和紫色的、优雅的兰花,仿佛给陡峭的山路镶上了一道彩色的花边。山下和半山都有枇杷和梨树,梨花已经开过,长出了蓁蓁的新叶。但高山上的杨柳坪村,梨花却正在盛开。白色的梨花像一堆堆流动的瑞雪、一团团飞扬的白云,在翠碧和黛绿的松林、杉林映衬下,愈见其冷艳和灿烂。丛丛雪白的梨花中,常常夹杂着一支半支粉红色的碧桃,一座座农家小院就隐藏在梨花深处,真是“人在画图中”了。
在盎然的春意中,踏着山间小径上缤纷的落英,我跟着杨柳坪村前任支部书记(现曲山镇农办副主任)冯益固来到了村庄后面的杉林里。这些20世纪80年代初期或中期种下的柳杉如今已经长成胸径达四五十公分的参天大树。一走进去,灿烂的阳光立即变得阴暗起来,有的地方甚至是黑黢黢的。头顶上是树枝搭成的巨伞,脚底下是枯枝败叶形成的腐殖层,鼻孔里满是森林的清香,冯益固这个四十七八岁的羌族汉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苍老一些,他抚摸着、搂抱着一棵又一棵大树,黝黑的脸上露出质朴的微笑……
他向我介绍了杨柳坪村的过去和现在。
和所有的北川人一样,杨柳坪村的村民们都以自己和大禹同乡而自豪,而“大禹为羌人”的传说,更使他们从自豪中又体会到了一种责任和艰辛。
和其他羌民一样,杨柳坪村人也崇拜山、崇拜水、崇拜村寨里的神树和神林。然而,经过1958年大办钢铁和大办公共食堂那一场场反科学的闹剧后,昔日林木森森的杨柳坪村,所有的树木都被砍得精光。
大自然开始惩罚杨柳坪村的老百姓了。失去森林的庇护后,泉水干涸了,不但庄稼没有水灌溉,人畜也没有饮水,背一趟水来回得跋涉10多里山路,一下大雨便到处塌方,玉米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得在泥巴地里抠出一点可怜的洋芋果果。干旱的庄稼一亩地只产粮食几十斤到100来斤,人平口粮仅仅150斤到180斤,劳动日值最高时3毛6分,最低时只有8分钱。在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冯益固和乡亲们只得把刚刚扬花、远远没有成熟的嫩玉米用刀连芯子一起削下煮在锅里糊口。冯益固全家最值钱的东西是一件毛衣,挨饿时,这件毛衣换了20斤玉米……
于是,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养女莫嫁景家山,天晴下雨路不干,男人穿双脚码子,女人挽对篾圈圈。”饥饿和贫穷使许多人逃亡,几百人的村庄最后只剩下六七十口人。
杨柳坪村全是羌民,他们是从附近各县陆续迁到这里的。冯益固也从外地迁来,最初在公社食堂当炊事员,1975年公社领导让他回生产队担任队长,后来又担任了大队长和村支部书记。
和许多羌族汉子一样,憨厚的冯益固不怕吃苦,他反复考虑了村里的情况后,对大家说:“有人想搬家,但是我们搬哪去?山破坏了,只能治山!”总结树越砍人越穷的教训,从1978年起他开始带领大家种树了。
最初只种了二三百亩,1980年以后在县林业局的具体指导下,树越种越多,越种越好,不但制订了规划,而且加强了育苗和管护措施,家家户户都订了“护林公约”,严禁在林中放牧。有一次,冯益固老丈人的牛吃了5株树苗,冯益固铁面无私,每株罚款5元。种树的同时又落实了林权,实行“谁造谁有,永久不变”的政策,于是村民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在种树的同时,县水电局又在景家山修建了排水沟、引水渠、小型水库,指导村民们修建了蓄水池,解决了饮水和灌溉用水。
如今,杨柳坪村已经有森林1.35万亩,其中集体人工林近3000亩,私有人工林1万多亩。除了松树等用材林外,还有药材林、竹林、果树林、茶园等等。花团锦簇的杨柳坪村让逃亡在外的人们又陆续返回,目前全村有78户、297人,平均每户都有树林100多亩了。
