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太阳像一枚巨大的火球,毫不吝惜地释放出巨大能量,照射大地;强烈的阳光,把大地烤得酷热难当,热气腾腾;这酷热的天气,告示着人们这是个酷署的季节,这季节有利于万物生长加快果实成熟,是个硕果累累的季节;也是庄稼人收获的季节,又是晚稻栽插的季节。
收获季节,是令人向往的季节,是农民们最盼望的季节。但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人们在这露天天气里干活,流动的空气中,散发着炽热的热气,划根火柴就能点燃似的,就像一团火似地烤在人们身上,热烘烘的让人难以承受;署气逼人,简直就像一个大蒸笼,笼罩在人们身上,蒸得人浑身难受;人们在这强烈的阳光下劳动,个个累得大汗淋淋,口干舌渴,那晒黑的皮肤,经热气一蒸,从毛孔里渗出的豆大汗珠,在脸上身上滚动着,无声地滚落到土地里,很快地溶入到泥水之中,看不到一丝痕迹;人们身上穿着的短褂短裤,被汗水浸湿透,湿漉漉地贴在身上;在阳光蒸发下,很快又挥发出白渍的盐霜,清晰地印在衣服上,穿着的衣服成了白花花的一块。为了抢收抢插,农民们仍然用毅力战胜这酷热的天气,在这恶劣的环境里忙碌着,坚持着;在这大忙季节里,人们只有一个心愿,争取在立秋之前,完成抢收抢插任务。
天公有时也做美;偶尔,从天际里吹来一丝微风,虽然这微风,对酷热的阳光,丝毫没有减少它的威力;但也给人带来一种轻微凉爽的感觉;微风吹在热浪中,却也能给人们的呼吸带来通畅些,使人们心里也感到一丝轻微的舒适,也能缓解一下心闷的感觉。
在这闷热的天气里,人们祈求着风起大些,最好不要停止,把大地上热气吹到天外,最好是荡然无存;在这燥热的天气里,人们的祈求只能是个幻想,是一种寄托。但风给人间带来最多是好处,风调雨顺,和风吹拂有利于万物生长,给人间带来所求的希望。虽然一年当中也有几次狂风暴雨,也许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如果对这自然灾害提前加以预防,也可以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狂风虽无情,和风也有情,它能播雨,能给花传粉,给植物的果实带来丰收,风调雨顺是人间的祈盼,也是人间丰收的象征。
冬天的风虽然凌刺,伤害肌肤,给人们生活带来不适;但带来的雨雪,也能缓解冬季作物的旱情,能滋润小麦、油菜等作物生长。夏天却不同,人们祈盼着风,风能给人凉爽,给人间带来清凉的世界,让人觉得夏天之风凉爽,特别亲切,是个最好的朋友。春夏季节,风雨能创造绿色世界,给大地创造生机,让青春多彩美丽的景象荡漾在整个大地上,让农民们看到了硕果飘香的季节,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夏秋之交,酷热的天气,给大地主人一一农民,真正是个巨大威胁,在田野上劳动的人们,浑身散发着热气,热浪扑身,蒸得人们心跳加快,令人心里发慌,让人有些窒息;可人们忍受着,坚持着,完全靠毅力和耐力战胜这繁重的体力劳动;“双抢”期间完全是体力活,容不得人们有半点虚假,对田间劳动的人,也是个严峻的考验;这期间,对人们来说,也是体力消耗最严重的时候。
在这夏秋接交之时,又是农村一年黄金季节,稻谷既要收割归仓,又要抢插晚稻秧苗,为了抢收抢插,农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多干一分钟,就会多打一些粮食,早栽一天秧苗,就能为晚稻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会增加粮食产量;老农们凭着多年栽插水稻经验,从经验中总结出栽迟的晚稻,一旦遇上寒流,那将就会使稻谷减收减产,功成倍半,那将会让农民们汗水白流。
徐岭队里的男女老少,在这热火朝天的田地里整整干了满上午,人们虽然又饿又累,又热又渴,强劳动量过度耕作,使每个人的身子都感到疲乏,甚至有些吃不消;为了抢收抢插,和季节赛跑,个个都在攒着劲干,目的是为了多打粮食,使晚稻有个好收成。临近中午,又疲又累又饿的人们,盼望着中午饭这一刻到来,好回家吃饱了饭,歇会儿;下午好有劲干活。
队长徐光荣用眼望望天空,看着太阳正中快要偏西,该是吃饭的时间了,应该让大家回去歇口气,休息会儿,好恢复体力;他用嗓子喊了声:“大伙们,回家吃饭吧。”
