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5大素质让你变身职场达人
4469300000020

第20章 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事处理好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必须和他人打交道。尤其是在职场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很重要。有关调查表明,在员工离职的众多原因中,人际关系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一味埋头苦干、与人老死不相往来的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职场对人才的要求。职场上,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人就是同事,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工作的进步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使一个人和谐地融入群体,为群体所接纳,更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和施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与他人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伙伴关系的基础。如果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人们就会感到心情愉快,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反之,同事关系紧张,经常发生摩擦,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阻碍事业的正常发展。好的人际环境会给人归属感、认同感,让人更有勇气去面对挑战,也更有能力去克服困难。

单位是个特殊的群体和环境,单位成员之间既是同事关系又是朋友关系,既存在共同的利益,又存在竞争。但无论怎样,大家都要在一起工作,同事往来,彼此应该学会和睦相处,切不可率性随意。即使是竞争对手,也要在良好的氛围内进行公平竞争。但如果处理不当,把握不好一个度,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情,反而会影响人际关系,以致影响一个集体正常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要与同事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首先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互帮互助,顾全大局

同事之间首先是一种工作关系,共同的利益把彼此联系在一起,坚持以工作为重,对集体利益、荣誉负责,就成了处理同事间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工作应该顾全大局,分工不分家,主动配合,积极协作,不勾心斗角,不相互拆台。不能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得失,更不能以同事为壑,妨碍同事工作的进行。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给同事以支持、建议和配合,提供方便。这种主动合作的工作态度,既是完成工作、赢得同事好感的关键,也是与同事相互理解的过程。

王铮应聘到一家广告公司策划部,策划部又分成好几个小组。王铮被任命为其中一个组的组长。

王铮刚来公司时,与其他组的同事关系还算比较融洽。可是,后来公司为了创收,出台了许多新措施,要求各小组互相竞争,以提高广告的营业额。从此以后,各个小组之间就开始较上了劲。尽管大家表面上看起来相安无事,但私下里,都把对方当对手,彼此都防着对方。

有一次,另外一组正在和一位客户洽谈合作事宜。王铮竟然也暗地里联络到这位客户,并游说对方一定要与他们组合作,并且还振振有词地说:“大家同在一个公司,同哪边合作不一样。”这位客户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最后干脆与别的公司去合作了。

事过之后,公司知道了这件事。在公司全体员工会上,老板不点名地狠狠批评了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自私行为,并警告这种事情下不为例。同事之间不仅存在着竞争关系,更重要的还有合作关系。只有精诚合作,才有利于团队的发展和壮大。与人相处,最忌讳的就是私心太重。有的员工抱着“只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觉得只要自己的工作完成就行了,至于同事的工作,只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只关心自己,而没有全局观念,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那么,很难说这个人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当同事遇到难处,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千万不要幸灾乐祸或冷眼旁观。只要自己力所能及,就应该主动帮助同事渡过难关,但不要越过同事的职权范围加以干预或揽事,也不要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在工作中,谁都难免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现在冷眼旁观的你,日后又怎么会奢望得到同事们无私的帮助。在现代企业里,单一的个人很难完成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经过分工的,只有所有人的工作全部完成了,才算真正地完成了。所以,自己一天、一个阶段的工作提前完成了,应该主动询问一下别人是不是需要什么协助。有时候,别人不一定会让你协助什么,但仅仅是一句问候,就显示了你的个人涵养、你的风度和团队精神。也只有这样的一个集体,才是一个上进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有朝气的集体。

说话得体,行为适宜

作为组织中的一员,就要受所在组织制度、纪律的约束,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素质高的员工总是时刻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严谨,是否合乎组织的规范,以免由于一时不慎,而危及到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以及组织的整体利益。

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当然免不了要说话。说话,表面上看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其实,要真正会说话,说得好,其中也大有学问。说话,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好一定的尺度。

说话得体,不仅能达到与同事良好交流的目的,也有利于增加彼此的信任度;否则,不仅破坏同事之间正常的人际关系,还影响到公司内部的团结,甚至会引发人际关系的危机。

有话好好说,切忌把与人交谈当成辩论比赛。在与同事的交往中,难免会因为观念不同或利害冲突等而产生争辩。不要因为同事和自己的意见不一致而争论,这会弄得在场人都很尴尬。如果遇到与大家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跟人正面;中突,意见相左没关系,伤了和气是大事。双方能识大体,明白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心平气和地探讨问题、互作让步,直至达成共识。

要避免争吵,一定不要逞口舌之能。对于那些原则性并不很强的问题,没有必要争得你死我活。这样的口舌之争是没有胜利者的,即使你能说得对方哑口无言,对方也会因自尊心受损而怀恨在心。如果一味好辩逞强,会让同事们敬而远之,更不可得理不饶人,这只能显得自己有失涵养。你表面上赢了,但实际上却输了,因为你失去了—个人的心。

同事间的争吵不同于与家人和其他人的争吵,因为同事之间争吵过后仍然要在一起共事,甚至要相互竞争,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同事间的情感一旦产生裂痕就比较难以愈合,情感创伤也较难以平复。它将使同事间的人际关系产生动荡,非常不利于团队建设。还有的人不把心思用在正当的工作上,却专爱以说长道短为能事。动辄就口无遮拦地对别人品头论足,说三道四,搬弄是非,或到领导面前进同事的谗言,或离间同事间的关系,甚至蓄意制造矛盾,恶意攻击同事。殊不知“祸从口出”,即使是无心之言,早晚也会传到当事者的耳朵里,如此一来自然被人记恨在心。这只能伤害同事间的感情,对于融洽同事间的关系是有害无益的。

