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
449200000084

第84章 楚汉之争(7)

然后郦食其说:“当今天下楚汉交兵,已有多年难分胜负。依齐王你的看法结果会怎样呢?最后取胜的可能是汉还是楚呢?”

齐王道:“战事谁能预料准呢?”

郦生趁机说道:“依我看,这楚汉相争,最后胜利必是汉王。”

齐王一听便问:“你怎么敢这么断言呢?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汉王必胜的?”

郦生便答道:“当初汉楚两王,同时受命于义帝,率兵攻秦。可汉王仍能亲率大军,首先夺取秦都咸阳,这明明是天在助汉,天意归汉呀!而那项王背弃天意,毁坏盟约。只想凭一时的强暴横行天下,他入关中后便强令汉王退出关中,避入汉中偏远的地方。同时又将义帝赶出都城,然后派人追杀于郴地。这种作法,使海内人心无不背楚向汉,痛恨楚王的不仁不义之举。等到汉王回兵中原,起兵攻楚时。出师顺利,一举夺取三秦重地。然后在那里为义帝穿孝服,按帝王的礼仪发丧吊唁。并广布檄文告示天下百姓。汉王要兴兵项王问罪。这次楚汉之争其实汉王才是名正言顺,也才是人心所向,百姓归服的。所以汉王所过城邑,只要顺降的,全部按以前的规定行事,不加变动。并规定汉兵不许劫掠百姓,所获财物,均与众兵将平分。使大家觉得汉王确实是位大仁大义,豪杰资才。这样就都愿意归服汉王,与他同生死共患难。而项王不仅背约不守,杀君不忠,而且所获财物,尽归已有。对有功劳的将士,只是口头给予封地,而实际上没有丝毫财产分给他们。同时把自家亲戚都封以要职。这样一搞,使人心离散,贤能的人们也都纷纷抱怨,心怀不满。这样的军队又怎能取胜,这样做王的人又怎能立于不败之地呢?照这样,天下必归汉王。这是毫无疑问的。况且自从汉王兵出蜀地,逐鹿中原,定秦,渡西河,破北魏,出中径,诛成安君,其势如破竹。这不是仅靠自己的军事力量,这是天意助汉兵如此顺利呀!现在汉军又占据了敖仓,阻塞住成皋,驻守着白马津,封锁了太行山,并拥有了蜚狐口,真是地利人和,无往不胜。我想楚兵不会坚持太久,必大败无疑。当今明事理的人,有远见的各路诸侯王,都已纷纷归服汉王。齐王您若能此时降与汉王,向汉军输送物资,支持汉王的军队作战,齐国还可能保全。否则韩信大兵压境,一举攻来,我看您的危亡之日也就在眼前了。您想想是这个道理吗?”

齐王田广边听边连连点头称是,并对郦生说:“寡人我就听从你的规劝,归顺汉王,可这样韩信的兵马还会来攻打我们吗?”

郦生连忙说:“这您不必担心,我并不是私自跑来劝你的,这是汉王顾念齐地人民的利益,不忍使他们又遭刀兵之苦、涂炭之实,所以特派我来作说客,看齐王您是什么意思。如果您真心降汉,这样双方就不必大动干戈。双方百姓都会很高兴。汉王得知后也必会下令不许韩信攻打你们,请您放心是了。”

这时一直立在旁边沉思的齐相田横,在此插言道:“我看为了保险起见,就必须先由先生您修书一封,与韩信把这件事讲清,以免出差错。这样我们也就能安心了。”

郦生一想,写就写。正好也能借此消除齐王的疑虑。于是拿来笔墨,将齐王同意顺降,韩信不必进兵的详情写下来。并差人送到韩信营中。

再说那韩信,招兵集将,正欲东进齐国。

忽见有人送来郦生的书信,展开一看,原来齐已表示降服了,不必再去攻打。

于是对来送信的人说:“郦大夫既然已说降齐王,也就没什么可再用兵之处了,我马上回师南下就是了。”

随即写了回信,交给使者,送到齐国。

郦生接信一看,立即告诉齐王和齐相。并让他们也看了韩信的回信。这次确信汉兵不会再来进攻了。

于是立即传令三军,不必严阵以待了,可以放松防备,休养兵力。并设宴款待郦生,连着几天齐王及大臣们陪郦生饮酒联欢,不再去打听外边的消息了。

那郦生又本是个好酒之徒,一见杯中物,连腿都抬不动了。于是一再推迟回汉营的日子。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郦生也自以为大功告成,就不着急回去向汉王复命。

哪料到事情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大将韩信自打发了使者回复齐王和郦生,便准备兴兵南下,和汉王一道合兵攻楚了。忽然有谋士蒯彻急来求见道:“将军万不可收兵南下呀!”

韩信一听很是奇怪地问:“齐王已降顺了,我还留在这儿做什么呀!有什么道理不赶紧回师南下呢?”

蒯彻道:“将军请想,您奉汉王之命兴师攻齐,为了能打胜这仗,又是招兵买马,又是费心设计,这才率众东进。现在汉王只派了一个小小郦生前去说降齐王。虽说齐王已表示归附,但这能是有把握的事吗?我看很难说。况且汉王没有亲自传令您收兵南下,您怎么能单看郦生的一封书信就仓猝回师呢?再者,郦生不过是一介儒生,单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很快使齐地上十余城池归于汉王。而将军您金戈铁马,数万将士,驰疆多年,才得到赵国五十余座城邑。请您想想,身为名将多年,反要在今日成了不如一介儒生的弱将,岂不让天下人耻笑?自己心中能不感到惭愧吗?在下我现已为将军多方考虑过了,你不如立即出兵齐地,趁他们防备已放松的时候,打他个措手不及。然后长驱直入,扫平齐地,这样也就算是你建有功业了。以免收服齐地的功劳归了郦生这个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