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精英课
4432500000025

第25章 拥有梦想——让生命不息(2)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苦熬,与死神的抗争,袁和终于穿着长长的黑色学袍,一步步走上了学院礼堂的台阶,接过了院长亲手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教授们和那些来自不同国度的同学们,在台下为她鼓掌。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勇气,看到了无畏,看到了人格的力量。袁和并没有停止她生命的进程,她又决心以顽强的毅力去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没过多久,病魔便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

一朵生命之花在美丽绽放生命尊严之后,微笑着离去了,袁和无愧于自己的生命,无愧于所有爱她的人。袁和的故事在包括哈佛在内的许多大学引起了很大震动。《哈佛学报》评论说:“袁和的一生是人类关于勇气的一课,关于理想追求的一课。我们的校训所提倡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那些以为进哈佛学习就是为以后发财、腾达、捞取资本的同学不知在听了袁的故事后有何感受。”哈佛追求真理的精神,并不仅仅局限于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以清除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来自制度等方面的阻碍,更表现在它引导鼓励学生为了理想、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要进行不懈努力和追求。

人生只要有理想,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前进的步伐;人的心中只要有志向,就没有什么能够战胜你。实现梦想需要这样一份坚定,需要这样一份执著,需要这样一份勇气,也需要这样一份自信。

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你也要努力活出人生的精彩。袁和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也是精彩的。人生重要的不是长短,而是要活出质量。要让自己活得掷地有声,无怨无悔。

风雨哈佛路

人的意志是无限的,也是惊人的,如果你真正想拥有什么的话,这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

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在贫穷和饥饿中度过童年的金发女孩如何在经历风雨后走进了哈佛。这个女孩的名字叫莉斯。

莉斯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因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溃,双目失明,最后去世了。父亲因酗酒进了收容所,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她只好流浪街头。

从来没有一个像样的家的莉斯,童年岁月多半是在到处流浪中度过的。她跟着酗酒的妈妈住在外公家里。她的外公脾气暴躁,常常殴打她。她离家出走,四处流浪,没有一个安宁的地方可供她休息。但是她对父母没有抱怨,有的只是爱,哪怕被送进可怕的收容所,在那里度过了她的少年时代,她依旧没有改变,她为能再次和母亲生活在一起而开心,因为她只想得到亲情。但是就连这人世间最基本的愿望也成了奢望——母亲因为吸毒离她而去了。可怜的母亲在死时连棺木也没有,她只好把她装在没有名字和任何标记的木箱子里埋了,连块墓碑都没有。

一个普通的弱小女孩不奢求其他,只渴望亲情围绕,当她最后的一丝希望都破灭的时候,留给她的,除了伤心还是伤心。

“每天起床,我看见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好像披着一层膜,无法穿透。这种感觉很奇怪,有点悲哀,可是没有办法改变。”

贫穷和苦难的童年并没有让莉斯变坏或者失去希望,隐隐约约之中,她一直都知道,在她生长的环境之外,其他人所过的是很不一样的生活。而她知道,只有想办法脱离现在的环境,才有可能到那个新世界去。母亲死后的几个月,在没有经济来源、没有精神鼓励的情况下,她自己申请进入了一所高中开始念书,她还是没有地方睡,还要在肮脏的洗碗槽前一面工作赚微薄的薪水,一面读书。

她身边的所有亲人、朋友都告诉她:没有用的,不要痴心妄想进大学。但是她却以非凡的毅力开始了刻苦的学习。17岁到19岁,两年的时光,她完成了高中四年的课程,每门学科的成绩都在A以上,她拿到了班级第一名,得到了参观哈佛校园的机会。她看到哈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被它的无穷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她看着走在哈佛校园里的男男女女,不禁问自己:“这些人的动作举止,为什么这么不一样?是不是因为他们来的世界不一样?若是这样,那我要努力、更努力,把我自己推到那个世界去。”

为了能上哈佛,她必须申请助学金。她找遍了所有的助学金资讯,发现纽约时报社提供全额的助学金,足够让她去念昂贵的哈佛。面试的那天,她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穿着一件破烂衣服,罩上一件向姐妹借来的大衣勉强充场面。但是上天没有辜负这个女孩,她在所有面试官的面前,很真诚地讲述了自己的感触,所有的官员都被她感动了。12000美金的纽约时报一等助学金,让她获得了进入哈佛的通行证。她成功了,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向她张开了双臂。凭借着对信念的执著追求和对改变生活困境的强烈愿望,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领奖致辞的那天,她说,她的生命就在那一刻,将永远地被改变。

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女孩,经历了这世上种种的磨难,却从没想过放弃自己。正如她所说,这个社会可以放弃你,你的父母可以放弃你,只有你自己没有理由放弃自己!