大家听到队长徐光荣喊出收工声,个个喜出望外,巴不得快点回家吃饭休息;人们放下手中农活,收拾着手中农具,挑着稻谷,扛着锄头,拿着镰刀走上田头;男人们挑着刚打下的稻谷,挑到晒场好让阳光晒干;犁田耙田的卸下牛枷,由放牛女孩把牛牵到树荫下,用事先割回的青草喂牛,让牛吃饱休息,好下午干活。在回家的路上,赤着脚的人们踩在发烫的土地上,有的还边走边不断地埋怨着说:“这老天太热了,让人真的受不了。”
回村的路上,人们虽然疲劳缠身,劳累并没有磨掉年轻人的乐趣,年轻的小伙子、小媳妇们仍然互相打趣地开着玩笑,还有那些年长些叔叔、婶婶们、哥哥、嫂嫂们说着打情骂俏的粗话,就像发情的公牛一样,再累也累不垮精神;乡村人粗野的性格全在乡野的气息中暴露无遗,只要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人们的精神又空前高涨,神气十足,竟忘记了全身疲劳,神情轻松,也把这闷热的天气冲淡了些。
说来也怪,只要人们说些有趣的笑话,人们全身疲劳也会感到慢慢消失,浑身也就轻松了许多,随之劲头又高涨起来。“笑一笑十年少,”笑能给人解千愁,笑能给人带来身心健康,这话一点不假;精神鼓励能战胜一切,能增强人们的意志,能提高人的免疫力,给求生者带来巨大的希望,精神气是人最大的精神动力,也是人的一种最大精神支柱。
其实中午休息,对于“双抢”劳动的人们来说,只是个代名词;男人们可以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找个通风处,坐下喝口水,抽袋烟;在女人做饭时,搬条凉床,到通风处或树荫下躺下睡会儿,享受一下这难得的时光,休息一会儿,调养精神,准备下午下田好干活。对女人们来说,传统的习惯,做饭是女人的事;女人们回家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闲着,相反,这段时间更忙碌,既做饭,又要拣菜,还要喂猪;传统下来的女性,一年到头任劳任怨地干着家务活。不过,这中午时间,唯一给他们带来奢求的是不会遭到阳光直射,而在阴凉的屋瓦下做着各种家务事,心里感觉比在阳光下稍微要凉爽些;但烧火做饭,站在灶边,灶里的柴火发出的热量,也蒸得让人汗不断地从毛孔里渗出,湿漉漉的衣服粘在身上,让人感觉有点不舒服。
男人们回家,摘掉草帽,脱下上衣,只穿一个裤衩,让身上的热气散发出去;这样做虽不太管用,但比穿着裤褂的女人要好些;可传统的女性仍穿着满身衣服,生怕自己露失胸部,露出胳肢窝,有失体面,遭人耻笑,遭人唾骂;这大热天里,太让女人们遭罪。
炎热的天气,正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加快了果实成熟,阳光对植物生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山上自留地里,芝麻、花生、大豆、山芋、蔬菜、各种瓜果,青青绿绿,六月桃,南瓜已开始采摘。各种植物的叶子,在中午强烈的阳光暴晒下,叶子表面出现了焉巴巴的现象,但仍充满着生机;野外的果实,在尽情地吸收着阳光的热量,让果实由青变红逐渐成熟。虽说这些植物叶子,被强烈的阳光晒焉了些,但到了晚上经浓重的露水一润,叶子又青青地发着亮光,又恢复了青春的气息。但这些植物最迫切需要的是经常下雨,或浇水滋润才有利于作物生长。
山上、田间、地头的草丛里,各种各样的小昆虫,为了自己的小生命,纷纷地躲在没有阳光直射的草丛里,树叶下,让枝叶遮蔽着它们幼小的躯体;大概这酷热的天气,署气逼人,热气逼得草丛里的虫子发着燥热,在草丛中发出“叽叽啾啾”叫个不停,好像在鸣不平,埋怨老天爷太不近人情;强烈的阳光好像要烤焦这些小生命,可这些生命力很强的小虫,为了生存,尽量地找个阴暗潮湿的地方躲着,来保护自己的小生命,避免那强烈的阳光,把那小小的躯体烤干。
田野里,没有收割完的水稻,饱满的谷穗垂下了头;栽插的秧苗在热浪中成长;这种温度,不适宜动物的生存,倒适合植物生长,会加快果实饱满。微风吹起,田野里到处荡漾着青黄的海洋,绿的泛起绿波,黄橙橙的果实,像黄金一样发着金光。庄稼人不但在田间忙,而且还要利用早、中、晚休息时间,忙着自家的自留地。
在大集体年代,自留地是各家仅有的小粮库、小菜园,也是农家经济之园,自留地里一年四季套种的山芋、南瓜、青菜、大豆、小麦、棉花、油菜等作物,是那缺吃少穿年代自供品,这些菜蔬可以填充人们的肚皮,可以起到补给粮食不足的美食,也可以说是养家糊口的好土地。如果座落在城镇边的村庄,沟旁、田头、堤坝边的一点自留地,种植的蔬菜、瓜、豆;除了自家吃之外,还可挑到街镇上去卖,赚点零用钱,以补家庭经济不足;大集体年代每家自留地,也是镇边日常生活唯一的经济来源和自产自吃之地。
