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伯均从周伯东画室走后,居美就走了进来,她是来和二弟讨论那幅《雪血江山图》的。
这段时间,居美明显瘦了,而且看上去有些虚弱。尽管这样,居美并没表现出委顿。
周伯东让座后,便给她剥桔子。他发现这位漂亮的表姐自从回到墨园之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猜测,其中主要原因当然是《雪血江山图》事件的打击,其次可能还有生活上的不习惯。周伯东发现表姐身上有一种贵族气质,这也许是她长期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及文化层次和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形成的。周伯东很欣赏表姐的这种气质。他想,自己身上有没有呢?基本上是没有,自己身上更多的是文人气质。这种贵族气质不是单单有钱,或者单单有文化就能形成的。正因为有了这种气质,才使表姐在三百四十万美元变成了一张废纸,以及生活上很不适应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着那种高雅的平静。
周伯东剥完桔子,递给居美,说:“表姐,回来这么多天了,吃住怎么样?是不是有些不适应啊?”
居美接过桔子,不置可否地还给周伯东一个笑容。
周伯东理解,这个笑容,既有接受桔子时的礼貌,又有对他猜测的默许。
其实,居美的处境、心态和情绪之坏,要比周伯东觉察到的严重得多。她回到墨园的头一天,就感到现在的墨园和她记忆中的墨园大相径庭。几十年来,她用思念和想象建造起来的那座艺术宫殿顷刻破裂成美丽的碎片,落花一样凋敝了。紧接着,她又因为《雪血江山图》事件受到更大打击。从此,她不仅被这个难题所困扰,而且感到墨园以及这个家族对她很不适应。墨园过于沉闷,回荡着一片无法驱散的衰败气息。更主要的是墨园里的人精神过于萎靡。她至今还没有见到二舅的面,只见到那只枯槁的手。她不明白二舅为什么把自己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关在屋里不见天日?毕沅呢?这位漂亮的、中国古典式的女人,可以一连数日一句话不说。每天双手合十跪在佛坛前上早课、晚课,以一种不快不慢的速度念《佛说阿弥陀经》,居美听得次数多了便相当闹心。这个深藏不露的女人,一定是守护着一个年深日久、落满灰尘的秘密,她自己不去揭开,也不许任何人去触碰。每天下半夜起来作画的大哥,在艺术事业上拼得非常辛苦。从他总挂着微笑的嘴角上看,他做人也做得非常之累。自私狭隘、很没修养的大嫂,弱智的傻子号,不学好的周林肯定都是大哥的心病。于是,他生活就更累上加累。而且,他一定还有什么隐私和秘密,被他的微笑封存着。而三弟的身上永远带着山野和荒原的气息,一副印第安人的模样,咬牙切齿地想要超过爷爷,魔魔怔怔地研制秘方。他冷冰冰的生活背后是对工作的厌恶和对爱情的绝望。墨园以及墨园里的人都活得如此之沉重,好像人人都背负着一座山,心里又都被许多秘密堵塞着,准备随时憋足力气像傻子号那样长嚎一声。凡此种种,让她怎能适应?
就算上述这些问题都不存在,单就生活来说,居美也不适应。比如吃饭,杨嫂做的饭菜干净、可口,可是过于清淡。完全是按照毕沅的口味做的,吃这种饭如吃斋饭,而且根本不讲究营养搭配。可能中国人都是这样,而她这有名无实的中国人是绝对受不了的。如果说,回国之前居美是准备永远留在故园不走了的,那么现在则恰恰相反,她希望早一点把《雪血江山图》的事情弄个水落石出后,还是回美国去居住——她名叫居美,也许命中注定要居住在美国吧!
居美接过桔子却没有吃:“伯东,这幅画当初是外公送给肃王的儿子戴宏的,是为他过百日而作,但这里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考察,是吗?”
周伯东用手帕揩揩手答道:“一点不错。可能赝品的秘密和爷爷的死因以及毕云被打入冷宫的原因都是关联着的也说不定——表姐,您吃吧。看您才回来这么几天,身体就……”
居美笑笑说:“我身体没问题。你认为这幅画和外公以及毕云的不幸有关系?这么想,一定是有什么根据喽?”
