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与麦迪尔走过的春夏秋冬
44319300000011

第11章 水

水,多么美妙而亲切的一个字。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反复告诉我们:水是万物之源,地球上因为有了水才有了生物,也因为有了水才有了我们每个人。

关于水,我最原始的记忆应该是村子厅堂前的池塘了。在乡村,每个村的厅堂前都会有一个池塘,因为水有财的意思,而池塘蓄水正如聚宝盆聚财,因此这个池塘可以说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池塘四周没有护栏,为避免小孩溺水,在小时候,大人往往叫我们远离池塘,但是池塘边可是我们游玩的好去处,每当春末夏初的时候,池塘里可多蝌蚪和小鱼了,小孩子拿了小杯小碗就到池塘边抓蝌蚪,抓回来在家里养着等它们变成青蛙,那时候做梦都想看看小小的蝌蚪怎么就变成四脚的青蛙了,难道它们还像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变?可是抓回来的蝌蚪第二天就不见了,妈妈趁我睡着的时候全倒进池塘里,妈妈什么都知道,无论我藏在哪里她都能找到。

记忆中也有一两次有小伙伴掉到池塘里的情况发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二姐掉水里的事。小时候常听长辈说木薯有毒,不能生吃,一定要煮熟了才能吃,而且一下子不能吃太多。有一次二姐早上吃了木薯就出去玩耍,在池塘边走着走着突然就掉到了池塘里,还好当时有大人看到,把她捞了上来。后来一问是因为早上木薯吃太多,走在池塘边头晕没站稳。木薯有毒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了最直观的印象,木薯是一种十分平常的农作物,几乎每家每户都种了许多木薯,我现在还记得童年时每到木薯丰收季节的清晨,我们的早餐都是炒木薯,妈妈炒的木薯是真好吃,现在想想都回味无穷。这件关于木薯中毒的事件没有让我对木薯有多少恐惧,但却令我不敢接近池塘了,池塘的水对当时的我来说实在太深,我常常入神地看着池塘,它得有多深?要是掉下去的是我,那多可怕!

二姐掉到池塘里这件事情发生在我很小很小的幼年时期,我关于这件事情的印象还停留在“发生过”的层面上,至于更多的细节则是后来妈妈说的。对水最初的美好印象则是我自己亲身体验并且记忆犹新的。那时候家乡的沙帽江才开始采沙,沙帽江只有河岸附近被采过沙的地方河水较深,其实所谓河水较深也不过半米,但是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很深了。当时二姐上小学,我还没上学,有一次二姐跟村里一个叫阿洁的姐姐出去玩,也带上我。我们趟过河岸附近较深的水域,就到了河中,河水清澈见底,水底下还有许多透明的沙石,而且河水浅浅的,才刚刚淹没当时小小的我的脚面,脚踩在沙子上软软的真舒服,这是我对“沙滩”最初的印象,也是至今为止最美的。宽阔的河面全部是浅浅的水,我们怎么走也走不到头,阿洁姐姐捧起了一抔水说,你看这水多清澈,肯定可以喝,说着她凑到嘴边轻轻喝了一口,我也捧起些水,但是不敢喝,妈妈说不能喝不干净的水,连生水也不能喝,于是我又把水洒在江面上,清澈的水落在清澈的水面上,泛起了微微的清澈波浪,在阳光的映射下发出透亮的光,真是太美妙,在我所有关于水的记忆里,那是我见过最清澈的水了。已经不记得当时我们走了多久,也忘了我们是怎么走回去的,只记得我在河中捡到一块通透的水晶,带回家后保存了很多年,然而后来丢失了。可惜那也是关于沙帽江唯一的美好记忆了,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疯了一般在沙帽江中采沙,而且上下游污染严重,河水变深变臭,据说最深处可达十几米,每年都有小孩因为到河中游泳而溺水身亡。沙帽江已经不再是人们记忆中那条清澈和蔼的大江了。

