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维决定成败
4477700000017

第17章 积极思维(3)

成功始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这是今天的伟大发现,是成功心理学的卓越贡献。成功心理、积极心态的核心就是主动意识,或者称作积极的自我意识,而主动的来源和成果就是经常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拿破仑·希尔说过:“自我暗示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通过自我暗示,可以使意识中最具力量的意念转化到潜意识里,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自我暗示,将有益于成功的积极思想和感觉,洒到潜意识的土壤里,使其能在成功过程中减少因考虑不周和疏忽大意等招致的破坏性后果。所以,通过想象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的人,很可能会成就一个成功者。

困境中看到希望

在美国北部的芝加哥及华盛顿地区,有一种蝉要在地下生活整整17年。这些蝉被称为“17年蝉”。17年一到,在极其有限的期间内,幼虫一齐涌出地面,霎时间,一平方米的土地上将同时有几百只是进行着成蛾过程。

涌出地面的蝉,停留在树枝上,尽情地歌唱着生命的妻。但是残酷的是地下生活长达17年,而在地上只能存活短短的两个星。如果有一些蝉因此而烦恼,因此而痛惜,它们会怎样?一生一眨眼便结束了……试着想像一下一只蝉正在苦恼中的情景吧!两个星期的地面生活,对蝉来说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而周围的其他事物对它来说不会有任何的感觉。即使是快乐地生活,也不过只是瞬间即逝的人生,那么,何苦在这宝贵的时间内烦恼、痛苦呢?这只能是白白地耗费生命。

蝉的一生是短短的两个星期,而人生也不过是百年,拿这百年与地球四十六亿年的历史相比,人与蝉都处于同样的境地,都不过是眨眼间的、不可预测的生命而已。

正因为如此,生命之火燃烧着的每时每刻才显得十分珍贵。只有向理想挑战,运用积极思维,开朗而愉快地、乐观而勇敢地生活,才能体现出生命真正的价值。

人世间,困境的来源形形色色。贫穷、疾病、残疾、人际关系恶化,破产等等,举不胜举。一个人在痛苦中挣扎时,往往缺乏冷静,所以,很容易忽视周围的一切,认为全世界就自己是个倒霉鬼,就自己一个人处于困境之中。但是,和你处于同种困境并且挣扎在痛苦中的人,社会上大有人在。

一位残疾儿童的母亲说:“在出席残疾儿童大会之前,我一直认为世间就我一个人背负着这样的不幸。但是,参加会议时,询问其他人后才知道别人背负着比我更大的痛苦,比我更烦恼。我曾经想过和孩子一起死掉算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太惭愧了!”

当我们处于困境之中时,我们要想一想,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更痛苦、更苦恼的人,同他们相比,我们还算是较为幸运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国王的众多大臣之中,有位特别有智慧的大臣,而这位大臣也因他的智慧,格外受到国王的宠爱与信任。

智慧大臣拥有一项与众不同的特长,他拥有积极思考的能力。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总是愿意去看事物好的那一面,而拒绝消极观点。也由于智慧大臣这种凡事积极思考的能力,的确为国王妥善地处理了许多烦恼的大事,因而备受国王的敬重,凡事都要咨询他的意见。

国王热爱打猎,有次在追捕猎物的意外中,受伤弄断了一节食指。国王剧痛之余,立即招徕智慧大臣,征询他对这件断指意外的看法。智慧大臣仍本着他的作风,轻松自在地告诉国王,这应是一件好事,并劝告国王往积极上面去想。国王闻言大怒,以为智慧大臣在嘲讽自己,立即命左右将他拿下,关到监狱里。

待断指伤口痊愈之后,国王也忘了此事,又兴冲冲地忙着四处打猎。却不料祸不单行,竟带队闯邻国国境,被丛林中埋伏的一群野人活捉。

依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献祭给他们的神,于是便抓了国王放在祭坛上。正当祭奠仪式开始时,主持的巫师突然惊呼起来。

原来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节的食指,而按照他们部族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受到天神的谴责的。野人连忙将国王解下祭坛,驱逐他离开,另外抓了一位同行的大臣献祭。

国王狼狈地回到朝中,庆幸大难不死,忽而想到智慧大臣所说,断指确是一件好事,便立刻将他由牢中释放出来,并当面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还是抱持他的积极态度,笑着原谅了国王,并说这一切都是好事。

国王不服气地问:“说我断指是好事,如今我能接受。但是若说因我误会你,而将你下在牢里受苦,难道这也是好事?”

智慧大臣笑着回答:“臣在牢中,当然是好事。陛下不妨想想,今天我若不是在牢中,陪陛下出猎的大臣会是谁呢?”

