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鹰军团
44555600000093

第93章 十八 钢与铁(3)

尹春山是留学日本的军校生,虽是军人,却有着另外几个重要军官所没有的书卷气,因此他向来没有说过这样的重话。孙富元也没想到竟然是最沉稳的尹春山对最终意见提出了异议。他将徐树铮的亲笔命令拿出给尹春山看过,尹春山没有再说话。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当上级颁布命令时,也只有服从。

对中国军团来说,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八月间,一批受红军乌拉尔第四师师长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委派的红军军官来到托博尔斯克,开始改编中国军团事宜。这个布柳赫尔两年后就应孙中山请求,化名为“加伦”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广州革命政府,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军事顾问团团长,广州中国革命政府总军事顾问,亲自参加北伐。直到1927年蒋介石清党,布柳赫尔才逃回苏联。只是布柳赫尔仍然没能逃过1938年斯大林发起的大清洗运动,被斯大林以“日本间谍”的罪名秘密处决。

这自是后话了。布柳赫尔被处决前是苏联1935年授勋的第一批五大元帅之一,当时还是红军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指挥员。由于红军当时夺得政权未久,主要力量放在俄罗斯的欧洲部份,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力量相对薄弱,就在前不及,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向红军发起了一次大规模进攻,结果红军战败,铁路几乎全部落入高尔察克势力的的范围。在广袤的西伯利亚,控制了铁路,也就等于控制了物资和兵员的运送,另一方几乎无法再与其对抗,因此收编中国军团,得到这支驻扎在高尔察克腹地的生力军相助,对布柳赫尔来说就极为迫切与重要。他派出的这支军官队以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维奇•;卡希林带队,带来了列宁与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亲笔签署的中国军团组建令。

卡希林是布柳赫尔的助手,杨定远作为翻译,被临时借去协助卡希林的工作。和卡希林交谈时,杨定远吃惊地发现卡希林也是个哥萨克,而且也是奥伦堡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比谢苗诺夫高两届。然而,现在这两个同门师兄弟,却成了短兵相接的敌人。

卡希林带来的是红军的治军方法,他自己担任中国军团的政委,并且要在五个团里也各设一个团政委。这一点在别个团都没有什么意外,不过遭到了副团长王德林的坚决反对。王德清虽然是副团长,但孙富元因为身为副总指挥,团里的直接指挥权由王德林负责。他这一团由清一色的正规军人组成,因此坚决反对设政委来分权。而二团团长任辅臣虽然麾下也有很多是正规军人,却十分配合卡希林的工作,后来杨定远才知道,任辅臣早在十年前就秘密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所以才会如此积极地要加入红军。

不过更让杨定远意外的是尹春山虽然曾经反对加入红军,但对卡希林的整编并没有加以反对,因为骑兵团实在很需要卡希林这样一个精于骑兵战术的军官。

分配给骑兵团的政委名叫阿列克塞•;阿夫杰耶维奇•;库兹涅佐夫。尹春山因为刚听杨定远说起过俄罗斯人称呼的习惯,作为初次见面,应该以名姓相称,也就是该称他阿列克塞•;库兹涅佐夫先生。只是尹春山实在不太习惯俄罗斯的发音方式,说起来也有点疙疙瘩瘩,这政委倒是很大方,说道:“尹团长,叫我阿寥沙吧。”

阿寥沙就是阿列克塞的昵称,照理他还是头一次来骑兵团,别人这样称呼他未免有点轻视之意,但他丝毫不以为意。这个开场白让杨定远不禁有些意外。他遇到过的俄罗斯人,或多或少,都对黄种人有点别样的眼光,就算在金矿和他相处得很好的老哥萨克格里高利,一样也是如此,但像阿列克塞这样毫无架子,完全对他们平等看待的俄罗斯人,杨定远还是头一次看到。当他把这话翻译给尹春山时,尹春山眼里也闪过一丝惊奇,不过他很快就握住了阿列克塞的手道:“阿寥沙,你好。”

阿列克塞也是个军校士官生,居然也是哥萨克,但他身上的书卷气显然比尹春山还重,和一般的哥萨克极其不同。杨定远作为翻译,和他接触最多,一般连吃饭都在一块儿。吃完了晚饭,杨定远拿出日记来记的时候,没想到阿列克塞也不约而同地拿出了一个本子。见此情景,阿列克塞先是一愣,马上忍不住笑道:“杨,你也在记日记?”

杨定远还是头一次碰到一个和自己一样有记日记习惯的人,也忍不住一笑道:“是啊,政委。您记了多久了?”

“很久了。”阿列克塞说着,眼神变得有点迷茫,仿佛回到了他的少年时代。“很久了,杨。这些小布尔乔亚作风真是要不得的。”

在阿列克塞心目中,记日记大概也是小布尔乔亚作风的一种,然而他总是改不了这个习惯。这个时代瞬息万变,阿列克塞甚至有种“不将这时代记下来就是犯罪”的想法。只是这样一说,似乎也是在指责杨定远了。他扯开话头道:“杨,你们中国人,识字的多么?”

“不太多。”

“和我们俄罗斯差不多啊。将来总有一天,在俄罗斯,人人都会识字。”阿列克塞望着远方,仿佛在憧憬那个未来。

阿列克塞身上虽然照他自己的说法,有很重的小布尔乔亚作风,平时也老是哼哼唧唧着一两句诗,什么“我一生中唯一的一线光明,就是你给我的力量与爱情”,但他治军却很有一套。尹春山本来对设政委一事也有些看法,只是和阿列克塞几天相处下来,就觉得这个政委也挺不错。他带来了红军的训练和治军方法,在短短几天里,骑兵团的军纪就上了一个台阶。他和小个子一味高压的训练法有点不同,训练时严厉不下于小个子,但训练后又极其注重士兵的日常生活。因为物资匮乏,阿列克塞就任政委的第一件事不是训练,而是检查伙房,保证士兵的伙食供应。当时整个西伯利亚都在闹饥荒,但红军给中国军团提供了一大批给养,这样就保证了中国军团不再需要以战养战,可以一心训练。

骑兵营的强化训练持续了大约半个月。八月中,卡希林接到了驻扎在奥伦堡的布柳赫尔的命令,率领中国军团前往叶卡捷琳堡集结。叶卡捷琳堡在后来苏联时期改名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是俄罗斯第五大城市,末代沙皇一家正是在这儿被布尔什维克党枪杀。将中国团的总部转移到这儿,补给能够方便许多。而且这地方因为与高尔察克的临时政府所在地乌法比较近,高尔察克率领的帝俄残军一直在威胁着叶卡捷琳堡,把中国军团调到那儿,也能加强叶卡捷琳堡的守御力量,一方面也可以和奥伦堡的布柳赫尔成犄角相应这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