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4449900000045

第45章 大帝的重建与分裂(9)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山区。山区人民贫穷,常患营养不良的病症。如大脖子病,今天医学上叫甲状腺肿大,得病的原因是食物中缺碘。孙思邈虽然不知病因,但他总结民间的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得知这种病是由于长期饮用山区里的水造成的。治疗这种病,需用海带、海藻,或羊和鹿的甲状腺作药物。他还发现用猪肝、牛肝可以医治夜盲症,用杏仁、吴茱萸(zhūyú朱于)、蜀椒和牛奶、白蜜等可以医治脚气病,用谷皮煮汤合在粥内,可以预防脚气病。从现代医学看,患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患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孙思邈治疗这两种病的药物,正含有这些成分。

孙思邈很重视妇婴保健。他强调妇女和小儿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主张妇女和小儿的病应当另立一科。后来,我国妇科、小儿科医学的发展,应该说是受了他的启发。孙思邈提出孕妇不要受惊,临产时要安静,不要紧张。婴儿生下来,要让他哭,小儿的衣服要软,不宜过厚,要经常抱出去晒太阳,吸新鲜空气,不要整天藏在帐子里。他把身穿厚衣不见风日的小儿,比作阴地的花草,说这种孩子身体一定很弱。他还对哺乳的时间、次数和分量,以及护理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也一一作了说明。他对治疗难产和产后的一些病,也有一定贡献。

他认为讲求卫生,可以预防疾病。他说人要经常劳动,但不要过度疲劳。他自己经常栽种药物,早晚做按摩、气功和打太极拳。他还要人们不要随地吐痰,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过饱,喝酒不要过量,饭后要嗽口,睡眠不要蒙头、不要张口,等等。他对卫生常识的这些看法,直到今天,仍然十分有用。孙思邈活到一百零一岁,同他注意卫生当然有很大关系。由于他长寿,魏征等修齐、梁、周、隋等朝的史书时,都曾征求他的意见,请他提供过资料。

此外,孙思邈在医治一些疑难病症和针灸等方面,也有不少成就。

孙思邈还很重视医生的道德和医疗态度。他说一个好的医生治病,必须要精力集中,不能有丝毫贪求财物的念头。对病人要非常爱护、同情。医生要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志愿,无论贫富贵贱,无论是不是亲友,都要一律对待。遇到危险的病症,不要先想到自己的利害得失而瞻前顾后。遇到出诊,不管山路怎样险阻,天气怎样冷热,或是在夜晚,自己吃饭没有,都应当立即就走。他说,有的人只读了三年书,就骄傲地说天下没有他治不了的病。等治了三年病,才知道自己懂得实在太少了。他还说有人偶然治好一病,就以为自己天下无双,这是医生致命的弱点。孙思邈的这些主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孙思邈一生勤奋钻研医学,注重实践,关心百姓疾苦,受到人民的崇敬。后世尊称他为“药王”,还将他隐居过的五台山,称为“药王山”。

李白的诗歌为我国历代人民所喜爱的原因

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到唐朝进入一个高峰。特别是诗歌,进入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许多杰出的诗人,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篇,流传至今还有近五万首诗。唐诗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具有优美的艺术形式。唐诗一般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初唐的诗人以“四杰”为代表,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以王维、李白、高适、杜甫、岑参为代表。中唐以李贺、元稹、自居易为代表。晚唐以杜牧、温庭筠、李商隐为代表。诗人辈出,真如群星灿烂。其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出生在唐朝北庭都护府所辖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以南)。五岁时候,随父入川,在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度过了少年时代。李白从小喜好文学,阅读了百家书籍。他常以诸葛亮等人自比,希望能为国家作一番事业。二十多岁的时候,他怀着这种心情离开四川到各处去漫游。“渡远荆门(今湖北荆门)外,来从楚国(指今湖北)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首诗表达了他当时豪迈的心情。李白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他又走过黄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四十多岁的时候,李白为朋友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到长安。他很兴奋,以为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来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间的人)!”当时,唐玄宗一味贪图享乐,政治腐败黑暗。李白不满于宫廷诗人的生活,经常沉醉酒乡。一次,唐玄宗下诏封李白为供奉翰林的官职时,他正在市上饮酒大醉。又一次,李白侍奉玄宗饮酒,又醉了。他乘着酒兴,叫唐玄宗最宠信的太监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甚以为耻,便找机会,在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李白见留在朝廷,无所作为,就愤然离开长安,继续到各地游历。安史之乱期间,李白为了抗击安禄山的叛军,应唐肃宗的弟弟、永王璘的邀请,在永王的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璘“谋反”,派兵消灭了永王璘的部队、杀了永王璘。李白也被判处流放,中途遇赦。762年,六十二岁的李白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安史之乱以前,唐朝的封建经济空前繁荣,李白出身于一个富商之家,生活优裕,得以漫游全国各地。他对自己、对社会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在这段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李白常常以豪迈奔放的热情,宏阔磅礴的气势,丰富的想象,大胆夸张的手法和生动轻快的语言,来描绘祖国雄伟壮丽的河山。他写长江的浩渺无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他写黄河的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景色:“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在山西河津西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写庐山瀑布的飞湍喷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写西北高原的塞外风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他写由秦入蜀道路的奇险壮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挠,即猕猴)欲度愁攀援。”他还写蛾眉山的瑰丽月夜:“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出蛾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这些诗,表达了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人们读了李白这些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诗篇,自然激起热爱祖国的感情。