每件事情必然有两面,这位深具智慧的大臣选择了聪明的那一面。

从困境中看到希望,就是要珍惜仍存在的东西,不要去怀念已失去的东西。如果手指受伤了,你会不会想:没伤着胳膊,真幸运!如果胳膊断了,你会不会想:腿还安然无恙,真走运!如果腿断了,你会不会想:头没受伤,真幸运!如果头上的骨头断了,你会不会想:命没丢掉,真走运!如果你能这样想,那么你永远都能看到希望,能够摆脱困境。

美国房地产大王德那路得·图兰浦,曾经因为生意惨败,一度负债高达l亿美元。有一天,他走在大街上,刚巧看到了一些流浪者。他指着那些流浪者对随从们说:“看看他们,他们也许不敢相信,他们的资产超过了1亿美元呢!”的确,流浪者的资产是“0”,但是他们没有1亿元的负债。在负债1亿美元的图兰浦看来,流浪者们同样拥有着1亿美元的资产。

在意我们拥有的东西,在困境面前,我们要将精力集中在存在的、剩余的东西上,并灵活处理。危机正是机遇的起点,而大危机是大机遇的起点。

一个人平常所使用的能力是全部能力的3%,剩余的97%在大脑里。而这种巨大的潜能发挥作用恰恰是危机来临时,只要灵活、恰当地运用存在的、剩余的东西就一定能够力挽狂澜,能够使局面变得比以前更好。

积极的思考会使你成功。当你在和失败斗争时,就是你最需要选择积极思考的时候。尤其当你身陷困境之中,你必须花数倍的精力去建立和维持自己积极的心态,同时应用你自信心及明确的目标,将积极心态转化位具体的行动。

因此,当困境来临时,不要自寻烦恼,怨天尤人,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面临困境,都有着各自的烦恼。把握剩下的东西并良好地运用它,我们就能走出困境,重新看到希望与光明。

控制自卑心理才会敢于进取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过于苛求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由此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有些人可因身体上有某些缺陷而产生自卑;有的可因学习成绩不如同伴而自卑;有的也可因工作不如他人而自卑;甚至有人也会因自己的形体高矮、胖瘦不如意而自卑。自卑是一种心理障碍,不仅妨碍个人机体的健康,而且影响一个人在工作上和事业上的进步。

能否悦纳自己是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否积极和健康的一项重要的指标。悦纳自己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与环境和他人积极互动的心理定势。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们不应因为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或在工作和学习上一时不如他人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农夫有两个水罐,一个完好无损,一个有一条裂缝。农夫每次挑水,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从远远的小溪运到主人家,而有裂缝的水罐回到主人家时往往只有半罐水。这使有裂缝的水罐感到无比痛苦和自卑。一天,它在小溪边对主人说:“我为自己每次只能运送半罐水而感到惭愧”。农夫惊讶地说:“难道你没有看见每次回家的路旁那些盛开的鲜花吗?这些花只长在你那一边,而并没有长在另一个水罐那边。因为我早就知道了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如今,这些鲜花已给我们一路上带来了许多美丽的风景。”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如果能够坦然地、微笑着面对自己生命中的一些缺憾和工作中的不足,愉悦地接纳自己,运用积极的思维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样会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一切消极的思想,再加上重复的回忆,就能发展成心理畸形。并且,为自信心的丧失和严重的心理问题埋下了隐患。

不管心理障碍的大小,我们总有灵验无比的“药方”来对付它,这个“药方”便是停止消极思想,多回忆一些积极的事情。

要塑造全新的自我,便要拒绝从你的“心理银行”中提取不愉快的思想。当你在回想任何情形时,集中精力想好的方面,忘却不愉快的事。如果发现你在想某些不好的事情,要赶快全面转移你的思想。

简单说来,我们确实很容易忘记不愉快的感觉,只要我们拒绝去回忆它。仅仅从你的记忆中抽取积极的思想,让其他思想自然消失。当你拒绝记住消极、自我压抑的思想时,你便向征服你的恐惧迈出了一大步。

有一个骨瘦如柴的年轻人,一直为自己的体质之差而苦恼,他认为只有接受训练才能解决这个困扰,所以他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做运动。最后,他终于练就了一身强壮的筋骨。他的“障碍”不再存在了,但可以预测的是,他愈来愈重视自己的外表和体格了。他很怕自己会变老、会生病,或遭受意外的伤害。他旧日的恐惧和自卑感,又再度把他牢牢地攫住了。

