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让往事随风
4445100000014

第14章 爱情的风吹(3)

那一年的秋天,江南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那一天,教室被同学们装饰得格外生动美丽。班主任吴老师微笑着站在门边,她那红褐色的头发像一泓清澈的瀑布披在肩上,她那和蔼可亲的大眼睛闪动着迷人的光芒。然而,更能引起江南注意的是她那条金色饰带一串一串着的、有着蓝色宝石和象牙色珍珠的项链。“即使从教室的最后一排座位看过去,”江南回忆说,“我也完全能清晰地看见它在从窗户射进的阳光下闪闪发着漂亮的光。”

吴老师提醒全班今天是一学年结束的总结会,学生和家长都要参加这个重要的会议。黑板上有一长串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名单,每对学生和家长有20分钟的时间与老师对话。尽管老师已经至少有一封信和一个电话通知了家长,可江南知道她的父母谁都不会来。

江南的父亲是个嗜酒如命的人,一辈子只喜欢喝酒,这一年,他醉酒的次数和酒量逐步上升,许多夜晚,江南总是被父亲酩酊大醉后破口大骂,母亲总是轻声地、低沉地哭泣,房门的不断碰撞声使得墙上的梳妆镜框不停摇摆的声音所吵醒。

这天,江南看着其他同学们把自己的家长都迎进了大厅,家长们微笑着和孩子们说笑,有的在拥抱、亲吻着脸,有的和自己的父母靠在一起说着悄悄话,江南尽量想把思想集中在此刻的作业上。可那些家长和孩子们的对话声老是钻进她的耳朵,让她提不起精神,坐立难安。

终于,每一个人的名字都被老师喊过了,点到了,吴老师这时打开了门,向江南作了个手势,让她跟着自己进办公室。江南心情沉重地沿着墙角在椅子上坐下,她看到的是老师那微笑的脸。

“首先,”老师开始说:“我想让你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你。”

江南抬起双眼,在班主任吴老师的眼中,她所能读到的是很少见得到的同情、关怀和温柔。“第二,”老师继续说道,“你必须知道,父母今天没有来并不是因为你的错。”江南再次看着老师的脸,从来没有人像这样对她说过一句像这样感动的话,没有人。“第三,”她继续说道,“不管你的父母是否在这儿,你也应当受到表扬,我认为你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

江南当时还没有确切地意识到,一颗希望的种子已经播进她的心田,她的转变正在开始。

当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除了那副金饰串着的珍珠项链,吴老师的脸变得朦胧起来。江南第一次认识到,她是被爱着的。

十年后的今天,江南取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小盒子递到我手上,原来是生日礼物用红色的包装纸包着,盒盖上面系着一个金色的蝴蝶结。

兴奋之余,我打开了它,里面是一副非常漂亮的项链。

水晶针

从古至今,恐怕只有三个人见过水晶针,所以水晶针的故事从未被人传颂下来。有两人均已过世,剩下的那个人还只是个懵懂少年。此刻,他正跪在外祖父的坟前,默默流泪,纸钱冥币不停地燃着火焰。纸钱不多了,火就要灭了,少年急忙捡来一块木头,送进火里,这才从怀中掏出一枚透明晶亮、约摸有十厘米长的“银针”,也慢慢地送进了火焰之中……

四十年前,解放不久,国家多难,经济不景,思想过于保守。在东北的长白山一带,仍有许多猎户,每到冬天,总会到冰雪覆盖、狂风肆虐的深山大林中,背着土枪、牵着猛犬,耐心地日日找寻猎物,比如野兔、野鸡、野猪、恶狼等。

有一个名叫杜齐的年轻猎手,在一次寻猎时,无意间发现两只大狼正匆匆地赶路,他心下大喜,准是又遇着膘羊肥鹿了,如果跟去,岂不一箭多雕?急忙跟去,双狼果然正在嗅查猎物,猎手正欲出枪,但忽然间大惊失色,失声惊呼,“砰”的一枪,吓走了狼。

原来是两个人待在那里。杜齐细看,这二人已死多日,约摸二十来岁年纪,一男一女。男的仰躺在地,双目微闭,嘴边还含有一丝笑意,看来死得其所;而那女子,则跪在其旁,搂抱着他,面目很是悲伤。杜齐想,这必是私奔的男女逃入深山,又不曾学得生存之道,才饥寒而死。杜齐轻轻拍打下女子身上的雪花,准备安葬,却徒然间发现女子的眼袋下挂着一个细长的不知是什么“奇物”?取下,放在掌心,雪花融化却令人眼睛一亮——那不是一根“银针”吗?——不,那不是银针——晶莹、透亮、霞光四射,好似水晶!杜齐如拾得珍宝一般,喜爱至极。他思量,定是女子见丈夫死去,痛彻心扉,不停落泪,天气酷寒,泪珠凝结成冰,时期久已,才化成此针?不禁叹道:人间只有真情挚爱,纯净之心,才能留下这意外之物!细心收好,起其名曰:“水晶之针”!