靠近村子不远的山坡地上,有位年轻的妇女,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正在骄阳下,在山芋地里除草;随着胳膊不断地挥舞,一棵棵小草被铲除;她边锄有时还弯下腰,用手拔掉靠近山芋边的小草,弯下腰的身子贴近地面上署气,大地上的热气把她蒸得心里有些发慌;可她用顽强的毅力,去战胜这酷热的天气;仍坚持着边锄草边拔草;山芋苗已成藤漫之式,苗边生长的小草,她不敢用锄产,稍不小心,会伤着山芋苗;因为这些小草贴着山芋苗生长,不用手拔很难除掉这些杂草。杨英香在地里细心地除着这些杂草,锄过的杂草,由于连根除掉,青青的杂草,在阳光直射下,很快枯萎转为乏白。
这些生命力极旺盛的小草,它比农作物生命力强多了;如果不及时除掉,拖上一段时间,经过疯长之后,会严重地危害农作物生长;田地里生长的庄稼,最怕的是这些草类的侵入,这些杂草如果不及时除掉,一旦让其生长,这些小草会迅速漫延覆盖整个土地,就会吞没庄稼,让禾苗渐渐萎缩,难以生长,庄稼就会遭到灭顶之灾。因此,蝗虫和草类是庄稼地里禾苗二大天敌;在没有有效的除草剂年代,人工除草是唯一的办法,这些杂草,种一茬庄稼起码要除上三、四次,还要连根除掉,才不会造成后患;这样,庄稼才有丰收的保障。
为了一家五口人的生活;杨英香不得不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让病弱的丈夫回家做饭;自己却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干些自家自留地里活;她头上戴顶大半旧的草帽,经过多年日晒雨淋,草帽的颜色己经变黑;这遮凉的草帽,却遮不住这酷热的热气蒸腾,豆大的汗珠顺着她那圆圆的脸颊,不断地滚到干燥的土地上,汗珠沾地,看不到一丝潮湿的痕迹,很快地被地面热气所蒸发;唯有那湿漉漉的衣服,贴在她那匀称修长的身材上,她不时地用手揩试着脸上汗珠,并把散到脸颊上的头发,向后垅去,并取下夹子又夹了一下;然后又弯下腰用力地锄草。她那两只美丽的大眼睛,用心盯着地面的芋苗,生怕一不小心把芋苗锄伤。她边干有时也从咽喉里,发出一两声轻微的叹息声;从这声叹息声中,从中可以看出她心中包含着酸楚与无赖。她不停地锄着草,心想尽快地多干些活,把这损害庄稼的杂草,尽快地除尽,好让芋苗茁壮成长,收获时有个好收成;让全家人能吃饱肚子,这是她最大的愿望。夏天的骄阳真的是:太阳似火犹蒸笼,汗水浇身如爬虫;低头锄草心闷热,除草积肥禾旺盛。
杨英香今年三十二岁,因丈夫徐吉春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习惯地称她为杨二婶;她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由于家庭负担过重,长年累月地劳动,风吹日晒雨打,使她那苹果似的脸盘,有些红润,乍一看,她的肤色仍显白里透红,并不显得太黑,仍透出青春美丽之色,活力四射。因为长年劳动时,她有戴草帽的习惯,所以肤色永远保持着年轻;她那弯弯的眉毛下,从她那一对大而黑眸的眼睛看得出,年青时是个漂亮而又和善的好姑娘;虽然她那方圆的脸庞上,悄悄地爬上少许的皱纹;善良而又美丽动人的大眼睛,虽有点接近愁虑之色;但从她的眼光里,不难看出里面包含着许多苦涩与不幸;她那紧闭的嘴唇,不时地张开呼吸着,好像要把这心中的闷气,吐得一干二净,好让自己舒坦些,使自己凉爽些;可这仍无济于事,热浪依然逼人,逼得人连呼吸都有些困难,让人有点窒息。为了不使一家人不饿肚子,她不得不拼命地干着活,这种拚命干活,她完全靠的是毅力与顽强拚搏的精神,去战胜劳累的折磨,其目的是想让一家人生活有个着落,过一个平稳的日子。
由于从早上干到中午时分,杨英香实在太累了,为了一家人三餐有饭吃,她不得不利用这中午休息时间,干些自留地的活,让自己种的杂粮,如山芋、南瓜、小麦、豆类、白菜、萝卜、还有其它蔬菜搭配着吃;做到每餐搭把菜,十天省一袋;以解决全家人温饱问题。她锄了一段地,实在累得不行了,才停下手中锄头;摘下草帽对着脸扇了几下,又抬头看了看太阳,太阳已偏向西边,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在自留地干了。家中的饭菜,估计丈夫已做好;回家吃饭后,还要休息会儿,下午好有精神在队里干活。想到这里,这才扛着锄头向村里走去。
