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精英课
4432500000009

第9章 开拓创新——开辟真理新里程(1)

不断地开拓创新,哈佛人从未停止过尝试的脚步。我们要有开拓创新的意识、精神和勇气,要敢于冒险、勇于尝试,去主动抓住机遇,运用智慧为自己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哈佛精英第7课:创新是一种思维

联想思维

一个人如果不会运用联想思维,学一点儿就只知道一点儿,那么他的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派不上什么用场;可如果他善于运用联想思维,就会由此及彼扩展开去,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从而使思维跳出现有的圈子,突破思维定式而获得创新的构思。

如果给你两个字母“xi”作为题目,让你写篇作文,你知道怎么写吗?这是申请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参与资格的一道试题。这一个音节的四种声调都可以形成寓意丰富的汉字——“西”、“习”、“喜”……这道题目既考察了学生的选择能力,也考察了学生的创造力、联想能力乃至文化底蕴。有一个申请者以“玺”为题,写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得到了高分。

从哈佛大学这道古怪的试题中你可以看出它对学生想象能力、联想能力的重视,因为哈佛知道,活跃的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没有想象力、联想力、发散思维,人就会失去创造力。

所谓联想思维能力,就是使那种意义无关或相距甚远的概念(或事物)通过想象发生相互联系,并从中引出正确的新结论的能力。前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和斯塔林茨曾经用实验证明,任何两个概念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步骤建立起联系的关系。比如高山和镜子,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但联想思维可以使它们之间发生联系:高山—平地,平地—平面,平面—镜面,镜面—镜子。再如天空和茶:天空—土地,土地—水,水—喝,喝—茶。假如每个词语都可以与10个词直接发生联系,那么第一步就有10次联想的机会,第二步就有100次机会,第三步就有1000次,第四步就有10000次,第五步就有100000次机会!

在早先研究潜艇的潜行速度时,人们发现潜艇的潜行速度很难提高,由此人们联想到了游得极快的海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海豚有那么快的游泳速度呢?经研究发现,关键之一就在于其皮肤双层管状的特殊结构。于是,人们便将双层管状结构移植到潜艇上,果然大大提高了潜艇的潜行速度。

再如,生物学家都知道,响尾蛇的视力很差,几十厘米远的东西都看不清,但是在黑夜里却能准确地捕获十多米远的田鼠,其秘密在于它的眼睛和鼻子之间的颊窝。这个部位有一个生物的红外感受器,能感受到远处动物活动时由于有热量产生而发出的微量红外线,从而实现“热定位”。美国导弹专家由此产生联想,若用电子器件制造出和响尾蛇的生物红外感受器类似的“电子红外感受器”,用于接受飞行中的飞机因发动机运转发热而辐射的红外线,就可以通过这种“热定位”来实现对目标的自动跟踪。所谓红外线跟踪响尾蛇导弹就是在这种“联想”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联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往往能超越现实,解决许多事物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美国的一个南极探险队首次准备在南极过冬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队员们打算把船上的汽油输送到基地,但由于输油管的长度不够,当时又没有备用的管子而无法输送。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队长帕瑞格突发奇想:南极到处都是冰,能不能用冰来做成冰管子呢?由于南极气温极低,屋外“点水成冰”,这个联想并非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可以用冰做管子,但怎样才能使冰成为管状又不至于破裂呢?帕瑞格又想到了医疗上使用的绷带,在出发时他们带了不少这样的绷带,他们试着把绷带缠在铁管子上,然后在上面浇水,水结成冰后,再拔出铁管子,这样果然就做成了冰管。他们再把冰管子一截一截地连接起来,需要多长就接多长。就是依靠这些冰制的管子,他们解决了输油管长度不够的难题。

在解决这个难题中他们运用的是异同因果思考法。异同因果思考法是指,根据实践的需要,在一些从现象上毫无联系的事物之间进行联想。比起其他的联想来,异同因果可以在更广阔的思考范围内进行,思考的跨度更大,自由度更高。尤其是在科技方面,许多发明创造都是联想的产物。