整个小学和初中,学校和家长都在教育我们要远离江河,防止溺水,我对水也一直存在戒备,谨听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不去河里游泳。然而在记忆中,我也去过一次江里玩水,那是小学二年级,有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午后无事,村里的男孩就呼啦啦地跑到河里游泳。我不去,就在路边的竹影下看他们欢呼雀跃地跑向江边的背影,这时候堂哥骑自行车经过,可能是看我一个人孤单单的,就叫我一起去江边,只要不下水就行,当时堂哥在读初中,我以前跟他去过江边,他跟同学游泳,我就在江边帮他们看衣服,其实也不是看衣服,就是看他们游泳,我不敢下水。这时堂哥一叫我,我就爬上了他的自行车,来到江边的时候很多村里的孩子已经在水里戏耍了,全部光着黑黝黝的身子在江里欢腾。这时也在江里的哥哥看到了我,向我招了招手示意我过去,我就跑到了水边。

哥哥说:“我教你游泳,但是你别告诉妈妈。”

我用力地点点头说声“嗯”,便开始脱衣服跳到水里去。

一般还没学会游泳的小孩都会被大一点的哥哥扔到水深一点的地方,让他们的脚够不着沙面,孩子们自然反射地拼命挣扎,挣扎几下就学会了游泳。我下水之后只在浅的地方,其他哥哥看到平时乖乖听老师话不来河里游泳的我下水了,全都兴奋地跑来要扔我,哥哥在一边护着我,跟他的伙伴们说我胆子比较小,要慢慢教,于是大家也就没有扔我了,哥哥在浅水的地方教我游泳。可惜我还没学会,大家就要渡江了,很多人都是自己游过去,我不会游泳,哥哥和另外一个大一点的哥哥两个人就托着我过去,那地方的江水不算深,哥哥站起来刚好露出个头,他们就把我托在肩膀上走过了大江。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到沙帽江里玩耍,因为在那没过多久有一个孩子溺亡了,学校清查违反规定到河里游泳的人,我也被通报批评了。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河里游泳,由于常年采沙,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沙帽江游泳了,一则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孩子们的娱乐项目更多姿多彩,夏天去河里游泳已经没了吸引力,二则江水污染,水质变差,据说身体接触这样的水会瘙痒难忍,同时常年采沙导致水深不可测,有些地方深达十几米,实在太过危险。

高中之后也去过一些地方,见过一些水库和山泉,但都是欣赏,没有什么切身的体验,湖朗和三坑水库水色较深,跟山影相衬往往如水墨画般的意蕴,而下竹水库的水则更为明亮和湛蓝,在岸边看,仿佛看的是南海海水,天光明朗,水清山青,让人赏来有种豁然开朗之感。蓝钟除了温泉有名,山泉水也应该是一大可观赏点,高中时去过一次,山中随处有溪涧,清流自山上流下,清冽透彻,轻轻捧来凑到嘴边,一阵清爽扑面而来,小吸一口,清流滑过喉间,顿觉神清气爽,上山一路的疲惫瞬时一扫而光。

大一那年暑假去过坳仔镇,在同学家住了几日,他带我到各处游玩,其实整个坳仔镇都是沿河而建,从同学家出门没走几步就是江,这里还保留了古渡口,我们也乘了一次横渡江上的渡船。在船上看两岸,竹林密密麻麻,中国茶竹之乡果然名不虚传啊!江水清澈,水流微急,渡船在江上行走真有种人在画中游之感。

每年我都会去的关于水的地方便是石岗口,此处也是以水闻名,由于这里离家较近,每年夏天都会约上几个好友一起去游玩。石岗口山高林密,水流从山顶一路下来,形成无数溪涧,由于常年流水冲刷,表层泥土流失,凡是有水流的地方都露出了嶙峋的石头,水在光滑的石头间流动,弯弯曲曲,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坐在石头上赏无数清流,真有一种古人的诗情画意,每每这时,便觉得应该临溪赋诗一首,然而学疏才浅,终究憋不出半句诗文,只辜负了这许多清流啊!

自江流到湖海,从池塘至溪涧,水养育着生命,在水源充沛的地方,一个个文明拔地而起,或者村庄错落有致的堤岸,或者城市繁荣的三角洲,你在的地方也有一片清澈安详的湖泊,一条安静流淌的江河,一溪潺潺不息的细流,还是一口剔透明亮的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