山丘上松树林里,不时传来几声鸟鸣声;池塘坝上的杨柳树、白梓树、枫树上,知了在不断地发出“嘶嘶”叫声,池塘里青蛙也在“咕咕”地叫个不停;在这盛夏的季节,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鸟儿和昆虫最频繁活动季节,正是它们繁生后代的好时光。
杨英香走到家门口时,从屋里传出丈夫徐吉春的咳嗽声;这咳嗽声,杨英香早已习惯,但也无赖,也很揪心;丈夫的病情一直在她心上是一块心病,时刻牵动着她的心,她耽心丈夫病情继续恶化。丈夫的肺病,在当时医疗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实在是一种治不好的绝症;因为徐吉春的肺病已到了晚期,只能保守治疗,延长病残寿命,要想治愈根本上不可能。
由于家庭人口众多,孩子们又幼小,丈夫长期生病,使家庭陷入困境;经济出现拮据,很难有良好的条件维持徐吉春的病情,为了维持丈夫生命,稳定丈夫病情,不让丈夫病情继续恶化;杨英香采取唯一办法,除了加强药物治疗外,最主要一点,还是加强丈夫营养,再就是减轻丈夫劳动量,为了做到这一点,她采取的措施,就是平时一家人缩衣节食,把省下来粮食卖出钱,买些药品和营养品,来延长丈夫生命。杨英香这种做法,当时在病者身上却带来奇迹,可以说真正地让丈夫徐吉春的生命,延长了好多年。
杨英香走近家门口,就听到丈夫从屋里传出咳嗽声,她心疼地从肩上放下锄头,靠在门口墙壁上;听到门口有锄头落地的声音,从多年相处生活中,徐吉春不猜也能猜出是妻子从地里干活回家了;他从厨房屋里伸出头,那瘦黑的面孔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并心疼地说:“孩子他妈,回来啦!大热天少干点,多歇会儿,别把身子累坏了。”
“嗳,我知道,你也多歇息,一般的小事,让孩子们帮着干干。”杨英香脸上挂着笑意,有些疲惫地回答。
“我也只能帮着做点手边活,累不着。”徐吉春咽喉里痰堵喘着说。
徐吉春关心妻子话语中,包含着对妻子的疼爱与尊重,愧疚自己病弱的身体,给家庭添了不少负担,尤其给妻子肩上生活重担增加了沉重压力;并对家庭帮助无能为力,在心理上造成有愧于妻子,有愧于孩子们,给自己心理上造成一种负担;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病情影响了整个家庭生活,最主要的是拖累了妻子,自己病弱的身子,不能扛起家庭生活重担,家中一切繁重体力活,全靠妻子一人承担着,让妻子成为家庭主劳力;看到妻子每天拖着疲乏的身子,他也感到心疼与内疚;可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叫自己病体在身,连累着妻子,破坏着家庭幸福,让一家人跟着自己受苦,每当想到这些,他心里特别的不好受。
其实,在杨英香还没有认识徐吉春时,年轻的徐吉春就已染上这种肺病。当时村里也有好多人染上肺结核,这都是大集体年代,村里人在一起共同生活,没有隔离,没有起到防疫作用,加上村里男人们,都沾染上吸烟的习惯,不管有病没病,男人们在集体干活休息时,或在一起拉家常时,喜欢传递着烟杆吸烟,吸烟的人烟瘾都很大,他们在一起很少重视烟酒的危害性,谁也没有防范吸烟对身体有害健康的作用。
徐吉春十多岁就吸烟成瘾,而且烟瘾特别大,自从染上肺结核病时,他不听医生劝告,劣质烟草一直危害着他的身体健康;这种病,在当时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好多病人都被医生判为绝症。因此,村里上辈人好多人染有肺病,正当到了壮年时,应该为家庭建功立业时,因疾病缠身时,就断送了年轻的生命。而到了徐吉春这个年代人,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肺结核病对身体的严重危害,人们一直在吸烟,糟蹋着自己的身体。
杨英香嫁给徐吉春,完全出于同情;他俩当时是在JX省JJ县马回岭镇上认识的;不知是同情,还是纯朴,诚实的徐吉春感动着杨英香;那时天真纯洁而又漂亮的杨英香姑娘,不知为什么看上了这个瘦弱的外来打工者,论相貌徐吉春看上去很平常,论身材徐吉春上中等身材,可以说其貌不扬。当地也有年轻人相中她,她就是看不上;她乐意同徐吉春交往,也一厢情愿。徐吉春年轻时,善于言笑,说话幽默,对人热心又热情,在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徐吉春良好的品质,博得了杨英香的芳心。
