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皇权祸国
4434100000008

第8章 真正扶不起的是刘皇叔而不是刘阿斗

我们有一句常用的谚语,叫做“扶不起的刘阿斗”,是形容一个人的无能、无用,甚至是低能、白痴;即使有人从旁大力扶持,他也做不成什么大事来。

阿斗是大名鼎鼎的刘皇叔刘备的儿子,名禅,字公嗣,小名阿斗。生存年代是公元207—271年。对于阿斗这个小名又有一种说法:即他本来叫做阿升,因为当时的书法“升”、“斗”,两字字形接近,遂被误写为阿斗。其根据是《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中有“亮(指诸葛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刘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已”这样一段话。其中所说的“刘升之”只能是刘禅,不可能是别的人,阿升这个小名,应从“升之”而来。不过,人的名字只是个符号而已,大家既已叫惯了阿斗,就叫阿斗,亦无不可。

至于阿斗是不是“扶不起”?作者却想发一番议论,即:刘阿斗是扶得起的。真正“扶不起”的是刘皇叔,不是刘阿斗。

真正扶不起的是刘皇叔

当年在荆州,刘备依附刘表,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如果没有诸葛亮帮他策划,联孙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从此开基创业,则在曹军大举南下之时,他早已落荒而逃,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也许老死蛮荒,哪里还会有还于故都、兴复汉室的大事业!蜀汉的建国大计是诸葛亮一手绘制的蓝图,这幅蓝图并非空中楼阁,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建国大计分为两个步骤,分段实现:第一步是取得荆、益两州,建立政权,此事已经实现,刘备已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登上了帝位;第二步是等待适当的时机,分兵两路进行北伐。一路从荆州出发,指向宛洛;另一路从益州出发,直下长安。如果孤军北伐,让敌人首尾相顾,北伐军就会被吃掉。为了保证两路北伐大计的实现, 就得长期维持与东吴的联盟,不可一刻忘怀。

可惜镇守荆州的关羽不懂这个道理,自高自大,骄气逼人,与东吴不断发生摩擦,又不听诸葛亮的告诫,注意防范,终于在东吴的袭击中丢了性命,蜀汉政权也丢了荆州。当时刘备处理此事如果能够理性一点,听从诸葛亮的劝告,对关羽之死只追究东吴某些将领的责任,不影响蜀汉与东吴两国的联盟,则大事犹有可为——例如在大举北伐之时,两国同时出兵,不仅蜀汉两路同时北伐,还有增加从江南指向淮南第三路北伐军的可能。可是刘备要闹意气,置建国大计于不顾,坚持为关羽复仇,三军挂孝伐吴。诸葛亮明知此举凶多吉少,不论打胜打败,都是在削弱己方(蜀吴联盟)的力量,客观上帮助了敌人,但又无法劝阻刘备。后来,刘备大败,全军覆没,在白帝城托孤之时,已经无颜面对诸葛亮,因为蜀汉的建国大计,正是由他自己一手断送了的。

从赤壁鏖兵到蜀汉建国,这一部连台好戏的编剧是诸葛亮,导演也是诸葛亮,刘备之所以能当主角,不过是靠他刘皇叔的招牌,帝室之胄的身份而已,并非是他有多大的本领。从公元207年在荆州活动,到223年在白帝城托孤,前后十六七年,刘备的所作所为,都得到诸葛亮的鼎力扶持。如果刘备是个“扶得起”的角色,诸葛亮就能一扶到底,直到北伐成功,江山一统。真能如此,则历史上的汉王朝就不只是两汉,而是三汉(前汉刘邦、中汉刘秀、后汉刘备)了。可惜大戏正演到紧锣密鼓的关键时刻,主角突然不听话了,不听导演的布置,擅自行动,这戏当然就演砸了。

蜀汉建国大计的第一步虽然走得不错,刘备按照预定的计划在成都登上帝位,但是由于他一意孤行,大举伐吴,也从此丢掉了荆州,丧失了再走第二步的条件。以后蜀汉就只能以攻为守,图个自保而已。局势的发展,对蜀汉非常不利,即所谓“今天下三分,益州(蜀汉)疲弊”。为了不被敌人吃掉,诸葛亮只能振作精神,以攻为守,连年动众,岁岁兴师。明知“伐亦亡,不伐亦亡,与其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怀着这种悲怆的心情去苦战,谁还忍心指责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劳而无功!能把蜀汉的国祚延续下去就是有功,就是奇迹,要想由蜀汉来统一天下已是妄想。在敌强我弱的大形势下,千方百计拖下去是惟一的办法,别无选择。能把弱小的蜀汉拖了四十年,真算是诸葛亮和姜维确有能耐。如果在拖的过程中,老天有眼,给了蜀汉一个好机会:或则魏国因内乱而垮台,或则吴魏相争而让渔人得利,蜀汉也许还有翻身的机会。可惜等了四十年,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始终没有发生。