周伯东拿过爷爷的画集翻开:“你看,按照这本画集里收集的画,以及我们所知道的爷爷的人生经历来分析,爷爷的画,或者说是爷爷的艺术道路,大体上可以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有点像迷宗拳的初级阶段。遍采百花,兼收并蓄,取各家之长,但自己的艺术精神还在蛰眠之中。这个时期比较漫长,应该从爷爷在毕家学徒开始,到游历江南广泛参与杨柳青、烧瓷、水印刻版等民间美术实践时结束。这是爷爷为自己的艺术道路打基础,完成绘画基本功训练的阶段。他这期间的画临摹比例很大,风格也不统一。你看这幅《秋诉》……”
周伯东把画册翻到一幅表现霜叶和秋风的画。居美把头伸过来看着。周伯东点着画说:“这幅画是兼工带写的。从构图上看很像董其昌的《关河秋色图》。树干的画法学了宋元人爱用的渴笔法。具体地看,很像倪迂——就是倪云林的风格。而石头却学了清湘老人的拖泥带水皴。山又借鉴了石师道人的风格,笔墨钝滞,格局呆板……”
居美笑说:“伯东,都说你人耿直、倨傲,现在真的批评起外公来了?”
周伯东亦笑:“小弟不敢,不过真诚面对艺术而已。”
“你对这幅画的分析我非常赞同。难得你对外公的画研究得这么透。那么第二阶段呢?”
“第二阶段,已经开始纳百川汇大海,基本艺术观的雏形已见端倪。从时间上分,大体属于游历江南,当坐堂画师、画馆先生,到处参与笔会应酬的时期。爷爷在江南游历长达二十年之久,当时各家各派林立画坛,绘画风格异彩纷呈,可谓百花齐放,各领风骚。黄山画派、岭南画派,南北分宗,文人画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画派以及当时的著名画家无疑对爷爷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但爷爷这个时期的画已经不再是摹仿,而是采人之长成自己一家,不过只是初期。你看这幅《晚唱》,再也看不出追随哪家哪派的痕迹,也找不到各家各派的画法同在一幅画里碰撞的现象。”
“这幅《晚唱》比起《秋诉》确是成熟多了,也有了总体的气韵和格调。”居美赞同地说。
“这个时期画面上题的大多是唐诗、宋词。也就是说,创意方面,还多是借境成画,缺少自己独创的意境。第三阶段是从江南回到唐城至被软禁到肃王宫之前。这一时期爷爷的思想极其活跃,个人画风已昭然可辨。对生命与大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的体验,最终使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融会贯通,得以升华。最明显的标志是这个时期的作品题款特别多。你看,这幅画《无题》,只是在整张纸的一角画了一只翘首的狐狸,其余画面满篇都是题字。我数了一下:将近三百个字。再看这幅,只画一枝桃花,两朵花,一个花蕾,却题了两百零五个字。这些题字,都发泄着他对时事的愤懑,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
“第四阶段的画就再也没这些了,几乎是一个字也不题了,只写上名或号。”
“是啊,全是穷款儿。这时爷爷再也不想说什么,也没必要说什么了。看透了,想明白了,思想变得深邃而宁静了。自身悲惨的遭遇,以及对人生苦难的认识,使纷繁、博杂的思想沉淀到了禅的境界。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深沉、宁静、阔远、雄浑、大气磅礴。其艺术风格已臻炉火纯青,到了无技巧阶段。看似无章无法的大写意,实是无人能出其右了。据我看,这幅《雪血江山图》正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这个时期应该从爷爷被软禁到王宫开始,一直到仙逝。从画上题字看,此画是大嫂的爸爸戴宏过百日的时候,爷爷送给戴宏的母亲毕云的。但是,非常巧合——爷爷正是那年被锯掉双足的;毕云也正是那年被打入冷宫的。所以,如果把这幅画的来龙去脉搞明白了,就有可能把爷爷被锯掉双足的原因,甚至把爷爷和毕云的死因都搞明白。”
居美顿时恍然大悟:“这么说,这幅画还有很多画外的重大意义,可是我们怎么样才能把这幅画搞明白呢?”说到这里,她忽然想起了什么,压低声音说:“对了,伯东,那天我刚拿出画,看毕沅的神情就产生一种感觉,但我一直没说……”
“你说说看,我们搞艺术的,感觉往往是最正确的。”
“我感到毕沅刚一看到这幅画,就已知道是赝品。可是她不说,只说裱画是毕家的手艺。然后有意把画拿给二舅看,借助二舅的嘴说出是赝品。”
周伯东顿有所悟地点头说:“表姐这个感觉很有道理,毕沅的确很神秘,她也很有可能知道这幅画的秘密。”
“你对她知道多少?”