徐吉春又怎么认识了JX姑娘杨英香呢?这话说出来有段情由;那还是在******年代,五八、五九年集体在一起吃大食堂,因闹灾荒,皖西南地区饿死不少人,好多人逃离家乡去外地谋生。生活所迫,无奈之下,徐吉春同村里几个年轻人一道,跟着师傅,带着弹花工具,从安庆老家到JX九江地区去谋生,跟师傅学了几个月学徒,因弹棉絮手艺易学易懂,徐吉春很快就跟师傅学会了弹棉絮;九江又是JX省的产棉区,被马回岭供销社招去加工棉花,在当时工业不发达的情况下,加工棉花完全靠手工操作,后被马回岭供销社招为正式职工;那时杨英香在供销社当营业员,他俩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杨英香天生活泼,是个为人勤快的好姑娘,从小就有助人为乐的情操。每次,遇到单身汉徐吉春洗衣时,她总帮着洗,日长天久,俩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对此,徐吉春心里很感动,也很感激;他从心里悄悄地爱上了这个善良的姑娘,不过他没有从口头上流露出来,而是把这份爱深深地藏在心里;其实,他也知道自己其貌不扬,很难配得上漂亮的杨英香姑娘,有了这种自卑心理,他也不敢在这么好的姑娘面前表达;杨英香姑娘太美丽,太善良,太动人;他既爱又怕,怕的是自己说出来,杨英香如果回绝自己,那将给自己造成难堪;再者自己又有病魔缠身,难免以后会出现意外;为了杨英香人生幸福,为了防备自己的身体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心里清楚地知道,如果真的同杨英香结合了,那将会害了这个善良姑娘一辈子。权衡利弊,经过再三考虑,为了美丽而又善良的杨英香姑娘有个幸福人生,他硬是把这份爱偷偷地藏在心里,让自己备受爱的煎熬;表面上疏远她,尽量与杨英香少接触;可他内心里做不到,爱是情感的表现,在心中燃起的火花,不是想泯灭掉就能泯灭掉;如果爱上一个人,藏在心里越久,也就越来越想念,就像深藏的火山受到压抑,随时都会暴发一样;可爱这情思太缠绵、太痛苦、太折磨人、又太伟大;回想俩人在一起交往经历,又有种幸福潜流在心中涌动,要想疏远这份情感,他却做不到,他在心里反复搏斗,反复地折磨自己,让自己吃不香睡不稳,食不甘寝;爱的意念在他脑中,怎么挥都挥不去;说句心里话,他是多么爱这个善良、勤劳、纯朴的杨英香姑娘呀!
有了对杨英香的爱,杨英香的影子就像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地牵着徐吉春的心,青春的躁动,他那年轻不安的心日思暮想;但他心里也很矛盾,耽心自己身体状况,总在脑中暗暗告诫自己:“自己这个病身子,决不能连累这么好心的一个姑娘。”
徐吉春追求爱,心中有所顾虑是有道理的;他不是痴人,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他明白自己染上肺病,是个治不好的病,将来会给家庭带来不良后果;从上辈人得出的这种病后果看,可以说是个绝症,自己很难逃过这一劫。为了杨英香美好未来,为了杨英香一生幸福,他断然决定不向杨英香求爱;他以一个兄长的身份同杨英香交往,以了自己相思之情。
倔强、温柔,富有同情心的杨英香,看到徐吉春总在无意有意地在疏远自己,心里有些不好受;看到徐吉春瘦弱的身子,觉得有种责任心来照顾他的病身子,为人善良的杨英香,毅然决定同徐吉春结婚。
从小把杨英香带大的奶奶,从别人那里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心里很难接受眼前这个事实,奶奶六十多岁,从小打心眼里就疼爱这个孙女儿;如今孙女儿要嫁给年纪轻轻就得了病的AH来的小伙子,老人家的反对,是对孙女儿关心与爱护;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孙女儿同一个体弱多病的人结婚,如果答应了这门亲事,那不岂是害了女儿一辈子;所以,奶奶坚决不赞成孙女儿这门亲事。
其实,奶奶反对孙女儿与徐吉春结合,是有理由的,同不幸的人结婚,这关系到孙女儿一生的幸福;奶奶对杨英香太疼爱了,因为杨英香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她看着可爱孙女儿从小就懂事,活泼而又招人喜爱,小孙女儿每一步成长,时刻牵动着她的心。一天,杨英香不想瞒着奶奶,借着机会对奶奶说:
