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备忘录
4491500000011

第11章 诺贝尔奖的创立者——诺贝尔

生命,那是自然人类从新发现中得到的好处总要比坏处多。

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

诺贝尔,全名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年~1896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9世纪中叶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因发明炸药被誉为“炸药大王”,诺贝尔基金创立人。

诺贝尔从小就热衷于搞化学实验,一生的发明很多,现在还在普遍使用的雷管、气体计量仪、液体计量仪、改良型液体压力计、炸药等,都是的发明。他一生共获得255种专利,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在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1896年,在遗嘱中,捐出他的所有财产共980万美元设立诺贝尔基金会,将其利息作为奖金,每年奖给世界上对物理、化学、医药学、文学和促进世界和平有特殊贡献的人。当时设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奖或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增设了由瑞典银行提供奖金的经济学奖,目前共6项,是世界公认的最著名的奖项。在遗嘱中,诺贝尔指出:“在评选得奖人时必须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问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一视同仁,唯一标准视其实际成就。”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的那一天,即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诺贝尔和平奖由挪威诺贝尔学院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目前共有532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包括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华人。

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宝贵的财富,必将激发后人不断前进,他的英名将永远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册上闪烁着光辉。

处处留心皆学问

诺贝尔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从小受父亲尹木纽·诺贝尔的影响,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地,诺贝尔迷恋上了研究炸药。

1864年的一天,研究室里发生了爆炸,很多工人都被炸死了,诺贝尔的弟弟埃密·诺贝尔也被炸死了。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不久后又着手研究炸药了。

诺贝尔在瑞典马拉湖办了生产“炸油”的工厂,很多国家都向他订购“炸油”。然而,工厂生产的“炸油”受热或受到稍微的震动就会爆炸,很多人都因此丧命。

因此,瑞典政府禁止诺贝尔的工厂生产“炸油”,英国、法国先后下令禁止运输诺贝尔的炸药,没人敢卖他的“炸油”了。

诺贝尔毫不气馁,思索着克服硝酸甘油易爆的方法,他费尽了脑汁仍没有头绪。

一天,诺贝尔在海滩散步。忽然听到一阵马蹄的声音,他惊奇地抬起头,看见一辆马车正迎面驶来。

诺贝尔发现马车上拉着许多装有硝酸甘油的罐子,其中几个已经被震裂了。看到罐子里塞着莫名其妙的东西,诺贝尔停顿了一会儿,忽然开口请马车夫停车。

马车夫奇怪,勒住马问:“什么事?伙计!”

诺贝尔问:“你罐子里塞着的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处吗?”

马车夫呵呵笑说:“噢,这是硅藻土!它不但可以防止罐子相互碰撞,而且一旦罐子坏了,它会把流出来的硝酸甘油吸收干净,不会让硝酸甘油流走。”

诺贝尔听了,沉思了一会儿,茅塞顿开——他有了主意,终于找出能克服硝酸甘油易爆的方法了。

诺贝尔回到实验室,按照马车夫话的启示,经过反复的试验,制成了不易爆而爆炸时威力非常猛烈的两种新式炸药。诺贝尔把这种发明创造运用到实践中,不久他的“炸油”工厂顾客重新又多了起来,瑞典政府也取消了对诺贝尔生产“炸油”的禁令,英国、法国也取消了禁令开始运输诺贝尔的炸药。

诺贝尔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制造出受人欢迎的炸药,是他留意到了身边的小事,你应该向他学习,平时多观察身边的事情,你从中会学到好多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