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风云之中原争霸
44768100000010

第10章 、迁都

声势浩大的关东联军令董卓很恼火也很担心,而他不仅要面对关东联军的威胁,后方也不太平,原黄巾余党郭太等人又在西河白波谷起事,转而侵犯太原,接着攻破河东,很多望族百姓流亡到三辅。

郭太等人被当地人称为“白波贼”,部众达十余万。董卓派自已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前去平叛,却不能退敌。等听到东方讨伐董卓的兵兴起,天不怕地不怕的董相国开始恐惧,优裕的生活腐蚀了他的身体,单从外形来看,他真的像一头猪。

董卓决定杀死曾经的少帝,现在的弘农王,这个孩子活在世上终究是个祸害。

董卓从来不是心慈手软的人。

可怜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只因生在帝王之家,在奴仆的威逼下,喝下了董卓准备的鸩酒,就此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也许以他胆小的性格和幼小的心灵,如其天天活在恐惧之中,还不如早点了结。

毒死弘农王后,为了避开关东军的锋芒,特别是孙坚的进逼,董卓还准备迁都长安。

他决定召集公卿商议迁都之事,没想到朝会上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在廷上极力反对,伍琼、周毖又极力劝阻。

董卓见伍琼、周毖反对,大怒:“我刚入朝时,你二人劝我用所谓有德之士,我听你等意见任命袁绍、韩馥、孔伷等人,而他们到任后,却举兵打我。你二位出卖我,我有什么对不起你们的!”下令斩了伍琼、周毖。

伍琼、周毖被立刻拖了下去,在伍、周二人惊恐的叫声中,受惊吓的是共同反对的杨彪、黄琬。

杨彪、黄琬见董卓大发雷霆,很是害怕,他们不想死,只得散朝后到董卓府里道歉。

见到董卓后,两人低声下气地说:“小人留恋旧地,不是想要阻止国家大事啊,请治我们考虑不周的罪过。”董卓杀了伍琼、周毖后,很快也就后悔了,伍、周二人一向对他很恭敬,虽然可能只是表面上的恭敬,但他并不想把那些溜须拍马的朝臣都杀掉,他不想事态扩大,见杨彪、黄琬自称小人,董卓很受用,气也消了,上表请求任命杨彪、黄琬为光禄大夫。这下再没人提出异议,董卓开始着手把天子迁往西都长安。

长安是西汉的都城,但早在赤眉之乱时,宫室与文武官舍就被焚烧毁坏,天子被强行迁往长安后,发现只有高庙、京兆府邸还算完好,大家一起动手,清除密密麻麻的蜘蛛网,清扫灰尘,忙活了半天,流了一身的臭汗,才算清理出了一块安身立命之所。董卓选了个吉日让皇帝搬了进去。后来又挪到未央宫。

为了增加长安人口,防止关东军在洛阳附近获得补给,董卓又把洛阳数百万人口迁往长安,为防止百姓逃跑,又命步骑兵一路逼迫驱赶。

路上,百姓互相践踏,哀鸣声不绝于耳,加上饥饿及官兵的掠夺,一些年老体弱及生病的人许多就死在路上,以致沿路堆满了尸体。

这些尸体无人掩埋,都成了秃鹰和野狗的食物。

董卓自己则驻留洛阳,他把洛阳周围宫庙、官署、民宅全部烧毁,二百里以内再无人烟。又派吕布挖开各皇帝陵墓,以及公卿以下百官的坟茔,搜罗其中的珍宝。

在董卓迁都的过程中,联军这边各诸候也没闲着,经过前期的准备,全部将部队集结于京城洛阳附近:袁绍驻扎在河内(今HN武陟西南);张邈、刘岱、桥瑁驻扎在酸枣(今HN省XX市YJ县城西南);孔伷驻扎在颍川(今HN省XC市YZ市韩馥驻扎在邺县(HN安阳);袁术驻扎在南阳(今HN省NY市关东军人强马壮,声势浩大,董卓也是严阵以待,但不料,除了曹操带着区区五千人前来挑战以外,等了好多日子,也没见这些关东军有所行动,另一边的孙坚倒是令董卓十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