“我只知道她是爸爸最小的妻子,是当时政府特批的。那时她才十八岁。她过门后爸爸很快就去世了,可是她从来没有提出过要离开周家、离开墨园。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她和我二叔一起挨斗,被斗得很苦。可是从挨斗开始到平反昭雪,她没说过一个字,怎么打也不说。任凭泰山压顶就是不弯腰。也没掉过眼泪。她昏过去好多次。后来连斗她的人都怕她了,都觉得她这股劲儿有些不可思议。也就从那时起,她成为我们家族里最有权威、最受尊重的人。”
居美听到这里,索性大胆提出个猜疑:“我看她和二叔有些特殊的关系,你没有这种感觉吗?”
“如果真有特殊关系,也是共患难中两颗心相互支撑形成的友谊。文化大革命中,二叔他们的表现一模一样,都是始终没说一句话。二叔从反右之后就没说过话,所以文革不开口也是正常的。而毕沅作为一个女人能有这么大的横心却是令人钦佩的。她本来不是我们周家的人,本来可以反戈一击,没必要跟我们周家一起受迫害!所以,我认为,他们是两颗心相互支撑、互为榜样度过来的,这种友谊也就不一般了。当然,这是我的猜想,也可能还有更深的原因。”
“她依靠什么生活?”
“靠爸爸留给她的钱生活。不知道有多少钱,但从她一直不缺钱,也从不打算变卖古董这一点看,钱还是能维持的。何况,她极其节俭,平日开销很有限。”
居美还有些困惑:“伯东,我发觉她每天下半夜起来往窗外看,那时正是大哥起来作画的时间,难道她一直在暗恋大哥?”
周伯东微微摇摇头:“说不好。不过大嫂可老是恨她,一有机会就作践她。贝丝没回国之前常来我家,毕沅虽然很少和她说话,可她们俩的关系很好。贝丝的脖子上总是挂着个金十字架,后来她把它送给了毕沅。文革时,大嫂揭发毕沅私藏十字架,信上帝。造反派让她交出来,毕沅不交,把十字架握在手里,造反派就掰她的手,直到把毕沅的手指甲掰掉,她也不松手。造反派看到处是血,害怕了,谁也不敢再上前。为这件事,我们都埋怨大嫂。至于大哥真的和毕沅有没有什么,我也没看出来。不过,大哥从内心上对她非常好。”
“伯东,我还有一种感觉。”
“什么感觉?”
“我感到大哥一开始也知道那画是赝品。”
“是嘛?这就是说……”
正说到这里,隔壁突然传来一阵哭喊声。
居美侧耳听了听说:“好像是大嫂。怎么了呢,又哭?去看看吗?”
周伯东有点犹豫。
这时,周伯均沉着脸走进来。居美和周伯东便都问嫂子怎么了?
周伯均抖着手点燃一支烟:“我告诉她,明天就把离婚起诉书递交法院,她就哭起来了。”
周伯东和居美同时大吃一惊:“你要离婚?”
周伯均说:“我忍耐了这么多年,实在受不了啦!”