刘阿斗是扶得起的

过去我们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常常视刘备为英雄,阿斗为狗熊,斥为“扶不起的阿斗”。认真考虑起来,这种说法实在有失公允。什么叫“扶得起”,不就是登上帝位做皇帝吗!诸葛亮经过十多年的辛苦把刘备扶上了帝位,可惜他轻举妄动,一意孤行,断送了兴复汉室、还于故都的大事业,这不正是说明他“扶不起”吗!阿斗登位的时候只有17岁,在诸葛亮的扶持下,经过实际锻炼,前后做了41年的皇帝,虽无大的建树,也无大的过错。从古到今,做皇帝能做到40年以上的有多少人?恐怕为数还是不多。这不已经是“扶起了”吗?怎么还说“扶不起”?这“扶得起”、“扶不起”总得有个客规标准,否则,别说阿斗不服,连作者也认为是评价不公。

或曰:刘备是创业,阿斗是守成,不可同日而语。其实,创业维艰,守成亦复不易。刘备创业,失败了无数次,只是得到诸葛亮的扶持之后,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获得荆、益两州的基业,登上帝位。不料他转眼之间,就轻举妾动,把好不容易争来的基业败掉一半。蜀汉的创业,是许多人的功劳;轻启战端,丢掉荆州,他应该负主要责任;这样的开国英雄,实在应该大打折扣。反观阿斗继位后的处境,可谓万分艰难。当时天下三分,魏有州13,郡91;吴有州5,郡45;蜀只有州2,郡22。就人力财力而言,魏约占天下的65%,吴约占25%,蜀只占10%。以十分之一的力量面对魏、吴两个强大的对手,不被人家吃掉,已非易事,还谈得到什么规复中原。阿斗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下能维持到40年以上,也可以算是一位不错的守成之君。

皇帝的宝座不是那么好坐的,也无论是江山一统的大皇帝或者偏安一隅的小皇帝,一年到头,总有人觊觎这个位置。一不小心,别人就会来抢来夺,把你撬下来。诸葛亮在世,可以说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诸葛亮去世后近30年,阿斗有事得自己顶着,顶不住就会垮台。他一顶就是几十年,能说他没有一点能耐么!只不过他拙于言辞,不大会自我宣传而已。

阿斗颇有自知之明

古语云“知人曰智,自知曰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比较而言,“知人”不易,“自知”更难。有很多人评论别人的时候说得头头是道,对自己则缺少起码的自知。丑八怪常以为自己貌比天仙,猪头三总觉得本人才高八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却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聪明人遍地都是,多少有一点自知之明的人却少之又少。因此,颇有自知之明的阿斗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诸葛亮其人一无大学文凭,二无高级职称,但无疑是一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级知识分子。颇有自知之明的阿斗深知自己在任何一方面都比不上他,因此对他十分信赖,把一切军国大事全都托付给他,毫不掣肘,十分放心。诸葛亮不幸病故,他又把一切军国大事都托付给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蒋琬、费祎、姜维等人。这样,有权者大胆放权,垂拱而治;有能者人尽其才,放手办事;双方各得其所,人心安定。拿现在的话来说,阿斗还很能重视知识,尊重知识分子,而且大胆放手,用人不疑。

如果阿斗缺少这一点自知之“明”,事情的发展就不堪设想。他若自不量力,自以为是,时时挥舞指挥棒进行瞎指挥,要想遥控大军作战,那就会使前线作战部队一败涂地。他若想过“权瘾”,定出许多清规戒律,条条框框,要求诸葛亮事事都得请示汇报,捆住其手脚,则诸葛亮将无所作为,不待病死,早就被气死或者拖死。