杨柳坪村人秉承祖先对大自然的尊敬和崇拜,治疗着大自然的创伤,让生态环境彻底改善。种树20多年来再没有发生过山洪暴发、冲毁庄稼的惨剧,在森林的涵养下,干涸已久的山泉逐渐有了“叮咚”的水声。庄稼的产量提高了,人们逐渐富裕起来了,人均口粮达到了800斤,人平纯收入达到了3100元,家家都有电视机和洗衣机,全村已经有汽车、拖拉机等大型农机18辆。
种树10余年后,1992年,在县林业局的指导下,杨柳坪村开始对人工林实行科学间伐,每年间伐一部分,再重新栽种一部分,小小的山村一年有了几万元收入。
1995年集体人工林实行间伐后,冯益固头脑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世世代代羌民们都没有离开过大山,许多人不要说坐飞机,坐火车,甚至连汽车都没有坐过。如今富裕了,我一定要带领大家出去走一走,见一见世面!”
他首先想到了伟大的首都北京,一定要让乡亲们亲眼看到这个全中国人民都十分向往的地方。
这年秋天,秋高气爽,北京最美丽的季节,32名杨柳坪村的村民坐着飞机到了首都。这32个人都是最早在荒山上造林的。飞机票、门票、车票全由集体购买,用以奖励他们对重建杨柳坪生态环境做出的贡献。男女村民人人都穿上了最漂亮的服装,兴奋地游览了长城、故宫、十三陵、颐和园、圆明园、亚运村、世界乐园……并且特地赶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庄严的国旗升旗仪式……还自已购买照相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瞬间。多少次,村民们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没有到北京去的人,冯益固组织他们去绵阳市和省会成都旅游。去成都,全村男女老小全部参加,一位70多岁的老人坐上火车时,竟像孩子一样地哭了。
偏僻山村的农民坐飞机到北京旅游,成为当时许多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
旅游归来,村民们植树热情更加高涨,这个70来户人家的小山村,当年竟新植树1000多亩,平均每户近20亩。
1998年9月四川省颁布了禁伐令,10月1日起绵阳市实行了禁伐,从此杨柳坪村和别的地方一样,对人工种植的集体林和自留树都停止了砍伐——包括间伐。
停伐后,村民的收入受到了一影响,但从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大局出发,大家默默地接受了这一规定,转而努力发展茶叶、果树、竹类、中药材、蔬菜和家禽等。北川山区垂直高差大,河谷、半山、高山呈立体气候,以四季豆为例,市场上6月卖河谷的,7月卖半山的,8月卖高半山的,杨柳坪村的蔬菜销路一直很好。
如今,冯益固和现任村支书陈勇、村主任杨正国正在计划发展旅游业。遍山的森林和满坡的桃花、梨花也的确提供了发展旅游业的条件。为了发展旅游,村里正计划修筑3公里水泥路。共需投资200万元,绵阳市已给了五六十万,村民们投劳投资可以解决几十万,其余部分咋样解决,一时之间还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他们有一个秘密的愿望——希望国家在适当的时候,允许他们对人工林进行科学间伐,不适当间伐,树株太密的地方对树木的生长十分不利,间伐后,他们可以发展林产品加工和旅游业。
虽然资金还没有完全落实,但是路已经开始修建,沿途都会看见村民们在拉石头、垒保坎、平整路基。
面对未来,杨柳坪村人是充满希望的。目前全村所有适龄儿童都进了学校,70多户人家竟有了41名高、初中学生和3名大学生。村民们说:看到娃娃,就看到了未来。
杨柳坪村的未来必将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