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解密老子思想
4492100000074

第74章

用兵有言曰:善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话说:

吾不敢为主,我不敢占主动,

而为客;而要占被动;

吾不敢进寸,我不敢前进一寸,

而退尺。而要后退一尺。

是谓:这叫做:

行无行,行进恐怕没有队伍,

攘无臂,挥手恐怕没有臂膀,

执无兵,执持恐怕没有兵器,

扔无敌。抛扔恐怕没有敌人。

祸莫大于轻敌,祸害不能大于轻敌,

轻敌几丧吾宝。轻敌几乎丢掉了我的法宝。

故抗兵相若,故两兵对抗兵力相近的时候,

则哀者胜矣。则哀痛的一方便必然取得胜利。

注解:

(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主”:主动。“不敢为主”:即不敢占主动。为什么呢?因为主动会招致灾祸。“客”:被动。

(二)吾不敢进寸,而退尺

“进寸”:前进一寸,指前进一点。“退尺”:后退一尺,指后退更多。

(三)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

不宜解为“没有什么”;这几句指慎慎谨,也是一种“谦下”的态度。

(四)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抗兵”:对抗、对峙的两军。“相若”:指兵力态势相近。“哀”:这里只谦虚谨慎,与“骄兵”相反。

章析:

此章乃是关于战争胜败与主观修养关系的论述,说明了对待战争和兵法的态度,应当是“哀”的态度,并把这种态度,作为前述顺应自然法则和运动规律的三大法宝之一。

中国古代围魏救赵的军事事例,就是“哀”者胜,骄者败的生动范例。

《易》云:“君子安而不忘亡,存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其意亦取“哀”态。

《孙子兵法》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而要做到这点的重要法宝,就是“哀”,就是居安思危,就是防患于未然。

此章与“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之论相通。