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4449900000033

第33章 统一大业的兴衰(16)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和贸易的发达。长江是东西交通的大动脉,江陵、夏口(今汉口)、建康、京口(今镇江)是长江中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也是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其中建康更是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梁武帝时有二十八万多户——人口当在一百万以上,商业尤为繁盛。公元404年建康一次风灾,就毁坏船只上万条,可见城市繁荣和长江水运事业的发达程度。造船的技术水平相当高,已能制造载重两万斛(今两千吨位)的大船,比孙吴时载重一万斛的海船大一倍了。番禺(今广州)则是和海外诸国通商贸易的重要港口。贪官都把番禺任职看成肥缺,凡在这里做官的,无不成为巨富,以至有人说:“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反映出番禺地区对外贸易之繁盛。

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是汉族人民和南方少数民族人民共同长期开发的结果。同时,在南方进一步开发的过程中,各族人民得以密切交流,相互学习,直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于是,一向落后的江南经济逐渐追上黄河流域的水平,南贫北富的局面开始扭转。正因如此,隋朝灭陈统一南北以后,才有必要开凿大运河,把南北经济联系起来。在这个基础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封建经济齐头并进,使全国范围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普遍的发展。这样,才产生出比起两汉更为强大的唐朝。

唐寓之起义

唐寓之起义是发生在公元486年南齐时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反对南齐政府的“检定户籍”。

东晋、南朝的户籍问题,由来已久。

西晋灭亡前后,北方南迁的世族和人民,在江南建立了许多侨郡、侨县。这些侨郡、县,土地和人口不在政府户籍上登记,自然也都免向政府交租税和服徭役。东晋政府实行“土断法”,把侨寓的人登上户籍,强迫他们向政府负担租税、徭役。公元364年和413年,东晋政府两次大规模地实行“土断法”,把不少侨郡县裁去。南朝刘宋孝武帝时,继续推行土断法,一次就把雍州所属的三郡十六县,合并成为一郡。到了南齐时,土断法基本上在南方推行了。但是,户籍问题并没有因此完全解决。

当时,有一种“黄籍”,是政府掌握的基本户口簿。由于黄籍关系到南齐政府征收赋税、徭役,所以它被齐高帝萧道成称为“民之大纪,国之治端”。“黄籍”上面还详细注明编户祖上的爵位,因而它又是政府定“贵贱”、“尊卑,”判别世族和平民的依据,所谓“夫简贵贱,辨尊卑者,莫不取信于黄籍”。但是,南齐时黄籍制度已经非常紊乱:有的人偷注爵位,把自己改成“百役不及”的“世族”;有的人户虽存,但黄籍已消,有的人还在,黄籍上却注了“死亡”;有的人明明在家,却写着外出隶役,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这些“改注籍状”,破坏黄籍制度的情形,归纳起来,可以分为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

一,一般非世族地主,为了免除对政府承担的租税、徭役和隐庇更多的人户,而篡改黄籍;

二,自耕农民,为了逃避政府沉重的租税、徭役剥削,不得已而“迁徙去来,公违土断;属役不满,流亡不归”,甚至“宁丧终身,疾病长卧”,这当然也破坏了封建政府的黄籍。

前者是地主和封建政府间,为了争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权利,而进行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后者则是农民反抗封建剥削、压迫的阶级斗争。

为了扩大封建政府控制的土地、人口,增加收入,南齐政府从齐高帝时就专门设置了校籍官,严令全面检定“黄籍”。

在检籍过程中,被清理出来的作假的户籍,称为“却籍”。“却籍”的民户要全家补兵,罚充远役。一些官吏借检定户籍贪污作弊,趁机向人民敲诈勒索,发财致富:、有钱的就“应却而不却”,没有钱的却“不预却而却”。结果大受其害的仍然是广大人民。一人被检,十家都受牵连。被却籍的民户终于在唐寓之的领导下起义了。

