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丹青风骨
4461300000072

第72章

年少的赞叹说,好!荷是残了,蜻蜓对荷的旧情未残,这回,画又活了。说完,便在自己的荷叶下方,横着添了几笔,画了张浮在水面的荷叶,然后在上面三两笔点了只青蛙出来。得意地自夸说:你的画添了个活物,死画变活了,可只有画,没有声儿,太静,不生动,我的蛙既活了画,也有了声儿,一举两得。

周南看到这里,心里暗自赞叹两人的功力与见解,情不自禁喝了声彩:好!

两人见他喝彩,连连颔首致谢,但没说话。

周南怕错过机会,便深深一揖在地,问:不知二位兄台尊姓大名。

年长的答:在下赵之谦。

年少的答:小可任伯年。

周南一听二人名字,顿时喜出望外,连忙扑倒在地,纳头便拜,口中连称:原来是二位丹青圣手,三生有幸。

就这样,周南一到杭州就交了好运。

多少年后,周南想起这一情景时很有感慨:一个人的命运常常和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人有着重大的关系。他们三人在湖畔相识的情景,是周南人生和他艺术道路上的重大转机。这两个人都是浙江绍兴人,年长者赵之谦,字益甫,号铁三、冷君、无闷,晚清画坛名家、海派领袖。年轻的叫任颐,字伯年,号小楼,晚清最杰出的画家。三人从此建立深厚友谊。在他二人举荐下,周南开始在山温水暖的江南广交朋友,四处游历,前后历时二十年。这期间,他参与了西泠印社拓片与木版水印的实际操作,又在一家杨柳青年画作坊当了一个阶段制版工匠,接着在一个叫墨芳斋的文房四宝店里当了数年坐堂画师,后被江南画馆请去当了几年教师,十年后,他的名声渐起,经常被请去出席各种笔会应酬,每幅画卖到数十两银子。到杭州的第二年,他经任伯年做媒,入赘到那家杨柳青年画作坊,与东家的三女儿成婚,从有了个家。在这个家里,他经常接触民间画匠,看他们作画,与他们学制版,获益匪浅。后来,陆续有了月桥、月舟、月楼三个儿子和女儿月颖,也从小让他们经受民间艺术的熏陶。谁料,到了三十八岁这年,他的岳父、岳母先后病故,舅兄不小心得罪地方豪绅,惹了官司,不仅罚没了全部家产,人也投进大牢。周南因替舅兄到处活动,劳累病倒,一卧就是一年。舅兄出狱后,心中不平,放火烧了仇人家宅,从此不见踪影。周南不胜仇家骚扰,携家带眷避到绍兴,不久夫人病故。周南不愿再过颠沛流离的日子,便在阔别二十年后,将子女安排在绍兴,自己一人回到唐城。

此时的唐城,对周南恍如隔世,物非人非,面目全非。他打听到毕家新址找到毕家。那是座有着气派门楼的四合院,院内还有花园。看来,毕云并没白进王宫,毕涂夫妇的日子大见发达。他们虽然还在做裱画生意,店铺的规模却扩大了许多。毕涂夫妇见了周南虽还算亲热,却也很觉尴尬。周南喝过酒,用过茶即起身告辞,毕涂夫妇也不多留。

大家始终没提毕云。

出了毕家,周南来到了肃王宫外。

那时正是春天,周南面对绿柳、红墙,想起毕云不觉潸然泪下。这二十年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忘记毕云。这次回到唐城其实也是为了毕云。二十年了,她究竟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变成了什么样子?现在,他在红墙外,她在红墙里,咫尺天涯,却不能相见。当天,他又回到毕家,取出许多银票交给毕涂,请他出面置地建园,他决定永远留在唐城。