但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改善自己的现状。如果你懂得怎么让自己不口吃,也懂得怎么让自己显得年轻漂亮,那非常好。可是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扭转你的命运,去除你自卑或恐惧的感觉。也不要期待这会解决你所有的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应该是同时追求许多不同的目标,千万不要孤注一掷。

自卑的人并不是自己想自卑,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内心安全感。他们总是特别善于发现自己的缺陷、短处和生活中不利于自己的方面,然后把它们放到放大镜下去看,结果是吓坏了自己——既然自己是如此糟糕,怎么能去和别人比,和别人竞争呢?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可能遭受的失败所打击(仅仅是“可能”),他们躲避竞争,回避交往,结果是越来越多地失去了发展的机遇。不断遭受的挫折似乎又在证明:瞧,你就是不行!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只有打破自卑的恶性循环才能逐渐建立自信。但“打破”需要有点决心、有点勇气,还要讲究点科学——要求一个不自信的人去做一件对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增加他的焦虑。

“打破”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没有认知上的改变。很难有行为上的突破;没有行为上的突破,就不会产生新的体验。

曾任美国国会参议员的爱尔默·托马斯15岁时常常被忧虑恐惧和一些自我意识所困扰。比起同年龄的少年,他不但长得太高了,而且瘦得像一支竹竿。他除了身体比别人高之外,在棒球比赛或赛跑各方面都不如人。同学们常取笑他,封他一个“马脸”的外号。但是托马斯的自我意识极重,不喜欢见任何人,又因为住在农庄里,离公路很远,也碰不到几个陌生人。所以平常只见到他的父母及兄弟姐妹。

托马斯说:“如果我任凭烦恼与恐惧占据我的心灵,我恐怕一辈子也无法翻身。一天24小时,我随时为自己的身材自怜。别的什么事也不能想。我的尴尬与惧怕实在难以用文字形容。我的母亲了解我的感受,她曾当过学校教师,因此告诉我:‘儿子,你得去接受教育,既然你的体能状况如此,你只有靠智力谋生。’”

但是,不久以后发生的几件事帮助他克服了自卑感。其中有一件事带给了他勇气、希望与自信,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这些事件的经过如下:

第一件:入学后八周,托马斯通过了一项考试,得到一份三级证书,可以到乡下的公立学校授课。虽然证书的有效期只有半年,但这是他有生以来,除了他母亲以外,第一次证明别人对他有信心。

第二件:一个乡下学校以月薪40美元的工资聘请他去教书,这更证明了别人对他的信心。

第三件:领到第一张支票后,他就到服装店,买了一套合身的服装。

第四件:这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战胜尴尬与自卑的最大胜利,发生在一年一度举行的集会上,他母亲敦促他参加集会上的演讲比赛。当时对他来说,那当然是天方夜谭。他连单独跟一个人说话的勇气都没有,更何况是面对很多人。但是在他的母亲的坚持下,他还是报名了,并且为这次演讲做了精心的准备。为了把演说内容记熟,他对着树木与牛群演练了上百遍。结果大出他本人的预料,他得了第二名,并且赢得了一年的师范学院奖学金。

后来托马斯在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中,还不只一次说过:“这四件事成为我一生的转折点。”由此看来,自卑其实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为什么老要和自己过不去呢?你不觉得自己身上也有许多可爱的地方、令人骄傲的地方吗?也许你不漂亮,但是你很聪明;也许你不够聪明,但是你很善良。人有一万个理由自卑,也有一万个理由自信!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秘密,就在于它勇敢地挺起了胸膛,骄傲地扇动了翅膀。

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每一件事,你才会对自己能否做好每一件事充满信心。在满意的目光中,你会忘掉自己的不足,你会随时随地充满自信,你就不会再自卑。

只有控制自卑心理,你才会敢于进取,成为一个有主动创造精神的人,才能开拓事业;你才会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会活得开朗、开心;你才会勇于承担责任,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你要想拥有情绪控制的能力——拥有积极思考的力量的法则是:

只有控制自卑心理,你才会敢于进取。

挖掘自身的潜能

据科学家研究,即使是最伟大的发明家也只是运用了头脑能力的10%,普通人使用的则更少。毫不夸张地说,人脑的潜能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每一个人的内部都有相当大的潜能。爱迪生曾经说:“如果我们做出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情,我们毫无疑问地会使我们自己大吃一惊。”

有一则很有趣的寓言就揭示了潜能的力量。这则寓言是:一天,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养鸡场附近的一座山上去,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拿了一只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化。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了一只小鹰。小鸡和小鹰一起长大,因而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什么。起初它很满足,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