公元486年,唐寓之利用浍稽太守王敬则去“朝正(正月朝拜皇帝)”的机会,举兵起义。起义军首先攻下了富阳,“三吴却籍者奔之,众至三万”。接着,起义军袭破桐庐,进占钱塘、盐官、诸暨、余杭。唐寓之又派遣一支起义队伍攻陷东阳郡,杀了太守;另一支起义队伍由孙弘率领,攻取山阴,一直打到浦阳江(曹娥江)。唐寓之攻下钱塘后,便称帝,设置百官,建立了吴政权。

齐武帝急派中央亲兵前往镇压。经过激战,唐寓之被俘牺牲。起义军也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

萧齐统治者对起义区的人民大肆烧掠,跟随唐寓之起义的“却籍”人民被罚去修筑白下城,一部分人还被发配到淮河一带作戍卒十年。但是,人民反检籍的斗争却没有终止。公元490年,萧齐政权被迫停止检籍,宣布“却籍无效”,恢复刘宋末年户籍所注原状。唐寓之起义的成果是应当肯定的。

“侯景之乱”的起因

在南朝梁武帝末年,发生了一段历史闹剧,叫“侯景之乱”。

侯景,羯族,是个反复无常的人。早年,他曾参加过六镇起义,不久即叛降北魏尔朱荣,充当先锋,反过手来镇压葛荣起义,并因功升迁定州刺史。高欢灭尔朱荣后,侯景又投靠高欢。过了不久,便成为东魏的一员大将,拥兵十万,镇守河南十三州。公元547年高欢死后,侯景又以河南之地作为进见礼,投降了西魏。西魏深知侯景狡诈多变,便采取陆续接管的稳进策略,逐州逐镇的占领侯景献地七州十三镇。同时,又召侯景入长安,企图解除其兵权,免留后患。这时,侯景东面有东魏高澄派兵进逼,西面有西魏明助暗压,两面受敌,十分不利。因而,他又转而洽降于南梁,意图利用南军,牵制东魏。

老朽昏庸的梁武帝萧衍,竟想借侯景之力乘机进复中原,决定接纳侯景,封为大将军、河南王,就此引狼入室。梁武帝又派他的侄子萧渊明,率军北上,声援接应。但由于主将无能,士兵怯战,在寒山堰一战中,梁军几乎全军覆没,萧渊明也被东魏生俘。东魏又马上回师进击侯景。侯景大败,只好率八百步骑,南投梁朝辖境的寿阳城。通过这个曲折,侯景看清了南梁腐朽虚弱的可欺。

东魏取得军事胜利以后,又展开外交攻势,向南梁提出建议,只要除掉侯景,立即归还萧渊明和其他战俘。其实,这是有意挑起南梁与侯景之间的冲突,以收渔人之利。梁武帝不加深虑,回答东魏说:“贞阳(萧渊明为贞阳侯)旦至,侯景夕返(遣返)”,同意了东魏条件。侯景本来就认为南梁衰朽,很有染指野心,说过:我取河北不成,取江南却有把握。因此,当他知道梁武帝与东魏的议和情况后,就毫不犹豫地公开叛梁。

公元548年,侯景的军队袭取谯州(今安徽滁县),直逼长江北岸。梁武帝闻讯,急忙派他的侄子,平北将军萧正德布防长江,保卫建康。先前梁武帝无子,过继其弟萧宏之子萧正德为皇储,后来生了萧统,又将萧正德送还萧宏。萧正德失去继承皇位的机会,一直耿耿于怀。侯景借机煽诱萧正德,以推翻萧衍,拥戴他作皇帝为诱饵,约为内应。侯景兵马到了江边,便坐上粱朝平北将军派来的大船,大大方方地过了大江。接着萧正德权欲熏心,又无耻地引领叛军越过秦淮河,大开城门,迎侯景进入建康。侯景乃集中兵力,围攻粱武帝顽守的宫城——台城。这时梁朝诸王从各地奉命救援的军队,约有二、三十万,逐渐汇合到建康周围,比起叛军尚占优势。可是,梁武帝的这些至亲骨肉,根本不是真心“勤王”,却巴望着梁武帝一死,自己捞个夺位的机会。所以,他们的军队,大多“淹留不进”,而且彼此之间也是“更相妒忌,不肯奋击。”侯景更放心大胆的攻城了。