这是一部叫做《风雨哈佛路》的美国电影,它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莉斯这个贫穷又勇敢的女孩用她的执著信念和顽强毅力改变了她的人生。

只有自己不放弃自己的人,生活才不会放弃他,只有肯于付出的人,生活才会回报他。任何时候都不要为自己找借口,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

哈佛精英第19课:要拥有梦想

谁能成功穿越玉米地

一个人成功的秘密,就是设定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会使人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可以使一个人的财富成功达到平常人的十倍、百倍甚至亿倍。

田野上,清新的风徐徐吹来。铺展在你眼前的,是一片果实累累的玉米地,同时,这也是一片茫茫无际、容易让人迷失的玉米地。

今天,你们将穿越它。

你和对手们将要进行一场有趣的竞赛:看谁最早穿越玉米地,到达神秘的终点,而且手中的玉米又最多。

也就是说,你穿越玉米地,要比别人更快,手里要有更多的玉米。大家都知道,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茫茫无际的玉米地里,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在穿越的过程中不会迷路,不会走弯路。你如何才能做到呢?让我们看看哈佛人的回答。

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10年后,哈佛大学又把那些毕业生全部召回来作一次新的调查,结果发现那10%的人,即那些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的毕业生,他们每个人的年收入平均是那些60%和27%没有人生目标或目标模糊的毕业生的两倍。而最后一组的人,即那些3%的有清晰而长远目标的人,他们的年收入是其余三组人的收入相加后的十倍。也就是说如果那97%的人加起来一年挣一千万美元,那么这3%的人加起来的年收入是一个亿。

以后的15年,他们继续穿越玉米地。

1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进行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的27%的人,他们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哈佛大学用这个实验告诉学生们:一个人成功的秘密,就是设定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会使你的人生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可以使一个人的财富成功达到平常人的十倍、百倍甚至亿倍。

哈佛所作的这个调查告诉我们,设定目标是人生起航的第一步,没有梦想的人必然飞不高,飞不远,目标是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乞丐也能上哈佛

哈佛的大门并不是只向有钱人敞开的,因为哈佛“与真理为友”,它录取的标准是人才而不是钱财。

哈佛人说哈佛是“富人可能上不起,但穷人都上得起的学校”。一说到哈佛大学,肯定有人会顾虑,到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最好的学校上学一定需要一笔巨额学费吧。相对而言,哈佛大学学费是很贵,哈佛本科生一年的学费是3万多美元,加上宿膳费和杂费,一个学年的花费达4万多美元。但是哈佛的大门并不是只向有钱人敞开的,因为哈佛“与真理为友”,它录取的标准是人才而不是钱财。

我们都知道哈佛的创建者之一哈佛先生在逝世之前为哈佛倾力捐助的故事,哈佛的故事当时感动了很多新移民,他们慷慨解囊,从那个时候起的数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历届校友积极捐资兴办教育。目前哈佛用校友捐款设立的“哈佛基金”在理财专家的运作下逐年增值,迄今价值已超过369亿美元。哈佛用这些钱来确保学生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在哈佛学习。哈佛校长福斯特说:“我们希望梦想进入哈佛的学生知道,这是实际的和负担得起的选择。”

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仅使哈佛可以聘请最好的教授,也可以招收最好的学生。所以哈佛在招收学生的时候,只看你有多优秀,不看你是否交得起学费生活费,只要它愿意录取你,缺多少钱它就提供多少助学金。

1999年哈佛大学新生入学那一天,哈佛校长呼吁优秀的学生报考哈佛大学。他幽默地说,我们的助学金完全是以“需求”为标准的,我们100%满足你们的“需求”。当你们看到有的学生一年只付8美元就上了哈佛大学,你们就知道哈佛大学是一所人人都上得起的大学。

这个8美元的数字也许是校长即兴而幽默地说出来的,但是,每个“穷人”都上得起哈佛倒是事实。因为申请哈佛大学时你不需要考虑学费的问题。只要申请人真正出色,符合哈佛大学的综合录取标准和条件,就可能被录取,而一旦被录取,哈佛大学必有办法让你入学并完成学业。