“奶奶,我谈了一个AH来的小伙子,我想嫁给他。”
“那可不行,我一天天把你养大,如今翅膀硬了,自己做主嫁给外地人,我可不同意。”奶奶一口回绝说。
“可这个小伙子,别看他体弱,可他诚实纯朴,对我可好啦!”杨英香在奶奶面前撒着娇说。
“不管他多诚实,我要对你的婚姻负责,要嫁就嫁给本地人。”奶奶仍然反对说。
“奶奶,现在是新社会,政府都强调恋爱自由,奶奶你就支持我们吧。”杨英香抓着奶奶手说。
“现在是新社会,我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也懂;我不反对你谈恋爱,要谈就谈一个身强体壮的本地人,奶奶这么做,是为你好,也是为你一生幸福着想,以后在我身边对奶奶也好有个照应。”奶奶说出实话。
“奶奶,您放心,我同小徐结婚后,会经常看望您老,今后也会照顾好您老人家,我和小徐相爱,您老人家就成全我们吧。”杨英香摇着奶奶手。
“让你同小徐结婚,奶奶我真有些难以接受,孩子,你太善良了;既然你俩相爱,奶奶也不好再三反对,既然这样,让奶奶再想想好吧。”无奈之下,奶奶只好采取改攻为守的办法来拖延。
杨英香从小由奶奶带大,这里有一段情由,杨英香父亲在JX省闹革命时,毅然参加了革命队伍,最后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她的母亲,在杨英香三岁时,就已病逝;她连父亲的面都没有见过,母亲病逝时,自己太幼小不懂事,根本上记不清母亲的模样;从小失去父爱母爱的杨英香,一手由奶奶抚养成人,奶奶把她视为掌上明珠,时刻疼爱她,呵护她。
解放后,政府给杨英香家定了个烈军属,从此她家有了这个光荣称号,在当地显得特别荣耀;政府对烈属家庭特别关怀,到了读书时,政府又给她免费读书;由于书读得迟,念到三年级时,她为了帮奶奶干活,突然决定不读书了。解放初期,能念几年书,可以说是个秀才,是个识文断字的人。杨英香到了十八岁时,当地政府为了关照烈士后代,又给她安排到马回岭供销社当营业员。徐吉春的到来,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式,不知是出于同情,还是出于友好,她竟然喜欢上这个AH来的说话风趣幽默的瘦弱小伙子;这个小伙子工作积极,对人热情,根本上看不出是身染疾病的人。
徐吉春看上去病弱,但说话风趣而又耿直,是个直来直去的小伙子,直爽的杨英香喜欢他这种性格;为人实在的徐吉春是个单身汉,杨英香也是个单身姑娘,生活上他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互相交往中,慢慢地产生了感情,这份感情虽来得突然,但很牢固,也很执着;与徐吉春交往过程中,杨英香没有考虑后果,她的心太单纯了,太富有同情心,她同情徐吉春的命运,她要用自己的博大心怀去温暖他,让一个外来人感到真情存在。源于社会上阻力,杨英香心里也清楚地知道,要想同徐吉春结合,首先一条要说服奶奶。
隔过一段时间,一天下班之后,她从商场里买份礼品,回家带给奶奶,以讨奶奶欢心,看到奶奶高兴的模样,她趁机对奶奶说:“奶奶,你对我个人问题考虑怎样?奶奶,小徐可真是个好小伙子,他虽然病弱,仍有一股干劲,工作积极,乐于助人,真是个信得过的小伙子;您老人家不同意这门亲事,我知道是对我的关心,可是我真的很爱这个小伙子。”
“英香,你已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奶奶不反对你谈恋爱,反对你与小徐结合,奶奶是为你好,找朋友也要找一个体健的人,本地人,以后奶奶也有个依靠。”奶奶仍不赞成并有点反悔说。
“奶奶,我知道你为我好,我也知道您的心意,镇里离家不太远,我会经常去看你老人家,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同样孝敬奶奶,奶奶,您老人家发发慈悲成全我们吧。”杨英香拉着奶奶手央求着说。
“孩子,我知道你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为了自己的幸福,可不能把婚姻当儿戏呀!但我也不能眼睁睁地看你同一个身体不好的人结婚,将来如有不测,会害你今后受苦的,那将害你一辈子呀!”奶奶出于好心说。
“奶奶,你对我的关心,我谢谢奶奶;正因为他身体不好,我才决定去照顾他,关心他,让他的病好转过来。”杨英香做着奶奶思想工作。