有一天,法国细菌学家卡尔美和介林,一起来到一个农场。他俩看见地里长着一片低矮的玉米,穗小叶黄,便向农场主问道:“这玉米为什么长得这么差呀?是缺肥料吗?”农场主回答说:“不是。这种玉米引种到这里,已经十几代了,已经有些退化了。”卡尔美和介林听后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思,他们都联想到了自己正在研究的结核杆菌。他们想:因毒性强烈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的结核杆菌,如果将它一代一代地定向培育下去,它的毒性是不是也会退化呢?如果也会退化的话,将这种退化了的结核杆菌注射到人体内,那它不是就能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了吗?他们两人花费了整整13年的时间,培育了230代结核杆菌,研究终于获得成功。为了纪念这两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卡尔美和介林,世人便将他们所培育出来的人工疫苗称为“卡介苗”。

卡尔美和介林听说地里的玉米长得差是由于玉米种子的退化,便联想到了自己正在研究的结核杆菌,这是因为这两位科学家知道,玉米与结核杆菌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可能存在着同样的物种退化机理。由玉米种子的特性一代比一代退化,从而推想结核杆菌的毒性也可能一代一代逐步退化,他们思考这个问题就是运用了对比联想创新思维方法。

一个人如果不会运用联想思维,学一点儿就只知道一点儿,那么他的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派不上什么用场;可如果他善于运用联想思维,就会由此及彼扩展开去,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从而使思维跳出现有的圈子,突破思维定式而获得创新的构思。

与联想思维相关的还有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其实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联想是由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然后再由此联想到其他与之有联系的事物,这是一种呈线形方式展开的思维。而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运用联想和想象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是一种“辐射思维”、“多向思维”,是一种以焦点发散开的方式展开的思维。想象思维是一种形象思维,它常常通过“联想”的方式加以“组合”,从而构成“新形象”。可见想象是联想的飞跃。

这三种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活跃的头脑源自灵活的思维,灵活的思维源自开放、多样的思维方式。在哈佛有一门学科叫思维科学,它旨在教给学生们关于如何开发和运用自己的大脑的科学。学会了这一学科,在以后的学习中假如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就能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最富有创意的人。

“假如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的广告语告诉我们,联想是创造的翅膀,任何创新都是由联想开始的,由联想推进而最终获得成功的。在联想之外还有想象思维、发散思维,假如你能够拥有这样的思维工具,你也能让自己像哈佛人一样聪明。

组合创新思维

有人说创新就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改变其原有的结构序列从而产生新的东西。组合创新思维是指从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或产品中抽取合适的元素重新组织,构成新的事物或新的产品的思维。

有一次,朋友问一位大画家,他创作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他的回答让人深思:

“这个世界上,一切都已经存在了,根本就不需要创造,你只要去组合就行了。”

细想想确实如此。

于画画而言,颜色是早就存在的,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于管理而言,员工是早就存在的,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效率;

于生活而言,身边的人是早就存在的,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创新就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改变其原有的结构序列从而产生新的东西。组合创新思维是指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或产品中抽取合适的元素重新组织,构成新的事物或新的产品的思维。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组合现象非常普遍,组合的可能性无穷无尽。

世界上存在着无数能够达到同一目的的不同事物。任何事物的原型都不是永恒的。夜间照明不会永远用电灯,车辆不会永远离不开车轮,透视不会永远依靠X射线。前人的创造都是可以再创造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突破原型,才能不断前进。