所谓“冥冥注定,自有因果”。一年后的某个夏日,杜齐在夜间不幸被毒蟹蜇中,顿间伤处发肿,竟然肿至全臂,痛及全身,故不能行走半步,叫不来大夫如何是好?自古以来,针灸方可解毒!针灸?——针?——水晶针?此针非属凡物,何不一试?于是,忍痛取出银针,使劲最后一丝力气扎入皮肤,闭目以待,只觉痛感消退,一股凉气袭遍全身。睁眼,却发现脓肿由厚变薄,由深变浅,几近全无。拔出银针,却见针中毒素全部溢出,而针又恢复原样,仍如“水晶一针”!

好一枚水晶之针,中看且中用,又能救人性命!此乃上天厚恩于我,今后定当报答才是。

从此,猎手杜齐立志学医,走遍江湖,为的是行善积德,救灾救难,只取少银。为不让宝物暴露,怕人偷窃,故治病时,须独处并蒙上病人双眼,待到睁眼时,病已治疗好了。多年以来,“暗针神医,天明回春”的威名传遍了大江南北。

在杜齐二十七岁那年,救活了一个“中毒而亡”的貌美女子。女子诉苦,丈夫勾上野花,要毒死她以便再娶。杜齐万分同情,好心收留。后来日久生情,便结为夫妻。他用情至深,把高超的医术和神针都传将于她,并梦想着“神医夫妇闯天下”。两年后,生下一女,却不料妻子竟心生不轨,偷走了神针抛下他俩不知与谁远走高飞了!杜齐一气之下,摔死亲女,打算回乡务农,一个人草草了解终生。

就这样年复一年,孤身独过,无一日不沉浸在新仇旧恩之中——三十岁发白;四十岁眼花;五十岁病及全身。他就是想不通,曾经在长白山上安葬的那一对夫妻,是何等恩爱?女子为自己的男人宁愿苦守到死,痛不欲生,以至于泪流成“针”!而自己呢,居然以怨报德,弃夫儿于不顾!

到了六十岁,他几乎不能走远路,生活起居全靠村里援助。这时已是一九九六年,是祖国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阶段。忽有一日,一位都市的女记者来到村中,坚持要采访当年的“暗针神医”,究其是何方神圣?

记者问道:“听说您当年是凭着一枚‘神针’名扬天下,但是不曾有人见过,您能让我们开开眼界吗?”

神医没有回答,只是一个劲儿地哀叹。忽然问起:“为什么现在才找我了解这事?”

记者也哀叹一声,悠悠回答:“您不知道吗,现在大城市里的医疗设备好是好,可是没有什么好医生。一些年迈的群众说,五六十年代那会儿,有一位姓杜的神医曾游遍江湖,救死扶伤无数……”

神医明了,暗自嘀咕:“原来是这样……”

一个月后,一位俊秀的少年又来到此村,不知何故,他居然自称是神医的“外孙”?少年手捧一骨灰盒,声泪俱下。经一番聊叙,才得知这少年的母亲竟是它的前妻之女?有一张祖孙三代的“全家福”为证。

没错,照片中的那位拘禁严肃的老人就是他一生不忘又痛恨一生的妻子。

少年说:“外婆当年偷了您的‘宝物’,凭您教她的本事出人头地,十年打拼,终于也成为一代神医,后来又当上了公立医院的院长。只可惜,她贪性不改,带得全医院都恶风袭袭。我外婆贪污受贿,又卖假药害人,最终命赴法场,臭名远播!”

少年又说:“我外婆虽然抛弃了您,但她这一生始终未婚。离开您时,她已经怀了我的母亲。我听说她还生过一个女儿,留给了您,不知我这位阿姨怎样了?”

杜齐沉声回道:“她死了,是被我摔死的……”

祖孙二人又谈起陈年往事,像受伤的大雁,在天空悲鸣不已。至于那“水晶神针”?少年说,我一直以为它是个传说,没想到确有此事。只是外婆从来不曾展示于人,大概是她带入骨灰里了吧?我也是学医的,若有此针襄助,必又出一位“神医”!

杜齐抱着妻子的骨灰,几度跌爬又趟入了长白深山。大雪纷飞,狂风怒吼,杜齐双手掏挖雪地,将骨灰盒埋入。他说,要在这里与妻长相厮守。

孙儿闻讯赶到时,发现外祖父跪在雪地上已经去世了。大雪几乎埋没了老人,少年从不知晓这一对一生分离的夫妻的感情是这样的深厚?赛过这长白山上的积雪!

少年忽又发现外祖父的眼袋下竟挂着一根长长的约有十厘米的物体?取下,放入掌心,竟如一枚“银针”?只是那针身晶莹透亮,霞光四射,似水晶?——水晶针?少年顿悟,原来“神针”是这样生成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情浓于泪,滴滴如玉。

但是少年打算烧掉它,它本是祖父身上之物,该与主人长眠地下。更何况,神医并不是靠“宝贝”而成的!只要有心,便有“神”的存在,否则,将永无“天明之时”!

少年把火烧得更旺了些。水晶神针,你快走吧,走到该属于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