哈佛为了对所有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平等的上学机会,为了让学生在考虑未来的出路时,能无顾虑地选择心目中的职业,实施了一系列助学激励改革。从2006年开始,对于那些家庭年收入少于6万美元的家庭的孩子,哈佛大学将不要求他们的父母交纳分文费用,哈佛将为这些学生提供全额助学金,每个学生每年共计42450美元。2007年年底,当年7月份才正式上任的新校长福斯特又宣布了新的学费资助政策,家庭年收入在12万美元至18万美元之间的本科生,每年只需交纳其家庭收入的10%为学费。年收入12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学费比重更少。哈佛大学因每年追加200万美元而成为发放助学金最慷慨的大学,使许多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哈佛。目前,哈佛约有一半学生获得因需而得的助学金,大约70%的哈佛学生获得学校资助,总额接近一亿美元。按照这个标准,我们中国到哈佛求学的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免除学费。比如2005年,上海女孩汤玫捷收到哈佛寄来的提前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获得了哈佛每学年45万美元的全额助学金的承诺。

哈佛大学教授本森先生曾经讲述过他自己的故事。他出身贫寒,与很多贫穷的学生一样付不起学费,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当律师的梦想,勤奋与努力最终为他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助学金,正是这些助学金,才使他最终完成了学业,并成为知名律师。

无论是美国学生还是中国学生,被录取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拿到全额助学金。让最优秀的学生进入顶尖大学,这就是哈佛,这就是哈佛的运作机制。所以说,哈佛大学是“富人可能上不起,穷人却上得起的学校”。

在哈佛,只要你有足够的理由就可以申请到助学金。2009年哈佛毕业的一个学生,决定花4个月的时间周游世界,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增长见识。他计划在武汉待15天,之后去中国台湾、印度、日本。周游世界的费用,一部分来自向学校申请的助学金。哈佛大学欢迎学生申请助学金做有意义的事情。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哈佛“助需不奖优”,哈佛只设助学金,不设奖学金。它坚持“不以经济状况录取”和“入学后因需而定的经济资助”两条原则,校方认为:录取的学生都具有卓越的优异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评优为基础的奖学金将有失公平。

哈佛唯一不提供助学金的研究生专业是法律,如能被录取,很多人都贷款上学,因为一旦读完学位,年薪少则几十万美元,多则上百万,可以轻松还贷。

关于贷款,哈佛的政策是在校期间贷款无息,而且哈佛一直在努力减少贷款比例。哈佛认为,贷款实际是学生预支自己未来的资金,所以它属于“自助”部分。既然贷款属于学生“自助”部分,教育有责任减少学生未来的经济负担。至于贷款在一般学生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这里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在2005到2006学年,学费、租房、食宿、保险及其他个人开支,约需44350美元,一个国外学生的中等助学计划大致有26500美元助学金、2000美元工作收入与1650美元贷款。助学金覆盖面与额度的大幅度提高和贷款的逐渐消除是哈佛不断发展的趋势。

研究生就更不需要为学费发愁了。哈佛大学不仅为除法律专业之外的所有研究生提供非常充裕的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学校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不少的打工机会。哈佛有专门的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咨询导师,帮助学生寻找适宜的工作补贴学费。这些工作通常不是我们以往所想象的那种餐馆端盘子、洗碗的活儿,而是与学习相联系的工作机会,比如家教,研究助理,帮实验室、图书馆、校园、办公室或者老师工作等。学校导游也是其中一种。当然其中也有竞争,你必须能胜任。说哈佛助学金丰厚丝毫不夸张,多数研究生的助学金都超过“拖家带口”的访问学者所享受的津贴。不少学生几年下来还可以攒到一笔钱,而且是在不必刻意节省的情况下。

哈佛大学有上千个社团和学术组织,各种社团和组织都有活动经费,如果精力允许,学生可以竞争个职位或者搞些项目,争取一些可支配资金。这些对在哈佛的中国学生来说都不应该是什么难事。

了解了哈佛大学在助学金方面给予学生如此优厚的政策后,你应当有理由相信:只要努力,人人可以变得优秀,到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校去上学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是的,这正是哈佛大学要告诉他们的,任何人都可能得到上帝的眷顾,只要你有被眷顾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