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解密老子思想
4492100000033

第33章

为无为,保持无所可为的状态,

事无事,从事无事可做的事情,

味无味。品味没有味道的味道。

大小,多少;大的事物要看到它小的一面,多的事物要看到它少的一面;

报怨,以德。回报仇怨的方法是用善意的品德。

图难乎,克服困难呵,

其易也;要从容易的地方开始;

为大乎,要想做大的事情,

其细也。就当从细小开始入手。

天下之难,天下再大的困难,

作于易;是从容易的东西合成的;

天下之大,天下再大的事情,

作于细。是从细小的东西垒成的,

是以圣人,所以圣人,

终不为大,一点不谋求大的成就,

故能成其大。所以才能成就大业。

夫轻诺,轻易许诺,

必寡信;就必然缺少信用;

多易,光想做容易的事情,

必多难。就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所以圣人忧虑困难,

故终无难矣。才真正没有困难之事相难。

注解:

(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无为,则无可为;无事,则无从做事;无味,则无可品尝其味道。这是一种什么状态,是彻底保持无为、无事、无味的状态,即大道的状态。

(二)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表面看,“大小”和“多少”是对立的,其意义则为大中有小,大即是小;多中有少,多即是少;是相反相成和相对的。

报怨以德,正是因为这种相反相成和相对性,怨来以德报,是真德;怨来以怨报,是无德。

(三)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

难易相成、大小相成。所以然。

(四)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此句更进一步说明了难易、大小的辩证关系。

明确说明了难由易生、大由小成。老子云“九成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正是这个意思。

(五)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此是一种不谋而成,不求自得的道理。如果想做佛菩萨,反而做不了佛菩萨;六根清静,灵台空寂无尘,反可做佛菩萨了。(六)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诺者,容易经常产生诺言,那么相反,你就恰恰缺乏信诺。正像你爱喝水,恰恰证明你身体火旺缺水一样。多易,必多难,其道理亦然。

(七)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正因为这个辩证的关系,圣人才不怕困难,并且经历困难的考验,才真正最终不怕困难,没有困难能难得了他。

章析:

此章首先说明要保持清静无为的道的状态,进而说明如果不保持这种状态,就会滑入是非漩涡之中。对待现实的矛盾现象,要以辩证的相反相成和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之,这样既能完成大的事情,不被困难所吓倒,又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再次用道的原则,告诫人们要修身修德,向圣人学习,最终把握大道。

“为无为,事无事”也可理解为:“‘为’合于大道之行为,‘事’合于大道之事”——这两者其内在是相通的。

大即是小,小即是大;多即是少,少即是多。根据《NEWOUTLOOKONUNIVERSE新宇宙观》(学术出版社·美国)的“太极宇宙学”思想,宇宙在空间结构上具有大小纵横无限的层次性,因此:此宇宙就是彼宇宙,彼宇宙就是此宇宙;大宇宙就是小宇宙,小宇宙就是大宇宙;它们都是一样的太极模式。而所谓大小、彼此的观念,取决于我们的观照立场和切入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