历史上有不少皇帝,自己虽然多少有一点本事,却患有致命的忌才病,不能容人。有如武大郎开店,自己是矮子,就见不得大个子;自己干不了,就生怕别人干得好;遇到有人在某一方面超过自己,就坐卧不安,必欲除之而后快。就才能而言,阿斗自己是平庸之辈,与他手下一批文臣武将相比,他自知在很多方面皆不如人。如果他也患有忌才病,蜀汉的文武群臣恐怕都不会有好结果。幸亏阿斗心胸坦荡,能够放手用人,只要于国有利,不怕才高于已。这样,大家才能安心效力,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历史上有不少皇帝,一旦登上宝座就睡不好觉,唯恐别人谋反篡位。于是时时防人,处处防人,防之犹嫌不足,更思先发制人、整人、害人、杀人。越杀人就越害怕,越害怕就越杀人。闹得臣下惶惶不可终日,自己也惶惶不可终日。为了保住帝位,他可以置国家前途、人民利益于不顾,一年到头忙于窝里斗,弄得国事日非,直至垮台而后已。与他们相比,阿斗的心情就要平静得多。也许是他17岁登上帝位时就受到“相父”诸葛亮的保护,皇帝做得十分安心,以后养成习惯,每天吃得下睡得着,全不庸人自扰。如果有人认为这是“糊涂”,窃以为这正是他的“大智若愚”。他对人不犯疑心病,并不费尽心力去防人、整人,结果也没有人想害他。别人不担心挨整,一心做事,彼此相安,他自己也不会得失眠症。这种“糊涂”,于国、于民又有何害!与那些过于“精明”,为了防人必须整人,每天过着担心受怕日子的大皇帝相比,不是还要安全得多吗!

阿斗是有道之君

我们对于历代皇帝的评价,概括言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曰有道之君,或曰有道明君;另一类是无道之君,或曰无道昏君。对于阿斗,我们一向认为他无用、糊涂,大概不会同意把他列入有道明君之列;但也觉得他并无多大罪过,也不至于就要算做无道昏君。但从上述情况看来,把他列入有道明君并不过分。因为:

一、他有自知之明。而且他的糊涂是大智若愚,心中明白。称为明君,有何不可。

二、至于他是不是有道,这就要看“什么叫“道”?何谓有道?何谓无道?如果我们把道解释为“客观规律“,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有道,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就是不按牌理出牌就是无道的话,那么,阿斗又何尝不可以称为有道之君。

历史上有不少皇帝,一旦登上帝位,就会像暴发户发了横财一样,大肆挥霍,大肆折腾。或则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声色犬马,穷奢极欲,从物质上尽量满足自己;或则好大喜功,兴师动众,逼迫臣民歌功颂德,从精神上尽量满足自己。至于老百姓的死活,他是不管的。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要想大国富强,还需要执政者小心翼翼,与民休养生息,何况是贫国弱国。像隋炀帝杨广那样颇有文才的大皇帝,因为把老百姓折腾得太厉害了,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无道之君,你有天大的功劳也抵消不了“无道”的恶名。以此标准来衡量阿斗,则阿斗的表现总算不错。他从来没有好大喜功,既不摆阔,也不逞强,自知“益州疲弊”,蜀汉贫弱,谨谨慎慎维持着他爸爸留下的这个烂摊子,爱惜民力,从不大肆折腾。在诸葛亮导演下的主角刘备还闯过冒险伐吴的大祸,几乎把整个蜀汉断送;阿斗在位41年,兢兢业业,连小祸也不敢闯,总算尽到了一个主角的责任。从老百姓这一方面来说,与其在那些无限“英明“的大皇帝治下,被折腾得死去活来,倒不如在这位貌似“无能”的阿斗皇帝治下,过几年太平日子。既然这样,阿斗既有自知之明,又治国有道,称之为“有道明君”,谁曰不宜!

谁说阿斗没有政绩

一提起刘阿斗的名字,大家就会想到这是个“扶不起”的人物。他在成都的皇宫里,大概都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成天吃喝玩乐,干不出什么正事来,哪里会有什么政绩!

但是在《三国志·蜀志》中居然记载着:建兴十四年(公元236年)四月,正是农田用水十分紧张的季节,这位阿斗皇帝离开皇宫,登上“观坂”(都江堰水利工程枢纽附近),视察水情,并在那里住了十天之久,才回成都。这时,诸葛亮已经死了一年多。看来,这位年轻的阿斗皇帝还是很懂事的,知道关心国计民生,农田水利,并不是花花公子,也不是糊涂蛋。现在内江水系中的江安河,古称“阿斗河”,估计是阿斗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才留下这么一个名称。只不过当时的人不会炒作。如果阿斗会吹、会炒的话,他的这些“亲民”事迹,“感人”行为,早就被炒得沸沸扬扬,就成为一位难得的爱民皇帝,这一顶“扶不起的刘阿斗”的帽子早就被揭掉了!