二
姜可音又到医院食堂找那个主任打听吉玉的事。主任说,你来得正好。今天开资,她还有二十一天的工资钱呢。姜可音问,她能来吗?主任说,肯定能,她生活挺困难,这点钱对她来说挺重要。已经给她带信儿去了。姜可音问具体开资时间。主任说,上午十点到十二点。
姜可音想,这回可不能叫她跑了,只要见着,就紧紧抱住。
九点半钟姜可音就站在财会科外面等着。
最先来的是个老头,弓着腰,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把个什么证件递进窗口,拿了钱后又弓着腰一瘸一拐地走了。他走路的样子很小心,溜着墙根儿,怕人撞着似的。姜可音用怜悯的目光把他送到走廊的尽头。
老头之后是几个妇女,有的姜可音认识,食堂的。然后就没人了。眼看到了十二点,吉玉还是没来。会计已经开始收拾东西要走了。姜可音想,是不是我一时溜号漏掉了呢?便问那会计:
“同志,请问吉玉的工资领了没有?”
“吉玉?领完了。”
“我怎么没见她来呀?”
“她根本没有来,是她男人来领的,就是那个走路一瘸一拐的老头儿?”
姜可音立即想起那个老头儿。一刹那,那个弓着腰、一瘸一拐、溜着墙根儿的身影,和二十几年前吉玉溜着墙根儿的秀美身影渐渐重叠到一起,瞬间产生出巨大的震撼力,姜可音的心被震裂了,泪水从心底的裂缝里涌出来。她逃也似地跑回病房。
周伯雨正呆呆地坐在她的床边,见她进来高兴地站了起来。他想说什么还没说出来,就发现二嫂满脸泪水。
姜可音一下子扑到床上用被蒙了头大哭起来。那天在梨花峪水库大哭过后,她决心不再哭,但此时此刻她无论如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周伯雨无法知道二嫂为什么如此痛哭,只猜是与病有关。他除了作画,对其它的一切都不在意,也不感兴趣。现在他搓着手不知如何应付眼前的局面。
姜可音哭过之后,揭开被子坐了起来说:“伯雨,我没有事儿了,今天晚上就出院。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情,你可不要激动。”
周伯雨在姜可音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二嫂,你说吧。”
姜可音试探地说:“是关于吉玉的事情。”
周伯雨顿时像被猛击了一下,反弹起来:“吉玉?!”
姜可音又犹豫了:“是的,是吉玉。”
周伯雨一下子抓住姜可音的肩膀:“吉玉?你是说吉玉?”
三
周伯东在学院的画室里正在创作一幅国画《山魂》。他为创作这幅画收集了许多素材,也画了不少写生。
现在,他充满了激情。
这激情来自他要画的春天,梨花峪的春天。
春天是最能体现山魂的季节。那时,岩石和山崖还是裸露的,像男人的胸膛。还没被温柔的绿色植被所覆盖,而那萌动了的初绿已经有了覆盖上去的意念,裸露的山崖和岩石起伏跌宕展现出雄浑和无限。那些树在冬季来临的时候,曾经破釜沉舟地脱光了叶子,去接受老北风和烟雪的洗礼。现在,它们精心地举着点点的小花——原来它们赤裸裸地面对冬天,就是为了这点点的小花。而这些小花和嶙峋的山崖相比,美丽得叫人心疼,也脆弱得叫人心疼。
现在,他需要一棵梨树。他在梨花峪曾经画过一棵很有个性的梨树。
那是他病好后的头一年,他在那个山洞前看见了那棵树。那是一棵极老的梨树,树干扭扭曲曲的,枝干都贴到了地面,就好像树干已经老得支撑不起那些旺盛的枝。而那些旺枝上又长出许多柔嫩的枝条,尽管柔嫩,却都直挺挺地冲天而立。那种造型、那种精神几乎把周伯东感动得落下泪来。
他需要那棵树。
他胡乱翻着,后来突然坐下叹了口气:非常不幸,那棵梨树的写生稿和许许多多写生稿一起,都放在画夹子里。可是画夹子却找不到了,这使他的创作激情大受影响。这种时候他只好罢笔,或听听音乐,或看看书,期待激情被重新唤回。
有人敲门。
没等周伯东说“请进”便推门而入的人是阚若古书记兼院长。
阚若古看了一会儿他的画说:
“你爱人怎么样了?”
“今天晚上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