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备忘录
4491500000045

第45章 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1910年),出生于莫斯科以南200公里的贵族庄园雅斯纳斯·波良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最伟大的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出生,父亲尼古拉·伊里奇、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都是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在托尔斯泰一岁半时母亲去世,九岁时父亲去世。由于家资厚富,托尔斯泰的童年还是无忧无虑的。

1841年,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托尔斯泰随家迁到喀山,在喀山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下健康成长。

1844年,托尔斯泰16岁时,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

在大学时代,托尔斯泰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于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庄园。

1849年11月,托尔斯泰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

克里木战争开始后,托尔斯泰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在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使他加强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

1855年11月,托尔斯泰进入彼得堡文学界,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使他一举成名。

1860~1861年,托尔斯泰出游欧洲,这为1863~1869年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奠定了基础。

1873,托尔斯泰开始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经12次修改,1877年,《安娜·卡列尼娜》问世。

19世纪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写了《忏悔录》一书,到了90年代,托尔斯泰创作了短篇小说《舞会之后》以及长篇小说《复活》。

托尔斯泰的晚年生活简朴,过着平民式的生活,1910年10月,他离家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车站。

托尔斯泰一生创作勤奋,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代表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托尔斯泰富有正义感,始终不渝地寻找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原因所在。

托尔斯泰以其特有的天才艺术家的魅力,创作出了无与伦比的俄罗斯生活画面,反映了自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到1905年革命之间俄国的重要社会现象。

学会欣赏别人

在没有正式从事写作之前,托尔斯泰是一个无名小辈,如果不是屠格涅夫的欣赏,他不会坚持写作,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家。

1852年的秋天,屠格涅夫打猎回来,路径一片小树林时,发现枯黄的树叶下有一本《现代人》杂志。屠格涅夫捡起那本杂志,看着皱巴巴的封面,漫不经心地翻了几页。看着看着,屠格涅夫的眼睛在一篇题目为《童年》的小说上停留了下来。

屠格涅夫觉得《童年》这篇小说写得太好了,作者托尔斯泰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辈,对托尔斯泰肃然起敬。

屠格涅夫决定找到托尔斯泰,如果托尔斯泰坚持下去,相信他会在文学这一领域有大的发展空间。

经过重重途径,屠格涅夫打听到托尔斯泰的住处。托尔斯泰2岁丧母,7岁丧父,和姑母相依为命,这样的身世令屠格涅夫非常同情。

屠格涅夫敲开了托尔斯泰住处的大门,告诉托尔斯泰的姑母是来找托尔斯泰的,托尔斯泰的姑母说:“很抱歉,先生!目前我的娘家侄去了高加索部队当兵,他一年内不会回来。”

屠格涅夫焦急地说:“我好不容易找到了托尔斯泰的住所,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他,他不应该去当名,他另有其他的发展途径。”

托尔斯泰的姑母疑惑地望着眼前这位陌生人,惊讶地说:“你是谁呀!你和我的娘家侄有什么关系?”

屠格涅夫呵呵笑说:“我——是——屠格涅夫。”

托尔斯泰的姑母一听,惊喜地大叫起来,说:“你就是《猎人笔记》的作者,那个大名鼎鼎的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点点头,告诉托尔斯泰的姑母他这次找托尔斯泰是因为欣赏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

托尔斯泰的姑母若有所悟地说:“我的娘家侄的确喜爱写作,可他与你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哟!既然大作家那么抬举我的娘家侄,我这就给他写信通知他快快回来。”

托尔斯泰正在训练,接到姑母的来信,因为发生了什么大的事情,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信,看到信里写到: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童年》引起了大作家的注意,他就是鼎鼎有名,轰动俄国文坛的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希望你及早回来,让你在文学里发展,他还说如果你坚持下去,你的前途无量。

托尔斯泰捧着姑母的来信,高兴地跳起来,也不训练了,赶紧请假回家去找屠格涅夫攀谈。

屠格涅夫热忱地握着托尔斯泰的手说:“年轻人有胆无量!如果你在文学上发展,你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托尔斯泰微微笑说:“谢谢!屠格涅夫先生!要不是你的欣赏,我不会重又点燃起想当一名大文豪的愿望。既然先生那么肯定,我相信我日后会有发展前途了。”

果然,不久后,托尔斯泰创作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伟大的文豪。

欣赏是一种善良。社会生活中缺少不了欣赏,你应该怀有一种愉悦之心、助人之念去欣赏他人,让他人在你的赞许中发挥极至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