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山海仙尘
4479000000013

第13章 白水镇

天色大亮,韩林辗转穿山过林,来到山脚下,陆陆续续遇到了不少小门派人士和些许三三两两的散人独行客,从他们只言片语中,听闻各大门派以及各路豪杰,将五庄观挖地三尺,却一无所获,便互相猜疑,甚至大打出手,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韩林心道,自然东西根本没在上面,能找到才叫有鬼。当下,越发不敢久留,认准方向,来到虎丘山数里外,一个小镇子上,花了二两银子,好生吃用了一顿,再买来些酒肉包了带在身上。托人打听了一番,有无人家出售脚力。

半日后,韩林骑着从一富户之中花费二十两银钱买来的老弱驽马,一路蜿蜒而行,朝着南方行去。一路也没个头绪,只是随波逐流,随意而行,数日后,越过一条大河,只见水汽激荡,波涛如怒,阔如江海,便设法渡了河,在对岸不远处一个名叫白水镇的地方,落了脚。

却说这白水镇,名为镇,实则比一般城府还要繁华,有‘濉南小国都’之称,因地靠濉河,有天然的港口,水运便利,来往客商皆在此地停驻,搬运货物,水陆转运,久而久之,此地形成了一个大商市。

这濉河水阔近百里,横穿颍州南部,蜿蜒流向南方的岚州,是颍州知名的大河,水量充沛,河鲜丰美,传闻极深之处,有妖物出没,兴风作浪,只是为神仙之流擒拿镇压,遂不得为害。

看着这繁华富庶,摩肩擦踵的热闹景象,忍不住心中感叹:倒是被这白水镇的称呼给迷惑了,以为此地只是个普通镇子,也罢,此地物流丰富,需要什么东西,也方便采买。

这般想着,便打算寻个落脚之处,忽的感觉到有人盯着自己看,韩林如今内功精湛,自然生出感应,循着目光看去,却见一俊逸不凡,面如冠玉的青年文士,目光炯炯有神的看向自己,这文士,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端的是气度不凡,眼见韩林察觉到自家目光,也不惊慌,竟顺杆就爬,主动上前来搭话。

只听他道:“我观这位兄台,双目凌厉,机敏警觉,双臂孔武有力,走动间步伐稳健,当是有功夫在身。在下一生惯来仰慕豪杰,眼见兄台年纪轻轻,却气度不凡,有意结交,一时孟浪,还请兄台万勿怪罪。”言罢,掬手为礼。

韩林初来乍到,看此人似乎颇有来头,他那几个随从也都是精光内敛,太阳穴高高鼓起,显然也是武艺高强之辈。此等人物,若能结交,当对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方便不少。当下客气为礼,谦虚道:“兄长,客气了。小弟韩林,离家游历江湖,以为增广见闻,初来贵宝地,一时为此地繁荣富庶之象所惊讶,倒叫兄长笑话了。”

“唉,贤弟,何须如此,你我一见如故。愚兄,痴长你几岁,便托大,称呼你一声贤弟了。好教贤弟知晓,愚兄姓吴,名唤奇兴。家中薄有资财,在这白水镇,还是略有几分薄面的。贤弟出来此地,可曾有了落脚之地。”那俊逸文士,见韩林态度和蔼,言语客气,举止从容,又生的俊逸不凡,一派少年豪侠之相,看的颇为对胃口,顺理成章的称呼起了贤弟,有心结交。

两人一来二去,便熟络了起来,那文士的护卫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仿佛对主人家此举习以为常。吴奇兴眼见韩林风尘仆仆,背着包裹,牵马而行,便热情的招呼韩林,去了一处名唤‘望江楼’的豪华酒家。

那吴奇兴定是此间常客,听闻他自谦薄有资财,此间小二熟络的打趣道:“哎哟,爷,您要是还叫薄有资财,那整个白水镇有哪家敢自称富可敌国的啊。今个儿,是那阵风儿把您老这尊财神爷给吹来了。真是蓬荜生辉,还是老地方?还是照规矩?”

那小二嘴皮子溜乎,南来的北往的,就靠这一张嘴伺候人呢,看起来跟吴奇兴很熟悉,了解此君的脾气,也不怕他生气,自顾自的凑上来伺候着。

吴奇兴笑骂道:“你这乖嘴的货,什么话到你嘴里都能说出朵儿花儿来。这还用问么,老规矩,江水阁。嗯,有新打上来的濉河鲈鱼吗?来上一尾大的。对了,贤弟你喜欢什么口味?”言罢,询问的看向韩林。

韩林只觉得此君,也太过热情了吧,颇有古之任侠之风,仗义疏财,豪放不羁。见他询问自己,忙答道:“小弟,随意,对吃食方面,也不甚了了,全凭兄长决定即可。”