“孩子,奶奶真的说不转你,那我也没有办法,路是你自己走,那你今后要好好过日子,照顾好小徐,让他平安地渡过这一生。”出于无奈,奶奶终于松了口。
“奶奶,我会的。”杨英香高兴地搂着奶奶说。
在杨英香坚持选择自己的人生之后;无奈之下,奶奶只好同意了杨英香与徐吉春这桩婚姻,并简单地为他们举行了婚礼,他俩就这样结合在一起。
徐吉春与杨英香结婚不久,逢上一九六二年分田到户,又赶上上山下乡运动;徐吉春从家中来信得知家乡要分田到户,为了能分到一份责任田,六三年,徐吉春听了老母亲的话,辞去了供销社的工作,带着妻子又回到祖籍安庆老家。
回家那天,徐吉春老母亲,江奶奶看到儿子从JX带回这么个漂亮媳妇,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她把杨英香拉到身旁,咧开嘴笑着,仔细地端详着。看到慈祥的婆婆,杨英香甜甜地叫了声:“妈。”
“哎。”江奶奶笑着合不拢嘴回答着。
看到这么好的儿媳妇,江奶奶高兴地颠着小脚,从儿子带回包里拿出糖果,高兴地发给前来看望的乡亲们。
徐吉春从JX带回一个漂亮媳妇,这个消息像一阵春风,吹遍整个村庄,传进人们的耳朵,整个村子沸腾了;徐岭村男女老少放下手中活,纷纷前来看望;徐吉春家小小的堂间挤满了人,人们看到徐吉春带回这么个俊俏媳妇称赞不绝。
徐岭队的村民,都是一脉相承,一个祖辈传下来的同宗同族,全队二十多户,一百五十多人,只要谁家有喜事或者办什么大事,全队人就像一家人似的,前来观看,前来帮忙,这个良好的传统习惯一直传到如今。
看到这么多乡亲们前来看望,徐吉春见家中凳子不够坐,又从隔壁左右家搬来凳子让大家坐;杨英香热情地给大家倒茶,初来乍到,就把自己融入到乡亲们之中;老奶奶们、大嫂们,还有同辈人,看到杨英香热情活泼,这么可爱,一眼就能看出是个贤惠能干的好媳妇,村民们打心眼里替徐吉春能找到这么个好媳妇而高兴。
江奶奶等众人走后,连忙给儿子儿媳整理房间,并从衣柜里找出新被褥,并整理好床铺,好让儿子儿媳回来有个温暖的家。
杨英香看到婆婆忙这忙那,她不顾旅途劳累;从九江到安庆虽然只有二百多公里路程,在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先乘火车,又等坐轮船,再从安庆坐汽车在一个小站下车,从汽车站在乡间小路上,走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到村子;由于等候车次轮船时间,三转二转,二百多公里路程,要二、三天才能到家;遇上有雾天气,轮船在长江里不能航行,有时等航班一天两天,是常有的事。年轻精力旺盛的杨英香,不顾旅途劳顿,仍精力充沛地帮婆婆干这干那,刚到家也不歇着。
江奶奶见刚进门的儿媳,也不歇会儿,帮自己忙这忙那;连忙用手拦住,关心地说:“孩子,你刚到家,坐车挺累的,坐下歇会儿,这些活,我能干。”
“不累,我年轻,不能看着您老人家干活,我闲着,一家人互相帮着干活是应该的。”杨英香面带笑容说。
“你这孩子,太会心疼人,这也是吉春这小子有福分。”江奶奶高兴地眯着眼说。
“妈,都是一家人,以后有什么事,只管吩咐,我不会干的活,请多多指教。”杨英香真诚地说。
“你这孩子说那里话,难得你有这份心,吉春娶上你这个孩子,真是前生修来的,我太高兴了。”江奶奶眉开眼笑地说。
婆媳俩边干边谈,由于地方方言不同,有些话语很难听懂,经过徐吉春从中解释,双方也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初次见面,杨英香和婆婆就这么融洽地在一起相处。
杨英香离开了熟悉的故乡,离开了乡镇,跟丈夫徐吉春来到徐岭这个陌生的小村子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在娘家很少干过农活的杨英香,开始了她的人生又一个转折点,一切从头开始,经过一年在生产队跟大伙一起锻炼,她学会了种田、种地、种菜、砍柴禾,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在煤油灯下,跟婆婆学会了针线活,还学会了做鞋缝衣服。
杨英香学会了针线活,对以后的家庭生活起到了很大帮助。在农村生活每天很辛苦,但她很快乐,同家人过得和和乐乐,孝敬长辈,疼爱家人,生活过得很充实;经过与村里人亲热接触与友好交流,她深深喜欢小村子里每一个人,村里大多数村民纯朴、诚实、热情,这一切深深地感染着她;她喜欢同村子里每一个人交往,和勤劳的乡亲们日出而做,日落而归;在一起共同劳动着。