经过一百三十多天的攻围战,终手破城,号称“皇帝菩萨”的梁武帝,也成了侯景的俘虏。各地勤主师或降或走,如鸟兽散。侯景控制朝廷以后,马上翻脸,杀掉了萧正德,不久,梁武帝也被活活饿死。侯景又推出个萧纲,当了一段傀儡皇帝,没多久又废杀了。之后,又立萧栋,到公元551年,侯景终于公开行动,逼迫萧栋“禅位”,亲自粉墨登场,自立为汉帝。

就在同一年,侯景的军队进攻江陵受挫。次年,粱将陈霸先、王僧辩等,乘胜顺江东下,再败侯景于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于舟中。扰害三年多的侯景之乱,至此告终。

侯景发动的叛乱,虽然只有几年光景,却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侯景叛军初围攻台城时,城内尚有男女十多万人,城破之日,只剩下了二、三千人,城里“横尸重沓(层层堆积),血汗漂流,无法行路”。侯景入城,聚尸焚烧,“烟气张天,臭闻数十里”。昔日拥有二十八万多户的繁华都城建康,经过洗劫而化成一片废墟。侯景攻取建康后,曾分兵攻略吴郡、会稽、广陵等地,一路烧杀破坏,把个号称“最为富庶”的三吴地区,破坏的残败不堪,长江下游地区,呈现出一片“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的凄凉景象。江南人民对侯景的暴行,恨之入骨,这正是侯景迅速失败的根本原因。当侯景的尸体运送到建康时,老百姓争着割他的肉吃,甚至焚骨扬灰后,吃尽他苦头的群众,还“以灰(他的骨灰)和酒饮之”,以解心头之恨。

那么,为什么在梁末发生了这么一场闹剧呢?原来,南梁末年,政治极为黑暗,统治阶级腐朽至极,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间,一贯纵容大族地主残酷剥削,百般聚敛。梁武带的六弟萧宏一个人就有钱三亿余。老百姓被贵族、地主盘剥的“肌肉略尽”、“骨髓俱罄”。以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中、小起义时起时伏,严重削弱了南梁的统治力量。军队战斗力也被大大削弱。由于士卒身份低下,人心思逃,梁武帝“发召士兵,皆须锁械,不尔(不如此),便即逃散。”这样的军队怎能打仗呢?特别是到了梁武帝晚年,他本人迷信佛法,几次带头出家当和尚,还在境内大修佛事,把政局搅得乌烟瘴气。统治阶级本身也腐化到了极点,那些士大夫,宽衣博带,穿高底靴,走路要人搀,出门要坐轿,连骑马都不敢,一个个高谈玄学,不务实际,根本没有应付危局的能力。但在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却又矛盾重重,萧氏皇族内部的斗争,就是一个缩影。这些皇室亲王,一个个眼盯着皇帝宝座,见利忘义,干出不少丑行。萧正德出卖江防,导引叛军入城。荆州萧绎、益州萧纪等人,“拥兵自守,坐看(萧)衍之悬危,竟不奔赴(援救)”,连他们的皇帝亲老子,也居然见死不救了。

侯景之乱,实际上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南梁王朝原来被遮掩住的所有黑暗图景。

北魏统一北方的经过

公元439年,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消灭了黄河流域的大小割据国家,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最后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因为它们都在北方,叫做北朝。历史上把这个南北长期对峙的时期,称为南北朝时期。