一些人还整天挖空心思探寻他人的隐私,东家长、西家短地把无中生有的所谓“小道消息”四处传播,在背后飞短流长地议论别人。每个人都有不愿为人所知的个人隐私,即使是你无意中知道了别人的隐私,也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做到不评价、不传播。否则,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更会对自己的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

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在背后说人闲话都是一种极不明智之举。要做到不该问的不去问,不该说的不去说。同事之间应该坦诚相见,即使有意见也应该通过正当的渠道传达,而不应该当面不说,背后乱说。这种做法很容易对同事关系造成破坏。

还有的人自以为是消息灵通人士,热衷于制造紧张气氛,不时传出一些跟公司有关的小道消息,如“公司要裁员”、“某某人要升职”、“这个月奖金要发多少”、“公司最近亏损多少”,等等,弄得人心惶惶,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来说是非者,必为是非人。这些员工言谈举止没有尺度,无视组织纪律,无视他人的感受,结果只能使自己成为被领导厌恶,为同事侧目的“恐怖分子”,最终导致自毁其身的下场。

工作中要公私分明,在与同事交往时最好公事公办,不要带有个人感情色彩,避免钻进某个狭隘的小圈子里。有个别人别有用心,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还为了能捞取更多的未来利益,就有意在私底下“拉山头”、“招喽啰”,拿原则做交易,以小利益牺牲大利益,最终损害公司利益。

不论从哪一种动机出发,加入甚至组织小帮派都是极不明智的行为。因为,在任何一个组织中,任何形式的拉帮结派行为,都只会使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复杂化,从而降低员工们的工作效率。

有的为了搞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丧失原则去顺应环境和一味地向他人妥协,而不是把做好本职工作放在首位,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如果把自己人为地划入一个“小团体”,只和一部分人的关系特别密切,和另一部分人则相当疏远甚至敌视,这都是和团队协作精神相违背的。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最希望看到的是所有员工都能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齐心协力,而最不愿意看见在员工之间存在一些“小集体”、“小帮派”。公司是一个整体,各个员工之间只有相互配合,才会有好的发展。

宽容大度,放平心态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和他合作。说明过分计较他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人与人相处,贵在包容。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斤斤计较。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我们不能强求别人处处和自己一样,这样就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摩擦。

在人际交往中,谦让而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同时也为自己和同事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相反,那些斤斤计较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向孤立无援的地步。

同事之间,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者,同事之间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这是同事之间友好相处的大忌。当你受到器重或者提拔时,你便有可能遭到别人的嫉妒。这时,你需要冷静对待,最好是用更优异的工作业绩来回答别人,或把自己的才智、工作经验等与同事分享,变嫉妒为共同前进的动力。

当你因落后于他人而感到苦恼时,应理智分析,不要把嫉妒演绎成为对同事的敌视和冷漠。这时候,你最需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别人在’某一方面超过自己而心理失衡,甚至妒火中烧。应该通过工作中的表现来展示自己的才能,与同事展开公平的竞争。如果使自己陷入嫉妒的深渊,而失去了前行的动力,甚至做出自毁前程的事情,就真的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了。

张林是一家电器公司的销售主管,他最近很是郁闷。因为,他手下一个职员的销售业绩正突飞猛进,眼看就要超过自己了。年度绩效考核的时间即将临近,按照考核结果,到时,他只能拱手让出做了三年的主管位置,而且本年度的奖金和福利都将化为泡影。

他一直在想,找个什么法子来保住自己的位置。苦苦思索很久,也没找到什么良方,最后他不惜铤而走险。他违反公司的制度,主动提出给这位职员的最大客户采购部经理一笔回扣,条件是让他取消或推迟和这位员工即将签订的一笔大单子。谁知对方企业的采购部经理对他种做法非常反感,直接通报给了电器公司。证据确凿,张林不得不提前下了岗。

同事之间是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工作的,我们没有理由不与人为善、平等相待。在与同事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忍让,从自身找原因,换位为他人多想想,避免矛盾激化。如果已经形成矛盾,自己又的确不对,要学会道歉,以诚心感人。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因为过去的小意见而耿耿于怀。只要你大大方方,不把过去的矛盾当一回事,对方也会以同样豁达的态度对待你。

另外,还要有宽大的胸怀和气量,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不仅是一个人思想修养的表现,也是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条件。面对复杂的社会,面对性格各异的同事,应不断磨炼自己的性格,培养宽广而博大的胸怀,容忍别人的弱点,并善意地帮助他改正。

要是能够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积极与他人配合,在生活中与人为善,以宽阔的胸怀待人处世,用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为一点点的蝇头小利与同事计较。如果大家都一心一意专注于工作,不过多地关注别人的缺点,人际关系就会正常、简单,工作效率就会大幅提高。

实践证明,一个和谐相处的共事环境,总是充满着朝气和活力,使人积极向上。反之,一个你争我斗、相互猜疑的共事环境,常常使人感到压抑和苦闷,长期在这样的环境工作,很容易滋生消极的人生态度,严重影响工作开展和身心健康。同事之间能否和谐相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素养和品行。性格外向、善于与他人交流、态度诚恳的员工总是最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