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自古,“不朽之笔方传不朽之人”;而今,我这个无名小辈竟然在为圣人作传;确系“初生之犊不怕虎”也。所谓“初生之犊”,不是指我的年龄,而是指我的文学生涯。说来脸红,“知天命”之年方步入文坛,作了一头拜四方的文学牛犊。
拙作《孔子传》(与人合作)问世以后,得到了儒学界和文学界的前辈、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认可,并应各方面的要求,于一九八九年九月,开始搜集、阅、读、整理资料,一九九○年元月动笔创作《孟子传》,十二月初完稿,可谓一气呵成。不少人在问我:“两千多年来,无人传孔、孟,你为什么竟有这么大的胆量呢?”是呀,我自己也在纳闷儿: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有多少墨客骚人,文学大家,他们为什么不肯为孔、孟作传呢?大约被“圣人”这个名给吓住了;但我不怕,因为我无名无位,没有任何负担,不怕丢掉什么和失去什么,写成了自然求之不得,写不成为别人再写打下了基础。我是个教师,作人之垫脚石,作人梯已经习以为常了。再说圣人也是人,孟子就曾说过:“尧舜与人同耳”、“人皆可以为尧舜”,我崇拜他们,但不迷信;我尊敬他们,但不惧怕。既然要传圣人,就不能不以圣人为光辉榜样,孔子一生“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则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是圣人本身给了我勇气和力量。然而,孔、孟毕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人,有着深远的国际影响,而且历来颇有歧义,为这样一些不同凡响的名人作传,无论从哪一方面讲,自己都是没有资格,不具备条件的。但最后还是传出来了,这得感谢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匡亚明和孔德懋二老的支持和鼓励,感谢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所长李启谦和骆承烈两位老师的帮助与指导,这是我动力的源泉,打开我困惑的钥匙。
一个中学教师的生活是清贫的,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是繁忙的,一处偏僻的乡村中学的图书资料少得可怜,若无来自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图书馆,邹县文物管理所,著名青年作家张炜,龙口市的有关领导和同志们,亲友战学忠、陈启智、程麻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孟子传》的成书问世是不可能的,他们或予以支持、鼓励、帮助,或供给图书资料,或提供诸多方便,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谢意!
曹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