半年后墨园建成,他便把子女全都接来,每日邀许多朋友在墨园饮酒、赋诗、作画。

一日,有一身分不明的女孩儿送来毕云一张字条,周南展开一看却只是唐婉的《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周南看后不觉落下泪来,毕云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想法,却要借助唐婉的词来表诉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呢?是环境险恶?是病魔缠身?还是怕这张纸条落到肃王手中遭来祸患?周南问女孩儿,女孩儿不肯多说,只告诉周南,毕云第二天晚上会回娘家,届时可与他相见,只是要周南小心些,不要让别人看见才好。

周南一夜没睡。

这一夜他把他和毕云见面的种种可能都做了设想,他和她今后的种种可能和方案也都想到了,甚至毕云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也想了很多。

然而,第二天毕云并没回家。

周南直等到天亮才带着种种猜想和遗憾回到墨园,毕云为什么没如约而回呢?他百思不解,越发苦闷不已,连过数日,一直没有毕云消息。

一天,周南正和几位朋友在后花园喝酒论画,来了一名太监和两名当差的。太监说肃王想看看他的画,让他献上几幅。周南不听则已,一听是肃王,早恨得咬牙切齿,当即回说我苦山的画只卖不送人。那太监说不是送人,而是要你献给王爷。周南说我的画凭什么要献给他呢?太监说因为他是王爷。周南说要是一般平民百姓尚可考虑,是王爷就更不献。那太监奸笑几声说那好,我就这样回禀王爷……一位画友指着太监背影戏谑道:他把胯裆那生儿育女的家伙都献给肃王了,要你献几幅画你都不干。说完一阵哄笑。第二天那个太监又来了,这次态度比上次谦和,说肃王爱画又爱才,对昨天的话并不计较,不但不计较,还很佩服先生的骨气。接着太监告诉他肃王想成立个书画院,参照宋朝的做法招收一流书画家养在宫里,肃王仰慕周南的才华,请他进宫一起商量成立画院的事。几个朋友闻言连说这倒是件好事。周南早已有广聚画坛名家于一院的想法,这样便于切磋画技,也可与朋友常乐一堂,便也有些动心。

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画师供职于宫廷的事,周代有画史,汉代有尚方画工和黄门画者,唐代发展为供奉、待诏、祗候等职,但给御用画者成立独立的机构还是五代才有的事。当时的南唐和西蜀甚至割据瓜、沙的曹议金家族都有画院,不过究竟还只是雏形。宋代开国之初成立翰林图画院,其中供职的画家分待诏、祗候、艺学、画学正、学生、供奉等六职。北宋徽宗赵佶的宣和画院和南宋高宗赵构的绍兴画院待遇最为优厚,到了元代被废除了。明代画院只不过收容一些御用画家,而且画家少有忤意,就会遭到祸害,甚至遭受极刑。到了清代已经没有画院这个专门机构,但有综合性的如意馆。凡御用的雕刻、绘画、工艺等辈都集中在这里,统称为画院作家。周南当然明白画院的兴衰和皇帝的个人好恶有直接关系,弄得好尚可,弄不好就会遭殃,依着他的高傲性情,对这样的画院是不可能有兴趣的,但因为有毕云在宫中,正愁无法相见的时候,有了这个机会,他就不会不动心,所以,最后终于同意了。

他当时就跟着那名太监进了肃王宫。

从此,他被关进了牢笼。

周南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恨得咬牙切齿的肃王竟是个非常平和的人,更使他吃惊的是,他提出什么条件肃王都不予驳回,满口答应。宽宏大量的肃王给了他们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的文职品级,岁俸白银六十两、米六十斗,又给他们每人一个画室,供给他们作画所需的用品,只是所作的画需全部归肃王所有。周南对此没表示异议,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能在这肃王宫呆下去,就迟早能够见到毕云,他也就不计较什么条件。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尽管同在一座王宫,可其中内外分明,十分严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见到心上人的。这样一转眼,一年过去了,并没见到毕云的影子。他每日只能在画室里作画,或是与画友们切磋于有限的空间之内,其它地方是不准去的,而宫里的人也只能各自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所以,周南要想见到毕云是相当困难的。他为此心情郁闷,便寄托在画上,画了很多,当然全部归了肃王。肃王用他不大喜欢的画去走动上层关系和卖钱,他只要卖几幅周南的画就挣出了给他的全年俸禄,对于他特别喜欢的画则自己收藏着。