李白生活的一部分时间,正是唐朝由强盛的顶峰趋向衰落的时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的作品中,必然反映出他所处的时代的特点。李白的诗,有斥责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和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内容。他揭露唐玄宗宠信的宦官飞扬跋扈说:“大车扬飞尘,亭午(中午)暗阡陌(田间的路)。中贵多黄金,连云(多的意思)开甲宅。”他写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舂米)寒”,“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他还写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祸:“洛阳三月飞胡沙(指叛军攻入),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洛水桥名)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李白在诗中也表达了他对封建圣贤倨傲不恭的态度,以及他蔑视封建统治权势、追求个人自由的愿望。他说;“尧舜之事不足惊”,嘲笑孔子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他还不止一次地表示:“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指桃李妖艳的颜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这种大胆地向封建礼教、封建秩序挑战的精神,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李白的诗发扬了我国民歌的优秀风格,感情真挚,语句自然而美丽。有一次,他在泾县(今安徽泾县)桃花潭和朋友汪伦作别,送了一首诗,表达他们之间的友情。“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如他写月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把描绘自然的美景和抒发自己的感情,把古典诗歌的格律和民歌的特色,出色地结合起来。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屈原以来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起了革新的作用,对唐代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他的诗流传下来的有近一千首,其中不少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唱。有的还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李白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受当时流行的道家思想影响,当他感到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不了的时候,也曾以求仙、醉酒来排遣忧闷。这种消极情调,在他的一部分诗中也有所反映。

杜甫的诗是“诗史”的缘由

杜甫(712—770年)比李白小十一岁。杜甫字子美,出生在河南巩县。他在成都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也称他杜工部。他的祖父是初唐的著名诗人杜审言。青年时代,杜甫先后到浙江、山东、河北一带漫游了十几年,开始创作诗歌。他歌唱泰山的名句:“会当凌绝顶(登上顶峰),一览众山小”,初步显示了诗人的才华。744年(天宝三年),杜甫在洛阳见到李白。两位诗人一起漫游河南、山东等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甫诗中说他和李白:“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白诗中怀念杜甫:“思君若汶水(象汶水一样长流不断),浩荡寄南征。”他们后来虽然没有再相见,但彼此总是深情地怀念着。