那吴奇兴倒是洒脱,听闻此言,便转头吩咐道:“既如此,那好。小二,风花雪月,四道菜各来一道,嗯,然后再来一尾濉河鲈鱼,要今晨新打上来的。白水十八小炒和濉河十三鲜,都来一份。暂时就这样吧。”言罢随手丢了一定赏银,韩林一看,好家伙,怕有五两重。真是出手阔绰。怪不得小二这么殷勤。

吩咐完小二,此君便当先迈步上楼,韩林只得跟上,前呼后拥,一行十数人,呼啦啦占了一片。没几步,转过楼梯,来到了一处写有江水阁字样的清雅典致房间前。门口自有护卫站立两旁守护。只有一魁梧挺拔的贴身护卫跟随入内。

进得房门,但见,房间甚大。甫一入内,便觉一袭江水清气扑面而来。三个大窗几乎开了临江一侧的整面墙,凭栏窗边可俯瞰濉河胜景。韩林受了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感染,心有所感,一时心神激荡,无法言语。

吴奇兴见此情况,有意卖弄,诗兴大发,凭窗而立,对江吟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吟罢唏嘘不已。一时间,江风拂面,吹得此君,羽扇纶巾,衣带飘飘,宛如神仙中人。

韩林虽说也曾读过几年私塾,却也只是识得文字罢了。哪里听过如此佳句,当下心神俱醉,对此君的文采风流,心折不已,短短几句,便描述的波澜壮阔,如诗如画。真乃神人也。当下作出一副陶醉敬仰,痴迷崇拜的样子,问道:“这首神作可是兄长所写?”

听到韩林此问,吴奇兴言辞闪烁,讪讪笑道:“咳咳,一时有感而发,何必大惊小怪。”他见韩林又要问这问那,顿时岔开话题道:“哎呀,怎么还未上菜,服务态度太差,要给差评。”

吴奇兴岔开话题后,见韩林不在追问,心中舒了一口气,随意问道:“听闻贤弟,初到此间,还未有住处,不妨便住在我府中。你我兄弟夜夜抵足而眠,畅谈通宵!岂不快哉?”

韩林心想,自家秘密颇多,若被人察觉,恐为不美。听闻此君所言,当下便要推脱,恰在此时,忽闻门外嘈杂声响起。吴奇兴眉头一皱,颇为不悦,便扭头对身后那贴身护卫言道:“豹头,去看看门口何事喧哗?”

“是,公子。”那唤作‘豹头’的护卫,领命出去,不一会,带了个尖嘴猴腮的青衣汉子近来,附在耳边轻轻说了几句,吴奇兴面露不虞之色,只是叹息一声,想韩林告罪道:“贤弟,且在此间稍作,愚兄家中急事,去去就来。”

韩林连道:“无妨,兄长,且去忙乎,小弟自便即可。”待吴奇兴随那人离去后,豹头也随着去了,倒是留下韩林一人,对江凭栏,好不逍遥。这时,门外响起小二声音,原是酒菜到了。韩林唤进小二,装作随意的样子,打赏了五两银子,询问这吴奇兴的情况。

那小二,心想:真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吴公子的朋友也这般豪爽,又看韩林双目凌厉,气势不凡,似是武艺高强的豪杰之辈,当下也不隐瞒便竹筒倒豆子般的,把知道的全都说了。

原来这吴奇兴乃是白水镇赫赫有名的吴家的长房嫡系二公子,自小聪敏,是整个吴越国有名的早慧神童,三岁识字,五岁吟诗,十岁过了乡试,十五岁便是举人之身了。一时间各大家族好不羡慕。吴家的人也对他寄予厚望。谁曾想,十七岁那年,遭遇了劫难,目睹了一场仙妖斗法。那水妖兴祸,被仙人斩杀,从此茶饭不思,日思夜想,尽是那仙家手段。于是,便荒废了学业,终日结交奇人异士,只求寻仙访道,可愁煞家里的长辈。索性分出个偏房也不理他,由得他折腾,只盼能幡然醒悟。

这下可便宜了这厮,没了长辈拘束,便如脱缰野马,尽情施为。一时间府中门客三千,僧俗不忌,道尼不分,好生热闹。然则尽是些胡吹大气,夸夸其谈,骗吃骗喝之辈,想那真有法力的道德之士,岂会贪图些许俗世浮财。也就他蒙在鼓中,兀自不觉,痴迷仙道,搞得府中乌烟瘴气,混吃混喝之辈,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被戳穿后,混不下去的,羞愤难耐的,死皮赖脸的,千姿百态,不一而足,有的竟在府中混迹了十余年,还赖着不走,仿佛吃定吴家。吴家大公子自然对这些人没有好脸色。这不听闻,二公子又……嘿嘿。

小二后面的话没明说,但那意思,韩林懂了,定是被人当成混吃混喝之辈了。其中缘由,韩林还不能明说,索性不做理会,倒是小二所言,这府中宾客三千,多有见闻广博之辈,纵然夸夸其谈,也是增广见闻的好去处,好过自己闭门造车。

计议已定,韩林便大吃大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