一天,一位美国画家在用铅笔画画,画错了,去找橡皮擦,可是,不知把橡皮丢到哪里去了,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为了不再发生找不到橡皮的事,他把铅笔和橡皮用铁丝捆绑在一起。这时,一个创意浮现在他的脑海——将铅笔和橡皮组合成一个产品!这就是现在的橡皮铅笔。他将自己的发明申报了专利,将专利出售给了专业制笔公司,获得了数十万美元的转让费!将写字与修改两个密切相关的功能组合于一体,将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橡皮和铅笔的组合,成了带橡皮的铅笔。火箭和飞机的组合,产生了航天飞机。爱因斯坦说过:“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组合创新机会无穷,技法也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同物组合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或相近事物的组合,特点是参与组合的对象与组合前相比,其基本性质和结构没有根本变化,只是通过数量的变化来弥补功能上的不足或得到新的功能。

杭州某小学的陈立先同学看到许多大宾馆里挂着一些大挂钟,觉得既占地方又费钱,就把大挂钟的时针改为时盘,在一个钟面上就能准确地读出多个国家的相应时刻,既经济又实用。

2异物组合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科学领域中的技术思想或物质产品在一起组合,组合的结果带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技术风格。异物组合实际上是异中求同、异中求新,由于其组合元素来自不同的领域,一般无主次之分,参与对象能从意义、原理、构造、成分、功能等任何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进行互相渗透,从而使整体发生深刻变化,产生出新的思想或新的产品。

美国加州有个制造小汤匙的青年,考虑到喂婴儿的母亲的方便,推出了装有温度计的小汤匙——“温度匙”。这个产品的成本不过3美元,零售价却高达10美元,销路也非常好,年轻人因此发了大财。

3主体附加组合

指以某一特定的对象为主体,增添新的附件,从而使新的物品性能更好、功能更强的组合技法。这种技法容易产生组合设想,但不可能对原有事物产生重大突破的改进。

一年轻人把栅状钩子分别附加在三个电扇叶片上。在电风扇旋转时,就会使空气快速流动。当有蚊子飞过时,就会被吸进叶片中去,并且被挡在栅网上。时间一长,就有成千上万只蚊子被杀死。这就是“杀虫电风扇”。

4重组组合

指改变原有事物的结构组合方式,而使原有元素在不增加数量的情况下,改变原有事物的性质的组合。重组组合是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分解原来的组合形式,然后再以新的思想重新组合起来。特点是改变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沙漏与电话组合成计时电话机,刀片与刀架组合成保险剃须刀。它们的组合不仅是商业上的组合,更是技术组合的创新。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生产用品,组合设计的产品越来越多。如有组合音响、组合家具、组合工具、组合车床等。爱因斯坦说过:“找出已知装备的新的组合的人,就是发明家。”

“万变不离其宗”,对于组合创新思维而言,这个“宗”就是不同元素的拆分与重新组合。

组合思维是创新思维中一种比较简易的思维方式,但是简易并不等于简单,运用好了一样可以有大的突破和革新。

逆向创新思维

逆向思维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现实中,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来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的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例子。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洞,其价格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磨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成功推出无跟袜,每次只需要换破了的那一只祙子,创造了非常好的商机。

在创造发明的道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当初设计它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动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动和噪声这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传统的破冰船,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来压碎冰块的,因此它的头部都由高硬度材料制成,而且设计得十分笨重,转向非常不便,所以这种破冰船非常害怕侧向的流水。前苏联的科学家运用逆向思维,变向下压冰为向上推冰,即让破冰船潜入水下,依靠浮力从冰下向上破冰。新的破冰船设计得非常灵巧,不仅节约了许多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很大的动力,自身的安全性也大为提高。遇到较坚厚的冰层,破冰船就像海豚那样上下起伏前进,破冰效果非常好。这种破冰船被誉为“本世纪最有前途的破冰船”。

为了开拓创新,我们不妨将思路反过来想一想。那么运用逆向思维有什么章法可循吗?哈佛教授总结出了逆向思维法的三大类型:

1反转型逆向思维

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反向思维。比如,市场上出售的无烟煎鱼锅就是把原有煎鱼锅的热源由锅的下面安装到锅的上面。这是利用逆向思维,对结构进行反转型思考的产物。

2转换型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