北朝立国时间最长的是北魏,它的创始人是鲜卑族的拓跋珪。

拓跋氏是鲜卑族的一支,原住在今嫩江流域,兴安岭附近。三国时期,还处于原始公社的后期。西晋末年,拓跋部在猗卢的率领下,进居平城(今山西大同)一带。公元314年猗卢因协助西晋出击刘聪有功,被晋封为代王,开始建立代国。十六国时期,代国为前秦苻坚所灭。在淝水战后,前秦衰亡,被前秦统治的少数民族纷纷独立建国,猗卢的九世孙拓跋珪也乘此时机,于公元386年重新建立政权,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公元399年他正式称帝,定都平城,号为魏道武帝。

魏道武帝拓跋珪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建国后,他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北魏成了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政治上,拓跋硅进一步破坏拓跋部原来的部族组织,使它们转化成封建社会的政治组织。“太祖(拓跋珪)散诸部落,始同为编户”,原来的鲜卑族部民也开始定居下来。他加强国王权力,于386年设置了都统长、幢将及外朝大人官等,作为国王的近臣,任命原来的部落酋长担任。这样一来,就把过去拓跋部各部落酋长与部落联盟领袖的关系,转变为新的封建君臣关系了。拓跋珪为了促进封建化的过程,大量吸收汉族地主参加它的统治。他任用汉人张衮为长史,许谦为右司马。他还亲自召见一些汉族地主、士大夫,分别任以大小官职。为了笼络汉族地主的支持,拓跋珪还注意提倡儒学,在平城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并亲祭周公、孔子。在他统治时期,一套仿效汉人的封建政治制度最终确立了起来。这些措施,扩大了北魏政权的社会基础,也巩固和加强了拓跋氏王朝的统治力量。

军事上,拓跋主要还是依靠原来的鲜卑族贵族,作为军队的骨干。他颁布了群臣将士须按战功分赏虏获财物的命令,以鼓励贵族和鲜卑士兵,积极跟随他去力战。

经济上,拓跋珪“务农息民”,“劝课农桑”,重视农业生产。公元398年,他迁徒各族人民四十多万到魏京平城。对迁徙的民户,发给耕牛,“计口授田(按人口分给土地),”向他们征收封建赋税。拓跋珪还亲耕“籍田”,以表示对农业的关心和重视。于是,魏国的经济力量,不断得到增强。为进行统一战争,准备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随着魏国的逐渐强大,拓跋硅统一北方的战争也逐步展开了。

从公元388年起,拓跋珪先后攻破周围的库莫奚部,(东胡)、铁勒部、袁纥部(回纥)、以及南匈奴的卫辰部。黄河以南的各部族,纷纷归附。魏国的势力,逐渐扩大到黄河南北的广大地区。公元395年,拓跋珪在参合坡(今山西大同附近),大破后燕军,俘杀四、五万,俘获后燕文武将吏数千人,器甲军资无数。这是很重要的一次战役。接着,他便乘胜南下,先后攻取后燕的要地并州和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县),后燕灭亡。

拓跋珪没有完成北方的统一,便在公元409年死去了。但是,在促进鲜卑社会封建化和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方面,他已经作出了很太贡献。

拓跋珪死后,他的儿子拓跋嗣继位,即魏明元帝。这一时期,北魏曾发动对南朝宋的进攻,夺取了黄河以南司州、兖州、豫州的大部分。明元帝死,其子拓跋焘继位,称太武帝。拓跋焘依靠魏的强大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继续进行统一北方的战争。公元431年,他出兵攻占夏国的都城统万城(今陕西横山),俘虏夏王赫连昌。后又攻占夏国的最后都城平凉,终于灭了西夏。从此,关中之地尽为魏有。公元436年,攻灭北燕,又取得辽河流域广大地方。公元449年,进而大败北方的柔然,迫其北逃。拓跋焘乃在沿边设置九个军镇,严密防备柔然重新南下。到这时,北魏便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长达一百多年的十六国纷乱时期就此告终。这个统一局面为我国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魏孝文帝所实行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