对于“乐不思蜀”的再思考

我们读历史,应该从中发现规律,探求真理,汲取经验,接受教训;切不可带着一副势利眼光,捧红踏黑,羡富欺贫。“只依成败论英雄”是一种势利的看法;“开国之君是英雄,亡国之君是狗熊”也是一种势利的看法。阿斗是个亡国之君,但是,能把蜀汉亡国的责任加在阿斗的头上么!刘备当了两年皇帝,就把蜀汉的家当败掉了一半,荆州丢了,益州新附,人心不稳,形势岌岌可危。当时别说败军之将的刘备,就是诸葛亮也对蜀汉的前途信心不足:“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一句话就充分说明了问题。17岁的阿斗所接的就是这个烂摊子。 蜀汉必亡,这也是大家心中有数的,“伐亦亡,不伐亦亡,与其坐而待亡,不如伐之”。这话还说得不够明白吗!阿斗能让蜀汉政权延续四十多年,应该算是一个奇迹。如果刘备不死于白帝城,继续掌权,再闹一回意气,蜀汉早就亡了,岂能拖到四十多年。蜀汉之亡,是大势所趋,油干灯尽,力竭计穷,怪谁都怪不了。

按照过去写史书的惯例,对于任何一个亡国之君,总要说他几件错事,才好交代。因此,对于阿斗的错处,大致定为“宠信宦官黄皓”。查考史实,这事肯定是有的,并没有冤枉他。作为皇帝,谁都会宠信宦官,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宠得太不成话的是唐代与明代。唐代的宦官居然可以废立皇帝,号称定策国老,皇帝却成为门生天子;明代的宦官掌握厂、卫,中央的特工系统竟归他们指挥。阿斗宠信黄皓,肯定还没有到这种出格的程度。

对于阿斗,最不能见谅于人的是他的“乐不思蜀”一事。据《汉晋春秋》记载,在阿斗投降来到魏国之后,有一天,司马文王(司马昭)约阿斗宴会,而使“凄凉故蜀伎,来舞魏宫前”,旁观者为之伤感,“而禅(阿斗)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贾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后人对此事的评价是“阿斗既无情,又无耻。”

记载中接着说:阿斗回答“乐不思蜀”,郤正觉得有失体统,就悄悄地教他:以后如果司马昭再问你,你应该流着泪说:先人坟墓皆在蜀中,无日不思。这样一来,司马昭就会放你回去。以后司马昭再问阿斗,阿斗照郤正所教的回答。司马昭说:这话好像是郤正教你的。阿斗吃惊地说:正是这样。在座的人听了,无不窃笑。后人对于此事的评价是:阿斗太愚蠢了,简直是个白痴。

对于以上的评价,作者认为有重新思考的必要。对于改朝换代,即皇帝换了一个姓,君臣人等是否都有殉国的必要。特别是在大事已定、形势无可挽回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从“忠君”的立场来说,是鼓励殉国的;但从爱护老百姓的立场来说,放下武器是减少老百姓生命财产的损失,又有什么不好!三国时代末期,先是蜀汉对魏投降了;仅仅两年之后,魏又向晋投降了(形式是禅让,实质是投降);再过十余年,东吴又对晋投降了。三国的结局都是一样,社会风气已经如此,我们没有苛责阿斗一人的必要。

至于“乐不思蜀”一事,绝不能简单地认为阿斗愚蠢。对于司马昭那种人,应该了解其阴险毒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也。阿斗如果不是装糊涂,故意装痴卖傻,而是让司马昭了解自己思蜀的真心,那非倒霉不可。其实,前人早看出阿斗是在装傻。《三国志集解》一书引于慎行曰:“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郤正教之,浅矣!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可见,阿斗比郤正聪明得多,正是面带傻相,心中明亮。他能骗过阴险狡诈的司马昭,化险为夷,绝非无能之辈,我们不可小看了他。

总之,阿斗虽是亡国之君,但是亡国另有重要原因,如果我们忘记了刘备的闯祸,只责备阿斗的无能,那是为尊者讳,有失公允。前人由于满脑子的愚忠思想,才对刘氏父子作出了并不公允的评价。难道我们还要跟着他们继续说下去! 我们是否可以根据确凿可靠的史实来重新考虑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如果我们老是跳不出前人所画的圈子,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岂不是太故步自封了吗!正是:

刘家帝业说兴亡,

父子也须论短长;

前人论史失公允,

今人理应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