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
4450000000134

第134章 维也纳会议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按照第一次巴黎和约的规定,反法联盟各国在1814年10月1日召开会议,处理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的欧洲问题。这次会议持续了8个月之久,直到次年的6月9日才结束。除奥斯曼帝国外,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是世界近代史上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与会代表216人,其中有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普鲁士皇帝威廉三世、奥皇弗兰茨一世、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累、奥国首相梅特涅、普鲁士首相哈登堡、法国外交大臣塔列朗。与会国代表虽然很多,但在会议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俄、奥、英、普四个主要战胜国。为了满足各自的领土野心,四大国的代表在会议上各怀鬼胎,尔虞我诈,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俄国的野心最大,不仅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领土,还想取代法国成为欧洲的新霸主。因此,俄国在会议上极力主张在德意志保持普鲁士和奥地利两个大国,以图他们互相牵制,从中取利。同时,它还要求占领华沙大公国,扩大在东欧的势力。为了拉拢普鲁士,沙俄在会上提议将萨克森划给普鲁士,以补偿它在波兰方面的领土损失,这样,就把普鲁士拉到了自己的一边。英国代表、外交大臣卡斯尔累则力图使英国在战时占领的法国、西班牙、荷兰殖民地得到会议的承认。为了削弱法国的势力,又极力要求把法国的疆域限制在1792年的边界以内。为了同一目的,英国又建议加强普鲁士在莱茵地区的势力,同时,竭力阻挠沙俄独霸华沙大公国的要求。奥地利代表、首相梅特涅从保持奥地利在德意志优势的目的出发,主张保持德意志的分裂状态,竭力反对普鲁士夺取萨克森和莱茵地区,同时也反对俄国在欧洲的扩张。这样,在维也纳会议上,俄普一方,英奥一方,为了各自利益吵成一团。法国代表塔列朗利用双方的矛盾,打着“正统原则”的旗号,要求肯定法国革命前的封建君主为正统王朝,应该恢复它的权力和领土。塔列朗的目的是利用“正统原则”来最大限度地保持法国的领土。这一原则受到了欧洲各个封建专制国家的欢迎,都想利用这一原则来保持自己的根本利益,以稳定欧洲的封建秩序。塔列朗充分施展其外交手腕,又与英奥勾结起来,极力反对俄普的扩张。在英奥的支持下,法国居然获得了第五强国的地位。1815年1月3日,英、法、奥3国缔结了秘密同盟条约,共同对抗俄、普。最后双方由于拿破仑复辟而不得不互相妥协,在1815年6月9日匆忙签订了“最后总决议案”。

根据这个总决议,俄国获得了波兰的大部分领土,并建立了波兰王国,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兼任国王。此外,俄国还合并了芬兰和比萨拉比亚。

英国使战争中夺取的法、荷、西的殖民地在会议上合法化了,主要包括多巴哥、特立尼达、塞舌尔、毛里求斯、锡兰以及马耳他和圭亚那等地区,并获得了对爱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这样,英国不仅控制了整个地中海,而且还由于占领了好望角,从而又控制了欧美经非洲到亚洲的航路,成为名符其实的海上强国。

普鲁士割占了莱茵省和威斯特发利亚省的一部分以及波兰的波兹南、但泽,使其势力范围扩大到莱茵河左岸和波罗的海南岸。

奥地利占有萨尔斯堡、提罗尔、伦巴底、威尼斯以及达尔马提亚沿海地带。

根据总决议,法国保持了1792年的疆界。拿破仑的“百日帝国”覆灭之后,反法同盟各国又于1815年11月20日与法国订立了新的条约。根据条约,法国又割让出东部边界的一些地区,从而恢复到1790年的边界。同时,各战胜国要求法国交出军舰,赔款7亿法郎。在赔款偿清之前,由反法联军占领法国东北部各主要要塞3—5年。

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主持会议的大国不顾弱小国家的利益,粗暴地干涉它们的民族自决权,将比利时和荷兰合并,称尼德兰共和国,将挪威和瑞典合并成为一个王国,瑞士定为永久的中立国。丹麦则又得到施勒斯维希和霍尔斯坦。从而在法国的北部和东部设下了一个屏障。

维也纳会议按照奥国首相梅特涅的建议,将德意志35个封建君主小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一个由奥地利代表主持的松散的邦联会议,因此,德意志仍然保持着四分五裂的状态。

意大利的封建割据状态仍然被维持着。奥地利占据了伦巴底和威尼斯,托斯坎纳为奥地利斐迪南大公的世袭领地,帕尔马为奥国公主(拿破仑的妻子)的世袭领地,摩德纳为奥国大公德埃斯特的世袭领地,撒丁王国控制了意大利西北部的部分地区,路卡成为西班牙公主玛丽·路易丝的领地。那不勒斯恢复了波旁王朝的统治,罗马则成为教皇的领地。由于意大利封建小国林立,奥地利实际上处于主宰地位。

维也纳会议在英、奥、普、俄四个大国的操纵下,为了达到消除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恢复和巩固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封建秩序,镇压欧洲的民主运动,重新分割欧洲领土的目的,不惜违反各个弱小国家人民的意愿,肆意践踏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用武力强行划分欧洲的政治版图,把许多被拿破仑征服的国家,又重新置于战胜国的统治之下,强行恢复垂死的封建秩序。这次会议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一次欧洲封建列强的分赃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