三十岁以后,杜甫来到长安,本想凭着自己的学问能够为朝廷所用,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然而,那时唐朝已经由强盛开始走向衰落,朝政一片黑暗,他找不到出路,困居长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在失意和贫困的生活里,杜甫逐步接触到人民的痛苦,引起思想上的变化。他愤愤地说出:“唐尧真自圣,野者复何知”。他的诗歌也由此赋予了现实主义的精神。这个时期,杜甫写了不少深刻反映社会矛盾的诗歌。如《兵车行》,揭露农民由于负担沉重的兵役,造成:“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野草)。”又如《前出塞》,抨击了唐玄宗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动的不义战争。又如《丽人行》,斥责了宰相杨国忠一家的奢侈荒淫生活。还有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写一个冬天,杜甫从长安回家探望妻子,刚进家门,就听到一片号哭的声音,原来是他的小儿子饿死了。他回想路过骊山时,唐玄宗正同贵族、官僚饮酒作乐,而老百姓却无衣无食,就愤懑地写下了:“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城阙指帝王居住的京城)。”其中,还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深刻反映贫富对立而流传千古的名句。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杜甫带着全家走在难民的行列里,饱尝了逃亡的苦楚。不久,他被叛军抓住送到长安。长安经过一场战乱洗劫,到处呈现着国破家亡的惨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集中表现了杜甫当时忧愤的心情。后来,他逃出长安,继续过着流离的生活。这期间,他虽然做过几任中央和地方的官吏,但都很不得志。他曾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修了一座草屋,居住过几年。杜甫在这段时间里,和“田夫野老”,也就是和附近的农民常常往来,亲密无间。说明杜甫诗歌中的精华,即所包含的人民性,是他和人民相接近,对人民增进了了解的结果。他这时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了他希望有“广厦千万间”,使天下贫苦士人都有房子住的抱负。藩镇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逼得他后来仍旧到处飘泊。770年(大历五年)的冬天,满头白发的杜甫,贫病交加,在湘水上的一条小船里,永远停止了歌唱。

由于杜甫的诗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真实情况,所以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大量的诗歌,揭露了唐朝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期间,杜甫亲眼看到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痛苦,促使诗人写出很多不朽的诗篇。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就是这个时期写的。其中,又以《石壕吏》最集中、最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充满了人民血泪的时代。《石壕吏》叙述一天晚上,杜甫投宿在石壕村,听到官吏敲门,抓人去服兵役。老爷爷爬墙逃走,老婆婆去门口向官吏哭诉:“我的三个儿子都在军队里,两个已经战死了。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妇,还有个小孙子要喂奶。你们一定要人,就把我带去吧,我还能帮着烧饭。”官吏就把老婆婆带走了。杜甫在诗的结尾写出了一幅凄惨的场面:“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对人民在战乱中所承受的沉重兵役和徭役负担,是多么逼真的描述啊!

杜甫的诗在艺术上也有很大成就。他的诗感情真挚细腻,风格沉郁雄浑,语言千锤百炼。他在诗里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诗改罢自长吟”,“为人性癖(爱好)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都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苦心钻研的功夫。

杜甫一生写下几千首诗,留下来的还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诗歌广阔地、鲜明地反映了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后世的人都对他的诗给予很高的评价。唐朝的大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朝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称颂他们的诗:“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指唐朝的四邻)。”历代的诗人都把杜甫的诗奉为学习典范,尊称他为“诗圣”。杜甫在成都居住过的浣花溪畔草堂,后人修为祠宇,解放以后重建为“杜甫草堂”,面貌一新,成为全国著名的名胜古迹,吸引着中外的游人。

杜甫的诗,也同样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封建正统思想影响较深,成为消极的成分。自然,我们不能以今人的要求苛求于他。

白居易诗的特点

自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之后出现的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下邽(ɡuī归,今陕西渭南)人。晚年寓居洛阳的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他生活在安史乱后、唐朝走向衰落的时代。那时候,宦官专权,政治腐败,藩镇割据,相互混战,土地高度兼并,苛捐杂税繁多,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自居易十一、二岁的时候,为逃避藩镇战乱,同百姓一起逃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就使他接触了人民,多少了解一些人民的疾苦。这对他后来能创作出同情人民疾苦的诗歌,有一定的影响。自居易从少年时代就喜欢写诗,十五、六岁时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受到当时的有名诗人顾况的赏识。顾况为人骄傲,对当时的文人大都十分轻视,看到白居易的诗歌,马上吩咐开门迎接,以宾礼相接待。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中做过几任官。自居易由于反对大宦官、大官僚和大贵族的专权,惹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以后又担任过许多地方的官吏。他曾做过一些好事,如任杭州刺史期间,主持兴修湖堤,利用湖水可以灌溉一千多顷田地。晚年,他退居洛阳。六十八岁那年,他得了风痹之疾,躺在床上,仍然“吟咏不停”,作病中诗十五篇。唐开成、会昌年代(836—846年),他和香山和尚往来甚密,滋长了消极思想。这是他局限性的一面。由于他老年自称香山居士,所以后人又叫他白香山。白居易死于会昌末年,终年七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