徐吉春和妻子在家乡相亲相爱的生活着,一九六四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杨英香怀上了大孩子,看着妻子日渐隆起的大肚子,徐吉春高兴地说:“英香,我们可以做爸妈了。”
“看把你乐得,我也高兴,我可以当妈妈了。”杨英香有些羞涩地回答。
杨英香带着身孕,每天高兴地坚持在队里干着农活;就在这一年,大孩子徐江川终于降世了,看着胖乎乎的小子,全家人高兴得“呵呵”乐着。
徐吉春夫妇俩结婚不到十年,三个孩子相继出生,兄弟仨人年龄相差二、三岁;孩子们的出生,虽没有给家庭带来大的负担,孩子们从小跟大人们同吃同居,同样的生活着,没有特殊待遇;只要吃饱穿暖不挨饿不受冻就行了。最大的难题,徐吉春夫妻俩每天在集体干活,出生后的孩子不会走路需要人带领;徐江川出生时还好,由奶奶带着,可到了徐江川五岁时,奶奶却突然去世了;奶奶病逝离去,却给全家人带来不幸。
在徐江政、徐长青出生后,由好心的五保户涂奶奶带着,涂奶奶因患有严重妇科病,一生没有生育孩子;但她对村里孩子们特别好,谁家没有老人带孩子,她主动帮着带,带别人的孩子,就像待自己亲孙子一样亲热,可以说村里过半的孩子,都是由她带大;因此,涂奶奶受到村里人特别敬重。
涂奶奶六十多岁,孤身一人,满头银丝,额头上眼角上布满皱纹,是个饱受风霜历经苦难的人;由于疾病在身,政府把她列为五保户,由生产队抚养着;她老人家虽有病在身,但从不闲着,大忙季节,她边带孩子,边在晒场上帮助看鸡,防止鸡吃集体的稻谷,还帮生产队养过猪,总想不能让政府白养着,尽可能地在生产队力所能及出点力,让自己心安理得生活着。
家中人口增多,加上丈夫多病,生活的艰辛,使杨英香家生活陷入困境之中。杨英香宁愿自己和孩子们生活过苦点,衣服穿破旧点,;并想方设法地饲养些鸡、猪,增加家庭收入,并带领全家人节衣缩食,把节约下的粮食变卖成钱,尽量买些营养品药品,滋补或维持丈夫病弱的身体;别看徐吉春才三十出头的人,由于风霜日晒加上病情折磨,看上去与他的实际年龄不相称,看上去像个六十岁的小老头一样。要不是杨英香照顾得好,也许早是个入土的人了。平时,家中的收入除了买些家庭日用品和孩子们学习用品外,家中的收入基本上都用在维持丈夫生命上。
只要是鸡下蛋季节,每天早上杨英香必须给丈夫冲上一个鸡蛋羹,给丈夫增加营养;鸡蛋羹制做简单,杨英香每天早上煮粥,水烧开后,敲碎鸡蛋壳,把蛋清放进瓷缸里,放上糖或猪油,用自制的芝麻粉拌在一起,用热米汤冲上,然后用筷子搅匀,再用盖子盖上即可。放进热米汤与芝麻粉搅拌时,芝麻粉香喷喷直扑鼻孔,让人闻到味道真香,简直让人有些口谗;小江川闻到浓浓的香味直扑鼻孔,他真想喝一口尝尝。可一想到母亲的话,这是给父亲补养身体,咽了咽口水,又忍住了。
由于从小同母亲在一起受苦,受到母亲勤劳的熏陶,让他从小懂得大人们的生活艰难;为了减轻父母肩上压力,六、七岁时,就学会了做饭、扫地、打猪菜、拣柴禾;在母亲指教下,学会了制作鸡蛋羹,经常让父亲有香甜可口营养鸡蛋羹尝。
做为父亲徐吉春每当看到懂事的孩子们,他有些心疼地对妻子说:“孩子们,这么小就能为家庭分忧解难,我心里也感到一种宽恕;但想到因为自己的病,而连累整个家庭,让一家人过着贫困的生活,跟着自己受苦,我心里感到特别的内疚,也很难受;我多么盼望着自己的病很快好转过来,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那该多好呵!”
“看到这仨个懂事的孩子,你高兴,我也高兴,对未来,我们看到了希望;但你不要急,经过调养,我相信你的病会好转起来。”杨英香安慰着丈夫说。
为了怕丈夫的肺病传染给家人,杨英香特地为丈夫置了一套生活用具,铁碗、铁筷子、铁茶杯,碗上印有“老三篇”,茶杯上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这几个红字特别醒目;盛菜的盘子,都是单独使用,从不让丈夫的生活用具与家人共用。为此,杨英香还叮嘱过丈夫说:“你吃过的食物,绝对不能给孩子们吃,如果给孩子吃了,那将影响孩子身体健康,是害孩子们。”
“英香,这我知道,我这种病,容易传染,稍有不慎,可能就会传染给家人,那样会殃及全家。”徐吉春理解妻子的用意,他也知道,村里人由于上辈,还有同龄人,由于缺乏这方面防疫知识,不注意病毒交叉传染,结果村里好多人染上这种病,死于这种病的人也不少;所以,徐吉春在饮食方面特别注意,生活用品总是与家人隔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