有一天,一个丫环拿着一幅画来找周南,画上画着一个盛装的女子倚栏面月而立,有斜斜的雨丝和秋叶飘落,画上题着唐婉的《钗头凤》。

他一眼认出,这是毕云的诗画。

周南立刻询问毕云的情况,那丫环很是害怕的样子,只说了句晚上六点到青云庵相见,就走了。

青云庵是市郊的一座尼姑庵,很大,香火也很旺。那天,周南早早就到了庵前,可转来转去不知具体到哪里去找毕云了?眼看六点已经过了,周南想起前次毕云约他在家见面,结果让他白等了一夜,今天是否还会那样呢?他正狐疑,忽见一位老尼向他鞠躬,问他可是苦山大师吗?周南连连称是。那老尼便说请跟我来,周南就跟老尼进了山门,又穿过几座殿,左拐右转来到林荫遮掩的一座偏殿前。老尼止步说,施主尽可放心,这里不会有外人进来,说罢走了。周南迫不及待地挑开门帘,见一女子正背对着他跪在佛坛前。周南一眼认出这就是毕云,因为她身上正穿着当年的衣服,可当她转过身来时,周南一下子又惊呆了,这人不是毕云!这女子虽然经过精心地化妆,可一眼就能看到两鬓已经斑白,面容消瘦而灰暗,额头上还有明显的一道伤疤。周南正欲转身往外走,忽然听到一声轻唤。他再次回过头来,见那女子已经涌了一脸的泪水,周南心中一震,难道真的是她吗?他又细细看去才渐渐找到毕云当初的影子,是怎样的痛苦才把她折磨成这个样子呢?周南一时百感交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毕云也只是捂着脸吞声哭泣。

毕云常到这里来敬香,时间一长,和老尼相处得很好。毕云为了找到一个能和周南幽会的地方,一年来有意从各个方面关照老尼,老尼很感激毕云,也很同情毕云,才帮她安排了这次会面。

这天晚上周南和毕云就住在了庵里。

从此之后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在这里幽会。

后来,毕云发现自己怀孕了,越来越大的肚子,使肃王有些疑惑,几次盘查都被毕云遮掩过去了,待要细致查询时,忽然来了圣旨,要肃王跟李鸿章到国外去购买枪炮和军舰——那时中国已经发生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肃王一走,其他人就好对付多了,毕云便把孩子生了下来。到了百日时,周南送给自己儿子一幅画。由于肃王已大半年不在家,他们有些疏忽大意,毕云把画放在桌上展开看时,孩子突然哭起来,她急忙跑进里屋去看儿子,恰巧一个太监悄悄走来,把这幅画看得清清楚楚,看到落款时,便生了疑,暗自记在心里。毕云抱着孩子出来时,发现那太监正细心地看画,顿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因为她深知这个太监是肃王最忠实的亲信,肃王回来后他是不能不说的,便急忙写了字条叫丫环送给周南,可周南已经走了。第二天周南也没来,后来才知道他陪江南来的朋友出去了。毕云情急无计,只好连夜私跑回家,和父亲商量怎么办?毕涂此时已是造伪画专家,立即想出复制一幅假画,把“吾子”改成“王子”的办法,假画果然和原画一般无二,只是改了一字。

肃王回来的当天晚上,就带人来和毕云要这幅画,毕云把画拿给他后,他便怔住了,立即把那个太监叫来对质。那个太监看后也有些莫名其妙,本来写的是“吾子”怎么又变成“王子”了呢?左看右看又没有涂改的痕迹。肃王便狠狠打了那太监一个耳光,可是,当太监走后就剩他和毕云时,肃王又冷笑了,笑得很阴险。

不久,毕云被打入冷宫。

周南也被锯掉了双足。

周南知道肃王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暗中指使墨童潜出王宫,通知墨园所有眷属火速逃回江南,免遭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