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备忘录
4491500000016

第16章 与死神搏斗的科学奇才——史蒂芬·霍金

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

无趣的生活是悲剧。

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这不取决于天赋,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

史蒂芬·霍金,全名史蒂芬·威廉姆·霍金(1942年~),1942 年生于英国英格兰牛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教授,现代科普小说家,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70年因与彭罗斯证明了“奇性定理”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1942年1月8日,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日子里,霍金诞生于英国牛津。

1950年,霍金随家迁往圣奥尔本斯,九年后入牛津大学读书,牛津大学毕业后,霍金又去剑桥大学读研究生。

1963年,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二年后,被授予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并与珍妮·怀尔德(简·瓦尔德)结婚。

1970年,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1974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阐述“黑洞是有辐射的”论文,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980年,霍金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

1989年,霍金被授予大英帝国荣誉爵士。

2001年10月,霍金的力作《果壳中的宇宙》出版发行。

2007年9月6日,霍金与露西吉高佛尔德合著的儿童科幻小说《乔治通往宇宙的秘密钥匙》在法国率先出版发行。

霍金毕生致力于研究黑洞的特性和宇宙起源大爆炸的原理。他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预言来自黑洞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不会减少。他的量子宇宙论和黑洞蒸发理论不仅在自然科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还对哲学和宗教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霍金1965年被授予博士学位,1988年撰写的天文科普小说《时间简史》对神奇和美妙宇宙现象作了大胆丰富的描写,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引导读者遨游外层空间探索黑洞、“带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遥远星系、“时间箭头”、夸克、大统一理论、反物质等。另外,霍金还撰写了《时间简史续编》、《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等宇宙论科普著作。

勇于与命运抗争

霍金非常文静,从童年时代起就不爱运动,他常常默默地待在一个地方。渐渐的,霍金的健康状况越来越不好。

到了21岁,霍金感到头脑发热、浑身麻木,就和妈妈去了医院检查。两星期后,医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检查结果诊断霍金患了“卢伽雷氏症”。

霍金和妈妈一听,当场昏迷。

苏醒来后,霍金问医生:“大夫,你说,我以后神经细胞萎缩不能思考问题了吗?”

医生很镇定地说:“先生,你慢慢休养,其他的就不必考虑了。”

医生不肯告诉霍金,霍金只好去问妈妈。

妈妈留着泪说:“孩子,你只剩下两年的寿命了,妈妈舍不得你。”

霍金一听,心里冰凉一片,愣了一会儿,很自然地说:“妈妈,我会活到一百岁的,不会那么早就离开人世。你相信我,我会好好活下去,而且活得比别人精彩。”

妈妈擦干了泪,抚摸着霍金的脑袋说:“对,孩子,你会好好活下去!虽然你不久后不会说话、手指不能动弹,你会比其他的人幸福。”

霍金从座椅上站起来,吻了妈妈的前额,眼睛里含着泪花。

从此以后,霍金的病情渐渐恶化,他全身瘫痪,心和肺失效,只能天天禁锢在轮椅上。

妈妈望着霍金,平和地说:“孩子,你感到痛苦吗?还有生活的信心吗?”

霍金摇摇头,他已经失音。

接下来的日子,霍金靠一种专门的电脑机器与人交谈。他不能写字,仅靠三根手指敲击键盘与外界交流;他读文献时都得让人把文献掀开,一个字、一个字的艰难阅读下去。就这样,霍金度过了一个个日子。

一天,他和妈妈在电脑上交谈。

妈妈问他是不是感到生活很痛苦,霍金在电脑上说:“不,妈妈!我很幸运,我靠自己的能力,学到了许多常人学不到的东西。”

妈妈眼睛湿润了,继续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霍金在电脑上回答说:“妈妈,我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我要研究宇宙,写一本书,为人类作出贡献。”

妈妈被霍金的意志打动了,他决定帮助儿子,天天给霍金整理一些天文方面的知识。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霍金对黑洞的特性和宇宙起源大爆炸的原理的研究始终没有放弃,1988年他46岁时出版了《时间简史》,这部科普小说立刻吸引了广大科学界和公众的眼球,至今销量高达2500多万册。

你或许学过一些类似与病魔作斗争的故事,他们都能取得成就,何况我们身体健康,又生活在安定的环境,怎么不能做出贡献、超越他们呢?

政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